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工业革命,你告诉我这是西游?
繁体版

第19章 变法十策

    李泰此言一出,刚刚略显安静的大殿之内再次热闹了起来。

    众大臣们瞪大了眼睛,竖起耳朵,试图从李泰的话语中捕捉到更多的信息。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好奇和疑惑,毕竟刚开始听到对于科学的解释,众人也是感到新奇。

    可如今面前这个魏王殿下,又说为推行科学发展,竟然又有什么“变法十策”。

    这个词汇一经提出,众人心中就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要知道,历朝历代以来,但凡是牵扯上“变法”二字,就总是伴随着激烈的争斗和牺牲。

    许多改革者为了推行自己的理念,不惜与反对者抗争,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而官僚大夫们也并非都是顺应时代潮流而动的,有些人心怀旧时代的观念,不愿接受新的思想,因此也会在变法中与改革者产生激烈的争斗。

    甚至许多改革者为了推行自己的理念,不惜与反对者抗争,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尽管大多数人都明白,只有通过变革才能使国家更加强盛,但涉及到自己的利益和地位时,他们又不禁会产生种种顾虑和担忧。

    想到这里,众大臣们心中不禁涌起一种莫名的紧张情绪。

    这群老狐狸都是不约而同的偷偷看向了皇座之上的那道身影。

    他们心中清楚,这件事虽然是由这个魏王殿下说出来的,可最终的推动者就是皇座之上的哪位。

    可反观此时的李世民,脸上一脸平静,并没有展露出任何表情出来。

    这更让众多大臣内心惊疑不定,他们一时之间有点理不清这个大唐的皇者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想法。

    看这情况,此时的他们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是竖起耳朵听着李泰接下来的话语。

    不过他们也各有心思,若是情况不对,他们说什么也要阻止。

    李泰扫视了一圈众人,看到他们都是一脸紧张的模样,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微笑。

    他心里清楚这些老狐狸心里想的是什么。

    当下,李泰也在意,而是缓缓取出藏在怀里早已准备好的奏折。

    只见李泰不紧不慢的把奏折打开,威严且略带磁性的声音从他口中传出。

    “本王经过多日的研究和思虑,总结出以下十策,供诸君考量。”

    此话说完,李泰并没有直接开口,而是微微一顿。

    “第一策,大兴书院,使百姓开蒙!”

    听到这句话,众大臣的脸上出现了明显的惊讶。

    这个魏王殿下所提出的政策,竟然是让百姓开蒙。

    虽然大唐法律规定,每个百姓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但实际上,真正能够享受到这种权利的人,还是极少数。

    而如今,这个魏王殿下竟然要把这个权利普及到每一个百姓身上,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变革。

    虽然有些大臣对这个提议持保留意见,但大多数人还是认为,这个政策对于提升百姓素质和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看到众人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李泰接着开口。

    “第二策,大兴铁路,使天下货物互通有无!”

    听到这句话,诸多大臣也是暗暗点头,铁路的速度他们还是见识过的。

    毕竟这个魏王曾经就开设了一条雍州到长安的铁路线,如今依旧在顺利通行。

    这个意见,无论是对于整个大唐的官员,还是百姓来说无疑都是一件利民利己的好事情。

    所以众人倒是也没有什么意见。

    “第三策,改革军制,裁撤冗军,建立新军!”

    听到这话,很多大臣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个惊讶的神色。

    冗军一直是历朝历代都存在的问题,也是大唐帝国一直以来的痛点。

    如今,这个魏王殿下竟然要裁撤冗军,建立新军,这无疑是一项大胆的决策。

    不过,这个决策却也得到了很多大臣的支持。

    李世民听到此话,更是连连点头,他可是见到过泾河龙王施压期间,李泰手底下的那些兵士。

    虽然不知道到底是怎么训练出来的,可若是能够都是那个标准,最少从意志来说,当真的无人可挡。

    在搭配上李泰的那些武器,李世民经过千锤百炼的心脏都感觉有些加速。

    台下的一众老臣,也都是大部分都是跟着李世民从尸山血海之中杀将出来的。

    他们自然也清楚,这一政策的发布,将会让整个大唐的军队风貌焕然一新。

    此刻一众武将早已热血上头,更是有人直接开口。

    “太好了,若是我大唐新军能够装配雍州的武器,那我大唐在未来战争之中绝对能居于不败之地。”

    “是啊,有了这些武器,我们再也不怕那些蛮族的铁骑了!”

    另一位武将附和道。

    这些武将们心中清楚,这些新式武器和战术的引入,将会让他们在战场上更加游刃有余。

    这一刻,他们无比赞同李泰的这个提论,对他们来说国家安危大于一切。

    不约而同的,此刻一众武将,看着李泰越看越顺眼,不由的也都偏向了李泰这边。

    至于在军制改革之中会不会有什么改变,他们丝毫不关心。

    毕竟对他们来说,大唐就是他们的一切。

    李泰自然也是把这一幕看在眼中,心中不由暗暗点头。

    果然,无论在那个时代,最单纯的永远都是将领,文死谏,武死战这句话可并不是说说而已。

    哪怕他们这群武将行为粗鲁,可却比一众文臣要简单许多。

    不过李泰也没在这件事情之上多做纠结,毕竟这个赞同的趋势可是肉眼可见的。

    当下,李泰又是缓缓开口。

    “第四策,大兴医院,破除巫蛊!”

    听到这句话,很多大臣都忍不住点头。

    大唐帝国虽然富强,但百姓中仍然有很多人因为医疗条件落后而失去了生命。

    如今,这个魏王殿下提出要大兴医院,破除巫蛊,这无疑是一项造福百姓的政策。

    百姓归心,更有利于大唐的统治。

    而此时,李泰的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微笑。

    他心中清楚,这些大臣们已经被自己的话语所吸引,也被自己的决心所感染。

    前四条基本都是针对于民生为出发点,以及拉拢武将。

    而之后,才是李泰这份计划里边真正的重点,同样也会触犯这些人的地位甚至是利益。

    不过李泰并不在意,毕竟之后的那几点,无论是从历史发展,还是从上一世的经验来看,都证明是异常正确的。

    李泰恢复了一脸正色,空中一字一句开口。

    “第五策,大兴科研,全面释放生产力。”

    大殿内的气氛一度变得十分紧张,众大臣们都惊诧于这个他们不太熟悉的词汇——“科研”。

    “魏王殿下,不知这科研,这是何意?”有人小心地问道。

    “这难道是要我们像书生一样,整天埋头于书海,研究那些深奥的学问吗?”

    听到这句质疑,李泰却是摇了摇头,开口解释道:“诸君误会了,本王所说的科研,并非诸君所想。”

    “科研并不仅仅是研究学问,更重要的是要发现新的知识和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全面提升。”

    李泰回答完声音一顿,思虑片刻,沉声说到。

    “简单来说,就是诸位口中的‘奇技淫巧’。”

    听到李泰的解释,整个大殿之内一下子便如同集市一般,喧哗一片。

    “这些‘奇技淫巧’究竟有何用处?”

    “我们大唐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应该把精力放在农业上,而不是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是啊,这些发明创造都是一些无用的玩意儿。”

    “有了这些玩意儿,我们就可以不用辛苦劳作了吗?那怎么可能?我们大唐的子民还是要靠双手养活自己。”

    “.......................”

    听着众人的讨论,李泰也是忍不住一阵皱眉,这就是这群士大夫的弊端。

    他们永远只相信先贤,只相信四书五经可以治国。

    可若是无法解决民生疾苦,无法让百姓得到确切的利益,又怎么可能能够让治国。

    “你们现在所见的汽车、手机,我雍州军队的枪械,火炮,都是你们口中这无用的“奇技淫巧”创造出来的。”

    “你们有什么资格看不起它?”

    冰冷的声音从李泰的口中传出,回荡在空旷的大殿内,在场的众人顷刻之间也是鸦雀无声,众大臣们都被李泰的话语所震撼。

    “这……”一位大臣似乎想说些什么,可看到李泰那冷冽的眼神,很快又停住了。

    他深吸一口气,默默地低下头,不敢再与李泰对视。

    毕竟这些东西,这些大臣也在用,确实是更有益于大唐。

    无论是手机的千里传音,还是汽车的日行数千里,都要比八百里加急要快上很多。

    退一步说,那火器的威力,在场的部分大臣更是亲眼所见。

    长孙无忌眼看殿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赶紧出来打圆场。

    “魏王殿下,我等并不是看不起‘奇技淫巧’,只是担心这些真的能够提高生产力吗?。”

    听到长孙无忌的这句话,李泰也是微微点了点头。

    这个时代的士大夫们,或者说是整个华夏民族,都是一个固步自封的民族。

    他们总是会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看待这些“奇技淫巧”,认为这些玩意儿都是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可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这些“奇技淫巧”真的就华而不实吗?

    旋即,李泰便用着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开口说道。

    “明日午时之前,城外必会有铁矿运达长安,此乃雍州特产!而我雍州所属铁矿,无论是从产量还是质量上来说,皆远胜于其余三州!”。

    李泰的话语很平淡,可却直击人心!

    在坐的文武大臣皆是一愣,旋即不少人脸上都露出一丝喜色。

    “既然如此,那此事便可行。”

    长孙无忌看着在场众人的表现,最终一锤定音的开口到。

    李泰听闻此言,站在高台之上,两眼扫过在场的诸多大臣。

    在场众人感受到李泰的目光,都是不约而同的低下脑袋,口中连连称是。

    李泰当然知道,这群人只是迫于自己的威势,所以此刻才会是这番表现。

    不过李泰倒也不在意,这件事对于李泰而言,是大唐发展的根基,根本不可能让步。

    这些人识时务还好,若是不识...............

    不过片刻,李泰便按下心中思绪,缓缓开口。

    “既然诸位大臣没有意义,那我便继续说了。”

    看着众人没有什么反应,李泰也不在耽搁。

    “第六策,农商皆本,百姓无类,凡我大唐子民,众生平等。”

    “..................”

    “万万不可!!!”

    此话一出,李泰的声音甚至还没有完全落下,整个大殿之内,便已经彻底的吵了起来。

    “岂有此理,魏王殿下此番,置孔孟于何地?”

    “简直是胡闹!什么叫礼崩乐坏,这就叫礼崩乐坏!”

    “商人也算本?那什么才叫本末倒置?”

    “士农工商,又来已久,又怎可轻易打破?”

    “......................”

    听着众人的议论纷纷,李泰却是面色平静,一副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样子。

    他自然知道这个政策,会是这些老顽固最会反驳的存在。

    可李泰别无选择,想要快速的发展大唐,这条路必须走,必须坚定的推行!

    毕竟若是想要让大唐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那便要摒弃这些腐朽的思想。

    礼法约束,等级观念,这些都要从根本上一刀斩断。

    一直没有开口的魏征眼中闪过一抹亮光,连续六条政策,魏征终于也是发现了李泰的死穴。

    就在群臣义愤填膺,七嘴八舌之际,只见魏征冷冷的向前一步跨出。

    魏征身为当朝宰相,百官之首,此番作为自然也是吸引了在场众人的目光。

    一时之间,整个场面竟然在此刻诡异的安静了下来。

    李泰也是略带疑惑的看着魏征,想要知道这个跟自己不对付的老头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只见魏征对着李世民恭敬一礼,高声喝到。

    “我朝陛下,乃是天子,若是依照魏王殿下所言,皆以科学为主,那么,老臣斗胆。”

    “敢问魏王殿下将天子置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