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无机生命
繁体版

第一章 新的生活

    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辰启明脑海里又浮现出了这个问题,如果生活中有什么东西能够填充他的内心,也许他就不会产生这个想法也说不定。

    他曾经问过自己身边仅有的几个半生不熟的朋友,有的对此感到诧异,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想这种吃饱了撑的问题;有的表示理解而交流了自己的看法,但他都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好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了,仔细想想,大概有十多年了。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好像是在二年级的时候,那时他才七岁左右。由于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三年级后他再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是现在,他已经二十四岁了。

    “发什么呆呢,快跟过来。”空亮的女声把他从自己的臆想中拉回了现实。他感到有些恍惚,看了看四周。自己正站在一条打扫得一尘不染的走廊里,墙壁反射着LED的白光,显得有些刺眼。

    面前是一位比自己稍稍年长的女性,穿着一身整洁干净的浅蓝色警服。从衣服上展现出来的柔顺的曲线可以看出她的身材很好,容貌也相当不错,即使是在其他地方也算得上是沉鱼落雁,确实配得上她“白雪”的名字。只是这跟辰启明的固有印象不太符合,在他看来,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女性在长相上多多少少都有些一言难尽。

    白雪笔直地站在那里,像是在展现自己的职业素养,仿佛有一种逼人的气势环绕在她的周围。虽然她很想在这个新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精神的一面,但无力的眼神还是难以掩盖精神的劳累,眼睛里好像挤满了疲倦。

    辰启明看了看自己脚边的行李箱,那是前来报道要求准备的。他用左手摸了摸自己的右小臂,感觉没什么异常,又提起箱子继续跟着向前走。

    经过辰启明自己的申请和简单的背景及能力考察,他被新编入第七区刑侦局的一个刑侦组。在以前,就职的程序比较严格。但现在这种特殊时期,没多少人愿意从事这种不太平的工作,要求也就随之降低了。

    辰启明并不是抱着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的想法来到这里,他也自知自己没什么社会责任感。他来这里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寻找线索,能“复活”令自己魂牵梦萦的人的线索。为此,他需要刑侦局这个平台。

    在这个新岗位上,白雪是他的组长,正准备要领他去宿舍。

    “最近有紧急的案件要处理,需要你在刑侦局住一段时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白雪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说道。

    “没关系,我能适应。”他简短地回应道。

    辰启明跟着白雪前往三楼的宿舍,她的步子很急,但辰启明还是能轻松地紧随其后。很快,两人便来到了三楼。宿舍房间的布置十分紧凑,为了尽可能地节省空间。很少有人对住宿条件感到不满,毕竟除了在少数时间紧迫的案件处理期间,基本没有人会选择住在局里。

    白雪在一扇门前停了下来,从胸前的口袋里掏出自己有些透明的卡片状终端在门前的感应器上一刷,随即开门而进。

    这是一间六人的宿舍,只住了四个人,算上辰启明也还空了一个铺。宿舍的陈设很简单,除了床铺和窗前的书桌基本就没有什么东西,但也应该放不下什么了,床与床之间仅有三人宽的过道。宿舍的采光还算比较好,室内显得比较亮敞。

    “尽快收拾一下然后来办公室吧,位置已经提前告知过你。虽然你才刚来,可能还没来得及准备,但也得投入工作了。”白雪留下这句话就下楼了,她的步子依旧很急,鞋跟在楼梯间“哐哐”作响。

    辰启明两天前就被确认调配到这里,但对这个刑侦小组来说还是有些突然和仓促。而且好巧不巧刚好有案件需要他们处理,也就没有太多精力来顾及这个新人。

    他并不觉得失落,相反,不引起过多不必要的注意才是他所期望的。他不想接触太多的人,那会分散他的精力去应付一些不必要的事。

    辰启明非常熟练地把自己的铺往床架上一铺,他有一双魔术师的巧手,床单在三指娴熟的动作下变得棱角分明,如同被锋利的刀切下来的豆腐片一般。虽然没有必要,但他还是习惯性地叠起了被子。在将其他杂物大致整理好后,他利索地穿上了属于自己的警服,在镜子前扭转着身体检查是否得体。

    基本妥当后,他再次捋了捋衣服,疾步下楼,来到白雪所说的办公室。

    整个办公室被规整地划分成了好几个区域,像是被整齐切开的豆腐块。这里容纳着接近一个刑侦大队的人,都在埋首于自己的工作。有的人紧盯着电脑荧幕,有的人不停地翻看着各种纸质的或者桌面终端上的各种资料,有的人转接着没完没了的电话……每个区域由隔板分割开来,确保减小相互之间的干扰,更加高效地工作。两三个人在不同的区域之间穿梭着,联系着各个区域以确保他们能协同工作。他看到了白雪,正划着卡片状的终端,时不时说两句话,不知道和谁在联系,一副神情凝重的样子。

    辰启明走了过去,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事,没有人有关注到他,仿佛他本身并不存在。白雪看到他走了过来,感觉稍微松了口气,本来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了一些。

    “你来得正好,上面有事找我,需要离开一下,自我介绍就等一下再说吧,这是我们专案组的成员。”白雪偏着头看了一眼旁边的办公桌,加上辰启明一共五个人。“你就先跟着徐毕方吧”白雪拍了拍坐在他旁边戴着黑框眼镜专注地看着监控录像的男人,“他会给你安排合适的活,就这样,我先走了。”说完,便又飞快地走了出去。

    辰启明挺喜欢这种行为方式,不拖泥带水。他看了看坐在桌旁的三个人,和组长一样,显得有些疲倦,看样子是有一段时间没有好好休息。被叫作徐毕方的男人看起来也是二十出头的样子,看起来还算健壮,但精神不是太好,显得有些萎靡,那副悬在眼睛前的眼镜镜片反射着电脑的屏幕,眼睛一眨不眨,好像生活不能自理的IT男。另外两人一男一女坐在桌子的另外两边,翻着各种纸张和照片讨论着什么。他们看起来都还比较年轻。

    说起来,现在在这些机构工作的很多都是些年轻人,他自己也不例外。他们抬头看了看辰启明,眼睛里仿佛闪过了一丝光,有些高兴地同他打了个招呼。

    “你好,我叫谢峰,在小组里主要负责案件的实地调查。”那个男的热情地站起来,伸出了右手,显得有些激动,他看起来比白雪还要年长一些,大概三十岁左右吧。

    “你好,我叫辰启明。”他淡淡地回应道,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热情,辰启明还有些不习惯,本来以为刑侦局里都是些像白雪那样冷冰冰的人,不过好像并不是这样。他迟疑了一会儿,伸出了左手,两人尬住了。

    “抱歉,我的右手有些不方便。”辰启明看到谢峰那微弱的为难和尴尬的表情后随即补充道。谢峰笑了笑,伸出左手。

    “我们刑侦组是专门调查关于‘自由意志‘方面的案件的,你应该有所了解吧。”谢峰微笑着说道。

    “嗯,就是那个反对AI协助人类对社会进行管理并实施了许多破坏AI网络活动的恐怖组织吧。”辰启明想了想说道。

    “对对对,最近有关他们的活实在是有些多,再加上人手的不足,我们这两天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说着,谢峰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那,真是辛苦你们了。”辰启明不知怎么把话接下去,也不怎么会鼓励和安抚别人,连客套话也不怎么会说。

    “那我给你介绍一下其他成员吧”谢峰并没有太在意,继续说道,“她叫林桔梗,负责案件资料整理的”,谢峰拍了拍旁边女人的桌沿。林桔梗放下手里的资料站起身来,用有些嘶哑的嗓音轻轻地说道“你好”。看得出,她有些感冒。

    相比于白雪那种看起来有些强势的女人,像林桔梗这种温柔些的更讨大多数人喜欢,虽然在容貌和身材上还是白雪更胜一筹。她显得有些干瘦,感觉随时都可能被风吹倒一般,面上血色也不是很足。

    “那边戴着眼镜的那个叫徐毕方,刚才组长已经说过了。现在他主要负责审查事发点附近的监控录像,虽然这项工作平时由好几个人共同完成,但因为人手不是很够,现在这个重担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谢峰用下巴指了指坐在另一侧的眼镜男。

    徐毕方停下了监控录像,抬头看了眼辰启明,“欢迎”,简单得就像吐出一枚枣核,不能再多了。随即又低下头去,两眼无神地看着电脑荧幕。

    “别在意,他就是这样,一旦有工作就会全身心投入进去,平时的时候话还是挺多的。”谢峰说道。

    “没关系”辰启明拉出空的椅子坐下,“有什么我能够帮上忙的地方吗?”他向徐毕方询问道。

    “你先了解一下最近的一个案件的情况吧,我把相应的材料发到你电脑里,了解了大致情况之后来和我一起分析一下监控录像。”

    辰启明尝试着把手指放在指纹读取器上,没有任何反应,屏幕还是黑的。

    他才刚来,还没有及时授予权限。谢峰走过来把自己的手指贴在上面,电脑一瞬间完成开机,就像是一只只认主人的小狗。

    “记得之后去组长帮你录入相应的信息,你来得真不巧,刚好这段时间很忙。”谢峰在一旁说道。

    辰启明点了点头,看着电脑上显示的传递过来的文件的图标闪烁着,点击屏幕打开了它。标题是“第七区AI管理部副主任雷学泰被杀案件初步调查结果”。

    辰启明滑动手指往下翻,是关于事件发生的经过和一些图片。

    雷学泰63岁男时任第七区AI管理部副主任,于2080年9月13日于第七区生活区南湖公园的南湖西侧小道上被一枚子弹击穿头部,当场死亡,救护人员赶到时脉搏消失,脑组织整体因冲击碎裂死亡,无法进行移植和修复。

    据死者家属陈述,雷学泰有晚饭后于南湖公园散步的习惯且路线较为固定,凶手应该早已对受害人有过充分的了解。经现场初步调查,在其倒下的附近草丛里发现一枚防风子弹,对子弹周围少量组织液进行检验后确定为雷学泰的血液。根据头上的弹孔以及子弹落点初步判断凶手应该是在南湖东侧的南湖小区用某种狙击枪进行的射击。调查组对可疑楼层附近的居民进行了暗访调查,多人表示有在事发时间段听到过一声爆炸声。最后,在二十二楼的一个放清洁工具的隔间里检测到硝烟反应,从隔间的窗户能看到湖对面的公园。基本已经可以确定,凶手在此处狙杀了雷学泰。

    但就目前为止,凶手的身份尚未知晓,行凶目的也不明确,对雷学泰本人的档案及资料进行初步研究发现,此人无任何不正当的交集,也没有与任何人结仇的倾向。但就从使用的武器角度进行判断,极有可能是“自由意志”所为,他们已经是袭击与AI相关人员的惯犯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后,各区对热武器严格管控。此前出现过的多次涉枪的恐怖行动中,基本都只与“自由意志”有关,初步判断此次案件主要还是以“自由意志”为调查的主要突破口。

    文档之后还配了好些现场的照片,头发半白的老头子侧躺在脑浆与血液混合的暗红色的组织液中,表情有些吓人,瞳孔收缩,脑门上有一个眼球般大的洞,周围的皮肤有些焦灼。如果入射的子弹再往下一些的话,可能连脸都辨认不出来了。子弹穿出的后脑勺更是一个拳头般大的坑,有些块状组织散落在外,可以想象得出当时的场景有多惨烈,一般人看到这种画面难免不会作呕。

    然后就是还有那枚防风子弹的图片,十二毫米的子弹和手指差不多粗细,因为高速撞击使得形状有些扭曲。这是一种比较廉价的高精度子弹,一般用于风速条件比较差的远距离高精度狙击。子弹中部是镂空结构,中部有一个机械转子,子弹出膛时咬着膛线高速旋转,而中间的转子会向反方向旋转,当侧面的风吹向子弹时,外壳和转子特别的镂空结构会使子弹受到等大反向的作用力以维持子弹的稳定,只是子弹的转速会随着风速的加快而加快。

    相比于风力的干扰,转速对子弹的影响要小得多,所以叫防风子弹。虽然比智能追踪子弹还是差了很多,但其成本异常的低,就如同电磁炮和巡航导弹一样。

    “你现在是在看那幢楼的监控录像吗?”辰启明凑过去问了问专心盯着电脑的徐毕方。

    “嗯。”徐毕方双手交叉托着腮点了点头。

    “有什么可疑的人吗?”虽然感觉没什么结果,辰启明还是问了问。

    徐毕方微微闭眼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显得有些失望地说道:“‘天眼’已经筛选出了嫌疑人的名单,我在观察这些人的动作。”

    辰启明没太理解,问道:“你说的‘天眼’是什么?”

    还没等徐毕方开口,谢峰很热情地凑上来解答道:“‘天眼’是局里的内部AI网络,它搭载了很强的线索处理和案件分析模块,能够协助我们工作。现在为了提高处理案件的效率,我们基本上都会先把案件的详细情况交给‘天眼’,它会为我们给出可能的情况以及解决方向。”

    “那现在进度怎么样?”

    “‘天眼’通过居民楼的监控,确定了一些需要重点排查的可疑人物,徐毕方正在进一步观察和筛选。”谢峰说道。

    “有结果吗?”

    “还没能缩小范围,我正在和‘天眼’一同排查。”徐毕方说道。

    “有没有关于雷学泰的监控录像?那个公园应该还是有些监控摄像头的吧。”辰启明问道。

    “有是有”,徐毕方敲了敲键盘,把关于雷学泰在公园的被击杀的视频调了出来,“但能得到的信息很少。”徐毕方看了辰启明一眼,“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会让你感到反胃。”他又敲了一下键盘,“就这个了,拍得很清晰。”

    辰启明把椅子挪过来,聚精会神地看着。

    雷学泰走在一段齐鞋高的草丛间的石砖小道上,这段路比较偏,在公园的边缘靠近湖的地方。镜头范围里就他一个人,并没有什么可疑的人经过。他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不时地左看看右望望,看起来非常悠闲地欣赏着沿途的景色,他似乎很喜欢这个过程。

    在逐渐走进的过程中,他稍微停了一会儿。就在这时,额头上突然出现一个大洞,整个人忽然停止了所有动作,直接倒了下去,不带任何多余的反应,就像突然断电的机器人。辰启明不由地打了一个哆嗦,这就像恐怖片里所呈现的那样,在放松警惕的时候突然出现吓人的一幕,给观众以强烈的反差刺激。即使有做好心理准备,还是无法抑制这生理上的反应。脑浆和鲜血混合着从后脑勺涌出,如同呕吐物一般,让人感到舌根有些恶心。过了十多分钟,有个中年人发现了雷学泰的尸体,踉跄着撒腿跑开了。医务人员和警察也随后就到,稍微检查了一下便放弃了治疗的想法,已经不存在这个选项了。于是警戒线拉开,正式立案调查。

    “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吗?”徐毕方停下了录像,起身伸了个懒腰问道。

    辰启明也摇了摇头,“就目前看来,居民楼那边的情况确实更令人在意。”他想了想说道,“可以给我看看居民楼那边的监控录像吗?我也想了解一下。”

    “可以是可以,但还是不要抱有太大希望。你应该知道狙击地点已经基本确定是二十二楼的那个小隔间,但很遗憾的是,没有一个摄像头在那个位置,只有楼梯间有监控,而且是每三层一个。”徐毕方有些疲惫地说道。

    “有拍到什么可疑的人吗?”辰启明问道。

    “罪犯作案后必须快速离开现场,否则很难不被发现。于是我们筛查了事发后五分钟内在十九、二十二、二十五楼所有出现的人。但人数多达三十人,因为很多人听到爆炸声后都有在附近楼层驻留。我们组现在担任搜捕任务的只有组长,本来之前还有一位,但他因公殉职了。”徐毕方表情有些复杂地说道,他看着辰启明,“而现在,你顶替了这个位置。”

    “我们要对这么多人一一进行排除吗?”辰启明没有在意徐毕方补充的内容,继续问道。

    徐毕方叹了口气,说道:“要了解这么多人的内情肯定不太可能,‘天眼’根据时间差别将可疑人员缩小到十人,我现在正在尽量再缩小一些范围。”徐比方盯着电脑屏幕说道,“但查了这十个人的信息后,发现他们根本没有作案动机,甚至连其他前科都没有。”

    辰启明凑过来看了看十个人的信息。

    “那要对这十个人进行搜捕吗?”辰启明问道。

    “还不行,没有明确的证据,我们现在连狙击枪是怎么带上楼的都不知道。没有人有携带能装下狙击枪的箱子之类的,就算是拆分后再组装的,也没有见到能用于装零件的容器。”徐毕方说道。

    “那有没有可能是藏在衣服里?”辰启明问道。

    “应该不太可能,这段时间天气比较炎热,都穿的比较轻薄。就算是自带温控的外套,也藏不下。能在这个距离上狙杀目标,枪管至少得有五十厘米以上,再加上枪身本身,衣服得臃肿成什么样子。”

    辰启明想了想,确实在理。

    “那有没有可能是凶手在这段时间里一直藏在监控的死角,等了一段时间才离开的。”辰启明说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时间就更宽泛了,满足条件的人也很多。”徐毕方回答道。

    “其实应该不多吧,凶手应该不会是附近这几层楼的居民,这样太容易暴露自己。这样一来,很大可能是外来人员。如果将前者排除的话,应该就可以很大程度上缩小范围。”林桔梗突然插进来小声说道。

    “确实是这样,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居然忽略了。”徐毕方拍桌说道,“一开始就只想着交给‘天眼’,都忘记了这些限制条件。”

    “就案发前后两小时这个时间段应该够了,凶手不可能上去得太早,不然容易被发现。但也不可能离开得太晚,如果警察来了的话,就会陷入难以脱身的处境。”

    徐毕方将相关条件输入电脑,交给“天眼”筛查,很快便得到了回应。但是结果令他大跌眼镜,“天眼”给的回复是没有符合条件的人。前后两小时内,居然没有外来人员经过这个地方。

    “再把时间拉长一些?”辰启明问道。

    “不,不可能的,不会有凶手把作案时间拉这么长,失败的风险太高了。”徐毕方回答道。

    “那你打算怎么做?”

    “这不是我打算怎么做的问题,我又不能随便做决定。也许需要再实地调查一下,但说实话,我们的时间不多。”

    “怎么说?”

    “由于AI的辅助,破案的速度比以前有效率多了,所以案件侦破的时间期限被压缩在了二十天内。如果二十天内没能侦破的话,就只能先备案,而后解决其他的案件。”

    “压缩了这么多时间?”辰启明有些惊讶,因为以前这种类型的案件处理时间可以多达四个月。

    “主要是现在各种案件数量太多了,根本处理不过来。特别是自由意志方面的,他们有些活跃,局里也在考虑为我们增添人手。但是,现在愿意从事刑警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毕竟死亡率确实是在不断升高。”

    “让我拉长时间查查监控吧。”辰启明对徐毕方说道。

    “不要AI协助吗?”

    “不必了,我自己看看。”

    “你自己要做好竹篮打水的心理准备,这段时间,侦破不了的案件实在是太多了。之前发生了好多起失踪案,全是AI管理部的高管人员,基本都没有结果。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整个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总感觉要出什么大事。”徐毕方说道。

    “无所谓,我做好自己该做的”辰启明淡淡地回答,“尽到自己该尽的责任就行了,有没有结果是另外一回事。”

    三人都投来了不解的目光。

    “如果我想要调查其他案件的话,可以在这台电脑上进行操作吗?”辰启明问道。

    “这是不行的,想想要访问档案库的话,需要相应的权限。”谢峰说道,“你有什么在意的案件吗?”

    “没什么,只是问问。”辰启明弱弱地摇了摇头,丝毫不像是没有心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