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之外
繁体版

位置与情绪

    前两天在一个饭馆儿吃饭,邻桌发生了一件事情。虽然故事情节挺老生常谈的,但是想想又觉得挺经典,咱们今天就分享一下。故事是这样的:

    这个饭店是一个连锁品牌,只是它的连锁范围仅限于这个城市,所以它走的是正规经营的模式,但是他们的企业文化暂时还不太能配得上它的模式表面所展现出来的光鲜——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还处于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的中小品牌。那么市场上,像这样有野心做大的小牌子,都有一个统一的鲜明特点:它很靓,但是服务水平暂时落后于同行的佼佼者。

    好,喜闻乐见的情节来了:隔壁桌上一个年轻的女孩儿,和服务员吵起来了。

    严格来说也不算是“吵”。这个服务员和用餐的女孩儿看起来差不多的年纪,她也并没有和对方嚷嚷,只是有所辩解。但是即便这样,画面中的火药味儿也已经拉满了。在我转过头去的时候,看到的画面是这样的:

    用餐的女孩儿确实很大声在吵吵,嘴巴张得很大,语调铿锵有力;而服务员女孩儿,则是表情上的狰狞,她的嘴上并没有说太多,申辩的内容中也没有过分的字眼儿,但是你从她的情绪中就可以看出——如果这两个人是在街上发生冲突,那么用餐的女孩儿在气势上已经输给服务员女孩儿了——在这样的情绪下,人只要一出手,基本上就是把对方按在地上摩擦。

    由于我是在中途才注意到这个事件,所以当我转过头看向她们的时候,就已经听到服务员女孩儿在说:小姐,你哪里不满意可以直接说。

    用餐的女孩儿说:你看你那个态度,把菜往这儿一摔,我老家死了人才这样摔老盆儿呢!

    服务员火气一下就上来了。很明显,她努力压着怒火,但是出于职业规范的约束,她没有把情绪爆发出来。摔盆儿——但凡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应该都知道,乡村丧葬仪式中有一个程序叫做“摔盆儿”:负责这个流程的人会举起一只碗砸在地上,摔个粉碎:这摔的是“孝盆儿”,只有儿子才会给老子摔瓦盆——这已经是拐弯抹角不带脏字地在骂人了。

    由于餐厅里比较嘈杂,还放着歌,起初没有人关注到这边的突发事件。后来女孩儿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大,周遭的顾客就都停止了用餐,纷纷望向这边,整个大厅几乎一瞬间安静了下来,这个时候才惊动了前台的一个管理人员。

    经理二话没说,立马跑过来展开调解,大家才了解到事情的原委。

    用餐的女孩儿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