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大宋
繁体版

第四章 工程队成立

    “五叔,砖瓦积存一些了吧?”

    事情议定之后,宋泽冲就先离开了。

    剩下的事情就是宋毅和这些叔伯兄弟来做。

    宋毅让旁听的小十宋智和小十一宋勇再去煮茶,自己则笑呵呵的盯着五叔宋恩祥问道。

    “还行!当初你几次三番让我增产,我就试着存了一些,如今有一些,但是修下咱们村的恐怕也不够用嘞!”

    五叔宋恩祥负责宋家砖瓦窑,本身有商人的眼光,但听到宋毅如此问,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了下情况。

    当初宋毅回来,第一个找的就是他,赊欠砖瓦倒是小事儿,重点是在砖瓦窑上转了一遭,让他尽快扩大规模,存一些砖瓦出来,并言明不久之后就会有大用。

    但他哪有那个魄力?

    只是半信半疑的增产少许。

    谁知今日才知道宋毅布局如此之大,一时间后悔不已,惭愧没有听侄子的话扩大生产。

    关键是担心砖瓦窑产量跟不上,再坏了全族的大事。

    宋家庄不大,但也有一百五十多户,大大小小加起来人口在五百人左右,就算每家只修造一座院子,那也是海量的数字。

    他现在存的那点儿货,估摸着最多也就是撑十天的样子。

    倒是旁边的七叔宋恩醒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揶揄地看了眼宋恩祥说,“五哥就是恁的胆小,上次九郎跟我提过之后,我就将石灰窑改了,还一口气改了三个!那些水泥如今每天最少能出七八百斤,不会耽误了九郎的计划!”

    “就你能耐!”宋恩祥没好气的回了一句。

    三叔宋恩明是宋毅的亲三叔,属于是长房一脉的。

    五叔宋恩祥则是七翁翁宋泽冲的长子,七叔宋恩醒则是宋泽冲的二子,两人是亲兄弟,是以争吵也不避讳。

    “好了!五叔,近日就扩大一些吧,咱们前期用砖瓦的地方比较多!七叔你也别太满足,前期咱们营造房屋可以多用黄泥来做黏合,但水泥的日产量七八百斤还是太少了。按照我的估算,最多半年之后,石灰窑达到七八万斤的日产量才能够满足!”

    “啥?七八万斤?这咋可能啊!”宋恩醒立刻惊叫道。

    “凡事皆有可能!谁说修房子就是咱们的目标呢?难道你们就不想着去给赵官家修一修宫殿吗?”

    宋毅笑着抛出个雷来。

    将在座的人震得目瞪口呆。

    心想小九是不是疯病又犯了?

    还给赵管家修宫殿?

    你咋不说建个天庭呢?

    “有那么吃惊吗?只要咱们做得好,给赵官家修宫殿也不是什么难事!如今大宋百业兴盛,都在高速的发展期,我们就是要借这个黄金时期来发展,别说修宫殿,有朝一日修长城都是有可能的!当然,如今咱们还是先从修造房屋开始!”

    众人均是哭笑不得的听着宋毅给他们画饼。

    虽然知道不大现实,但心中却依然很激动。

    毕竟这事儿做好了,他们的日子也会更好。

    倒是站在一旁的宋智、宋勇等小哥几个,满脸通红、斗志昂扬,好像已经感受到了给官家修宫殿的无上荣光。

    “九郎,你还是先说说咱们怎么干吧!”

    宋恩明笑了笑向宋毅建议道。

    宋毅点点头继续说,“前期咱们的任务就是将庄里的房子修好,只有修好房子才能吸引其他庄子的人找咱们!三叔,你牵头管工程队,明日咱们我就带着你们学泥瓦手艺!五叔和七叔你们除了负责砖瓦厂和水泥窑之外,还要兼顾下采购的事情,上次那商人的杂竹,再去让他们运上几船过来!”

    三人均是点了点头应承下来。

    宋毅安排的都是他们擅长的事情。

    “六叔你是木匠吧?”宋毅转头看向叔伯辈中最老实的六叔宋恩吉问道。

    “是,我就会这木匠活儿,别的也不会!”

    “木作可不简单,六叔你就跟三叔配合吧,他管营造,你做其中涉及到的木作,比如房梁、椽子、门窗这些。不过还要拉上你带的那几个徒弟,让他们学习下打制家具的活儿,盖了新房,总会想着添置几件家具!”宋毅跟宋恩吉交待说。

    “行,你说话就成,我去安排他们找你拿图!”

    “放心吧,图有的是,就是手艺得打磨才是!”

    “六叔回去就收拾他们,做的这桌子确实不咋样。”

    宋毅笑了笑没说别的,然后看向没怎么说话的五哥宋信说,“五哥,你那可是重点,尽量多找矿石,咱自己炼铁炼钢用!”

    “嗯!我会想办法的,朝廷对铁管的严,短时间恐怕还不成。不过我听二叔说过,给县里供铁的是新郑的周三郎,回头我拉上二叔去拜访他,应该能有办法增加一些!”

    “那就好,还有煤炭的事情,一并拜托五哥!”

    “咱们兄弟不用客气,九郎你就大胆去做就是!”

    事情安排好了,宋毅亲自下厨炒了几个菜,就当是让这帮叔伯兄弟帮着暖房了,就是北宋的酒实在有些没味儿。

    大都是过滤不咋样的米酒,度数还不如啤酒高。

    虽然他也大致了解蒸馏,折腾下酿酒不是问题。

    但如今刚开始,事情千头万绪的,粮食也不够胡来,只能等等再说,回头他将蒸馏酒卖到汴京,去挣那些富人的钱。

    计划启动,几个叔伯速度也是非常的快。

    三叔宋恩明迅速的组织二十多人的工程队。

    大都是十四五岁到十八九岁这个年龄段的。

    按照族中的排行,都是宋毅的兄弟辈分儿。

    倒不是没有壮年,只是壮年都在曹家集码头做工,如今没在村子里,宋恩明想着事情还没稳当,就先没叫那些人回来。

    起码在码头干活,一个月挣个一两贯钱不是问题。

    他们这个工程队,如今才刚开张,工钱还都没谱呢。

    宋毅虽然不是很满意,不过也只能这样了,他总不能见个人就说:搞房地产是最挣钱的,都来跟着我干吧?

    在这个时代,十三四岁也能当壮劳力用了。

    就算力气不够,也能拿技术来凑一下。

    垒砖砌墙和泥的事情,只要不是手残,一般人都能干好。

    三叔的破房子被推倒了。

    宋毅拎着瓦刀教这些人怎么放线,怎么找平、夯实,然后就是打地基的事情。

    碎石往下一铺,一捆杂竹被扎成笼子,搅拌好的水泥、碎石子、沙子配好的灰浆就灌了进去。

    十几个年轻用棍子搅拌均匀,然后在宋毅的指挥下抹平,等到干了之后砌墙就行。

    这样的房屋,在这个时代已经是高标准了。

    别看用竹筋代替的钢筋,但抗性绝对足够。

    就是座丈高的瓦房,这种标准六级地震也不是太大事儿。

    若不是北宋初年汴京附近地震频发,他都不想着搞这种地基。

    想当初农村建房,都是黄泥往上砌砖,有个圈梁都算好的。

    就那也没见谁家的房子倒了,住几十年都没带有变化的。

    “砌墙先下角,四个角稳当了整座房就稳了!”

    “墙角一定要垂直,你们手里那线坠子都用上!”

    “主墙承重,用三七墙,也就是一尺二寸。隔断墙不用太在意承重,八寸就可!都看好墙应该怎么砌,砖得这么压......”

    “砌墙将整齐的一面留在外面,要不就难看死了!”

    “小十四,你是来给哥捣乱的吧?这砖缝手指头都能塞进去了,你准备干啥?给老鼠留门?”

    三天的时间里,宋恩明的家里都是宋毅的声音。

    就连宋恩明自己都被训斥了好几次,也只能赔笑应对。

    一帮生瓜蛋子在他的教导下,终于将房子的框架搭了起来,其中小十四眼泪都激动地流下来了。

    他砌的墙每天是砌了扒、扒了砌,总算是熬出头来了。

    虽然手上弄得都是泡,腰也累的站不起来。

    但成就感依然满满,就像打了胜仗般高兴。

    然后就是六叔送来的樑被送上了房顶。

    短短五天的时间,宋恩明的房子就好了。

    处理后续事情,宋毅就留了三五个人。

    宋智带着就可以做好的收尾的活儿。

    他则是带着工程队再次赶往下一家。

    另一支十多个人的队伍,则是赶去了族中另外一家另起炉灶。

    很多时候技术就是练出来的,不独当一面永远上不去手。

    半个月的时间里,宋家庄起来七八座新房。

    只是这速度再想提上去是不太容易了。

    毕竟庄子里可用的男丁全都用上了。

    就在宋毅为难之时,刘翠娥出了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