旅行之外
繁体版

过了40岁(四)

    最近和我外甥聊天,他说:

    小姨,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每天起床,满满的正能量迎接新的朝阳,但是一旦打开手机、网页,看看别人的分享、经验、干货,别人的成功和失败,别人的不幸和悲伤……之后就动摇了:那些开心的例子自己少有共鸣,但是不开心的东西每一样都可以共情。

    我外甥觉得这个事情非常严重,因为他很不喜欢自己这种轻易被负面的东西所传染的性格。同时,在他的眼里,自己作为一个“奔三”的站在青年“尾巴”上的人,却一无所成,非常着急,况且亲戚们还时不时(假装)轻描淡写地在催他谈个女朋友,“软”逼婚一下。

    我说:你把手机放下,能做到吗?

    他说:做不到。

    好的,没关系,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强迫自己去做,否则也许会适得其反。

    我外甥是一个在大企业工作的90后,我查了一下他们公司大致的背景和信息,就知道他平时的压力能有多大。

    一方面,自己虽然跻身于一个不错的单位,外人看起来履历真的漂亮,但是在同类别、级别的在职人员中,他这样的年轻人一抓一大把,所以他很“煎熬”。

    另一方面,他的压力来自于家庭内部。因为在身边人的眼里,他很稳定——家长心里的那种“稳定”——大家能理解吧,“家长心里”是什么意思。

    于是我外甥也不能免俗地陷入了一个循环模式:既无法放弃眼前的所得,也无法抑制对“外面的挑战”的向往。如上种种,导致他非常焦虑。

    但是碍于面子,他不会跟朋友说,因为他是朋友们羡慕的对象;碍于亲情,也不会跟父母说,因为他是父母的骄傲。直到偶然有一天,他听了我的节目,所以才跟我聊了聊。

    我跟他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