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夏
繁体版

第四十章 校阅(四)

    武太郎走南闯北,哪里听不出杨存武话中的弦外之音?赶紧解释道:“官人明见。咱本本分分做点小本买卖。哪有本钱跋山涉水到那交趾之地去?实不相瞒,咱这千岁子是老家本地产的。至于起源嘛,也就是这几十年的事。祖辈们说,圣孝皇帝时朝廷征讨交趾,抓了很多俘虏。有些最后流落到我们那,把这千岁子一并带过来了。这千岁子种起来,既不耗水,又没什么病虫。可以充饥可以榨油,不少人家都在种植了。我看它炒熟了之后,又香又脆。突发奇想,用作拌面的浇头。谁知道,人人吃了都说好。便当作一门手艺……”

    “哦!”

    杨存武这才恍然大悟:“圣孝皇帝?距今不过五六十年,这么说,确实是新近的作物。难怪,难怪。”

    赵榛心道,圣孝皇帝即宋神宗。武太郎所言的征讨交趾,十有八九指的是熙宁年间郭逵领兵反击越南李朝李乾德北侵一事。

    花生乃亚热带作物,在越南有所种植符合情理。武太郎口齿清楚。虽然是外乡人,亦明知眼前众人身份不一般,却丝毫不胆怯。侃侃而谈,是个见过世面的人。赵榛于是笑道:“以千岁子作浇头,武掌柜实乃我朝第一人。可称得上商业秘密……嗯,不传之秘。就这么像我们和盘托出,不怕我们照着样子,依葫芦画瓢?如此一来,武掌柜岂不是亏大了?”

    “这位公子说笑。我们夫妻俩做的小本生意,卖体力换点钱。谁看的上眼?要做这玩意呐?再说,千岁子明明白白摆在碗中。有心人用不着偷师学技,看着就会。哪敢称不传之秘?”

    武太郎说话间,见朱大泰已经将一碗面一根不剩地扫进嘴里。正举着空碗,冲他晃了晃。急忙去招呼:“这位官人稍候,我这就给您再添一碗……”

    朱大泰风卷残云又干下一碗。还不够,继续伸手加面。想到他食量惊人,赵榛微微摇头,笑道:“这么受欢迎,我若是掌柜,非每人限制购买的数量,来个饥饿销售法。吊着胃口,让想吃的人心痒痒。”

    等大家都吃饱了,赵榛才起身。临走时,往铺子里望了一眼。那个潘娘子一直躲在灶间,不再抛头露面。与赵榛设想的不大一样。

    王晏与张宪偷偷地与刚才打招呼那人打个招呼,一起走了。

    吃饱喝足。午后的暖阳晒在身上。人群拥挤,众人都一身汗。

    赵榛在一家糕点铺前歇了一会。闻了一阵香味后,啥也没买。铺子里的小商人,见几人的穿着不同凡响,哪里敢驱赶他们?他时不时地盯一下众人,赵榛感到没趣。转过头,见旁边是个首饰铺子。有些女眷在里面挑挑拣拣。好奇地问杨存武:“这些人是军中,还是附近乡里的百姓?。”

    杨存武答道:“应该都是军中将士的家眷。”

    “嗯?军中可携带家属?”

    “殿下,本地大军好多是从河东撤退过来的禁军。太原府各地,原本驻扎了不少分屯就粮的兵士。允许将士们携带家眷。大军南下,故可以见到女眷。”

    赵榛听罢了,才了解宋代这些掌故。又询问了一些兵制上的疑问。等心中的问题问遍了,再转头看那家首饰铺子。里面,一些小校官正陪着自家妻子儿女,挑选钗子、坠子、手镯、耳环。其乐融融。

    赵榛心至慧生,对众人道:“我去去就来。”

    转身,独自进了首饰铺。不让众人跟着。

    足足一刻钟功夫,才见他出来。仍然两手空空。赵榛见到众人,兴高采烈地挥手道:“走吧!”

    众人又逛了数十步远。

    前面有个铁匠铺子,赵榛撇开众人,上前询问了一番。见店家摆手说没有,继续逛了一圈。似乎在刻意寻找物事。不过,此地各色杂铺中并没有这件东西。赵榛非常失望。

    不知不觉间,走到了寄放马匹的哨兵处。

    按照宣抚营定下的规矩,汜水村每日卯时进入,未时关闭。此时,已过了晌午。半个时辰后,就要赶人出村。人群陆陆续续向村外散去。

    赵榛自言自语道:“算了,早些回吧。免得折大人过于牵挂。”

    快跨上马时,赵榛忍不住问杨存武:“杨统制,军中有没有雕刻用的錾刀?”

    杨存武等人这才知道,他刚才一直在寻找这种钢制的小刀,想了想道:“殿下派何用场?”

    “嗯……”赵榛沉吟了片刻,没有直接答复他。两手比划了一下道,“要那种尖头的錾刀,刀刃越细越好。”

    “锥子可以吗?军中打孔的锥子很多。精铁的锥子不少,或许能找到刀头精细的一款。”

    赵榛一想,用锥子似乎也行。点头道:“也可以,有劳杨统制。如果可以寻到这种锥子,回去就送到我寝房。”

    看似一件小事,赵榛却放在心上,非常重视。杨存武明白,这对赵榛而言或许是一桩了不得的事。于是,郑重地应承下来。

    返回虎牢关,一路景色如前。

    行到汜水桥前,王晏与张宪拜辞离去。经过城门甬道时,阶梯上多了一层毡布。上午出发时,还没有这道装饰。估计赵榛不在的时候,秦桧又发了牢骚,折彦质补上的。虽然没有全部按照秦桧的要求铺设地毯。不过,铺了这一层垫脚的搁步,阶梯确实好走了几分。赵榛从来不当回事的东西,秦桧却能想到。心中感叹,论享受、论排场,还是秦桧有见地。

    折彦质没有来迎接,想必在处理军务。

    杨存武将赵榛送到门前,赵榛一挥手:“杨统制,耽误你半天的辰光。有劳一路相陪。军务繁忙,折大人一定有诸多要紧的事情需要你协助。就此别过吧。”

    杨存武想了想,抱拳告辞:“既然如此,末将便不叨扰殿下了。嗯,末将这就让人寻找合适的锥子,即刻送到殿下房中。”

    沈汉在先推开门。赵榛正要抬脚迈进去,眼角的余光见右手边秦栯正从秦桧的屋中退出来。秦栯也看见了赵榛。急忙上前问候:“殿下。”

    “和本家的哥哥叙叙旧?”

    赵榛立住脚步,用手指了指秦桧的房间。笑吟吟地问道。

    “正是,殿下。昨日遇到本家的哥哥,一直没有时间攀谈。今天,见哥哥午后有些闲暇,我便上门与他叙叙家中情形。顺便向哥哥讨教。”

    “嗯……”赵榛听后,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回答。

    目下,赵榛对秦桧谈不上深恶痛绝。但在他内心中,无时无刻不抱着避而远之的心态。按照这种心态,他当然不愿意自己身边之人与秦桧有太多交集。

    但秦栯与秦桧二人乃一笔写不出两个秦字的本家兄弟。秦栯看望、问候本家哥哥,挑不出什么毛病。相反,如果秦栯过于冷淡,反而不符合此时的礼法人情。更甚者,秦桧满脸笑容可掬。并不在意秦栯的个人地位,俯身结交。算得上礼贤下士。于公于私,赵榛似乎都不能苛责秦栯。总不能直接告诉他,秦桧不是个好人,乃史上一等一的大奸臣,千万别和这一号人物走得太近?

    想到这,只好含糊地说:“也好也好……机会难得。说不定以后见面的机会少了。趁着现在有暇,多走动走动也好。”

    “是,殿下,我也是如此想的。”

    两人在门前攀谈,声响不小。按道理,秦桧应该能够听见。但是,他的房门始终紧闭着。不见任何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