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大宋
繁体版

第五章 第一笔生意

    六嫂子刘翠娥在宋家庄也算风云人物。

    出名不因为容貌,而是因为性格,为人泼辣大胆,虎起来一般男人都顶不住。

    她们家的房子排在第六户,因为六哥宋严在县里当三班衙役,是以他们家这座院子,等于是全部包工包料交给工程队的。

    都是一家人,基本没有太多的利润,刘翠娥也出得起。

    由于将人分散在三家同时做,人手就显得有些短缺。

    刘翠娥是个急性子,总是觉得如此进度太慢了。

    在她的催促之下,小十一几个人顿感吃不消。

    请来宋毅给他们做主,宋毅只能硬着头皮找刘翠娥商议。

    言明人手不够,让六嫂子多担待一些,会尽快给她弄好。

    刘翠娥也能理解,只是问为啥就不能多找点人干呢?

    宋毅十分无奈,他倒是想找些人,但也得有那么多!

    刘翠娥说你就是笨,这活儿娘们都能干的利利索索。

    宋家庄的壮劳力确实不多,但村里的妇人却多的是!

    她这几天光是看都学的差不多了。

    见宋毅不相信,刘翠娥立马抢了把瓦刀。

    利落的窜到墙上,手脚麻利的就砌了起来。

    刚开始还有些生疏,但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刘翠娥就比小十一宋勇等当初最早一批跟他学的,技术层面不差多少了。

    而且论起细致来,比起男人还要强不少。

    宋毅被惊得目瞪口呆,立刻宣布六嫂子加入工程队。

    然后一溜烟儿的就跑去找宋泽冲了,说服了七翁翁,就在村里挨家挨户的拜访起来,不到一天就召集了三十多人。

    这三十多人都是妇人,属于宋毅的嫂子和婶子辈儿,也有几个姐姐辈儿的,属于是招赘女婿在宋家庄生活的。

    这些人手脚麻利,不出三天就让工程队多了十几个能砌墙的大工,其他的也都能做小工,效率瞬间翻了两倍上去。

    宋毅对六嫂子等人不吝夸赞,什么巾帼不让须眉、女人能撑半边天都出来了,哄得一帮妇人是干劲儿十足。

    可能这里面也有干自家活儿的因素。

    反正这些女人是干起活来生龙活虎,绝对不比男人差。

    让宋毅也不得不感叹,北宋真是个开明的王朝,女人在这个时代的地位真的不低,而且做得好还颇为的受尊敬。

    就比如刘翠娥,起初是以人善嘴毒性子泼辣闻名全村。

    如今加入工程队之后,很快就独挑一摊,带着队伍在村里东奔西走,一座座房子在她的调度下快速的完成。

    就这番能力,就是三叔宋恩明见到她也得是和声细语的。

    一帮年轻的更是嫂子长、嫂子短,喊得分外亲切。

    终于在他们全村大建设开始的第二十天,第一单生意上门了,是榆丘的刘大郎家,这人算是刘翠娥的从兄,也就是堂兄。

    家里主要是做木料的,到处收木料加工卖给需要的人。

    这段时间,宋家庄的建设都是从他那里拉的木料过来。

    他也亲眼见到了宋家庄建的这些房子,还去宋毅的小院感受了下什么叫生活,自来水、蹲便器、比卧房都干净的厨房。

    看完之后,他也等不及了,直接找到宋毅说要盖房子。

    而且就照着宋毅那院子的标准盖,面积上要更大一些,他的宅子有四分多地,绝对算是很大的一块地了。

    宋毅立马拿出一套图,三进的四合院了解一下。

    这是宋毅抽空画出的一些效果图,手绘版效果隆重登场。

    当然这年代没计算机和软件。

    他都是靠手绘的,不过质量绝对过硬。

    感谢前世的时候,老师让他们训练手绘效果图的苦心。

    画出来的三进院子,各个房间都标着作用,当场就将刘大郎给看呆了,然后激动地像是脑血栓后遗症似的乱颤。

    指着那张图就说:就是他,我家就按这个盖!

    宋毅也满意的答应下来,诚惠100贯,刘大郎连磕巴都没打,当场预交了50贯钱的定金.

    并且让宋毅立刻给他备料,三天后进场。

    刘大郎的豪爽,将宋毅也给惊了一下。

    不由的感叹,这刘大郎还是真有钱啊。

    按照前世的换算方式来说。

    大宋如今的一贯钱,大概在八百文左右。

    一文钱就相当于前世的一块钱,一贯就是八百块钱。

    一百贯就相当于八万块,听起来确实不算是很多。

    但也要看这是什么时代,咸平五年是公元1002年,宋朝建国才不过短短的42年时间,铜钱的购买力还是相当可以的。

    粮食一斗,换算成宋斤是12斤,才不过区区的6、7文钱,折合下来1斤粮约等于半个铜板。

    从粮食价格上就能看出,这时代的钱很值钱。

    普通的家庭,如果是农户的话,一年收入10贯顶天。

    如宋家庄这样连种地带打工的,一年的收入在30贯钱左右。

    刨除日常的花销,倒也能算的上是小康。

    如果佃户的话,那就不好说了,一年到头能盈余1-2贯钱,那应该也算是极为不错了。

    如同刘大郎这样,拿出百贯磕巴不打的。

    在整个陈留县估计也找不出多少来。

    但对宋毅来说,最喜欢这种冤大......最喜欢如刘大郎这样的豪爽之人,轻轻松松就拿出几十贯。

    院子建成之后,刨除工费和材料,工程队起码还能盈利二十贯左右,是普通一间店铺半年盈利。

    二十贯钱,再建一座他这样的院子都够了,有什么不知足的?

    当即宋毅热情的送刘大郎到村口,表示一定会抓紧的备料,不会耽搁三日后的进场,刘大郎极为满意的离开了。

    回去工地上,宋毅大声的宣布了这个喜讯。

    “五叔,立刻备砖瓦送过去!七叔,送水泥过去!第三队两天收尾的时间,然后立刻赶去榆丘打地基!趁这个机会,咱们宋家庄的工程队,要拿下周边几个村的宅子,都把袖子撸起来!”

    “九哥儿威武!”

    “九郎放心吧!”

    “指定镇住他们!”

    宋泽冲听到消息,也是立马赶了过来。

    当听说这个活儿做下来,至少盈利20贯的时候,平时云淡风轻的小老头儿也不淡定了。

    将宋恩明、宋恩祥、宋恩吉、宋恩醒等人都叫了过来,就一句话,拼死也要把这活儿做到最好!

    三天后,宋毅亲自带队赶到榆丘刘大郎家中。

    刘翠娥也跟着三队的一起过来,挨家挨户的娘家宣传着房子,然后指挥着拆掉了刘大郎的旧房子。

    仅仅只用了十天的时间,一座崭新的三进四合院拔地而起,除了房子还没有上梁铺瓦之外,整体的样子都已经成型了。

    这是宋家庄工程队的速度,也是他们努力的成果。

    上梁的时候,整个榆丘村的人都赶过来看热闹。

    刘大郎也不吝啬,请人买来三只羊做流水席。

    喷香的羊肉汤中,十几间屋子的主梁全部完成。

    又过了五天的时间,刘大郎喜笑颜开的在宋毅的陪同下完成验收,还多付了两贯钱,让宋毅发给干活的乡亲们。

    他亲眼看着,一座崭新的院落是如何拔地而起的。

    也看到几十个人吃住在工地,不到天黑看不到都不舍得收工的付出,所以这两贯钱在他看来,给心甘情愿、理所应当。

    并且还给了宋毅个承诺,那就是以后用的木料,他都会比原本的价格降下来一层,也算是对宋毅和工程队的感谢。

    刘大郎的三进四合院交付的第二天,宋毅的家中就迎来一波波的咨询者,都是附近几个村子的,都眼馋了刘大郎的院子。

    大部分是普通家庭,最多也就能承担普通的院落,也就是宋家庄已经建完大半的那种民居。

    但也有不少有些积蓄的。

    就一句话,要刘大郎那样的。

    一份份的定金扔到宋毅的手中,一张张契约签订下来。

    宋家庄自己的修造全部停下。

    工程队再次招收了一批村中妇女,日夜不停的赶工。

    中间还发了次工钱,最少的也差不多一贯钱,整个宋家庄高兴地如同过年一样。

    只是人手依旧不够,每个人晚上回来都累的半死。

    宋毅知道这样不行,立刻找到宋泽冲商议解决方案。

    唯一的方案,就是马上让宋家庄在码头干活的青壮回来,加入到工程队之中,宋毅还拿出了年度的收益预估和薪资计划。

    宋泽冲考虑了一番,点头让孙子宋十五赶去曹家集。

    将在那边做工的青壮叫回来,全力支持工程队的扩张。

    宋毅也是满怀期盼的等了两天,宋家庄青壮终于是回来了。

    总人数有七十多人,宋毅兴高采烈地去迎接。

    只是见到人后,他的脸色立马难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