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渔村一村长
繁体版

第58章 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什么荐信?

    什么郑大老板?

    满城的老百姓没一个知道的。

    他们只知道,只要求着父母官郭全安把信写了,交给赵承成,那么自己口袋里就会有钱。

    因此现在就不是赵承成求着郭全安了,而是满宝应县城的百姓都在求着他。

    “县爷,您老就动动笔吧,可不能断了咱们的生路!”

    “这两年又是旱、又是涝、又是蝗,手里不攒点钱,就只能去要饭了……县爷给咱们条生路吧!”

    郭全安的心,渐渐被百姓的呼声所打动。

    这时,他孙子不知从何处跑来,一声娇滴滴的“爷爷,我还想吃西瓜”,彻底将他的心融化了。

    赵承成蹲下身子,摸着那孩子的头:“放心。等将来城里发达了,满街都是西瓜。还不止西瓜,苹果、生梨、荔枝、榴莲,什么水果都有,叫你爷爷买!”

    “行!”郭全安终于下定决心,“书信,我写!至于成与不成,就全靠你自己了!”

    凉棚里早就准备好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就等着郭全安挥毫。

    不一刻,一封书信写好。

    赵承成提起这张没有三钱重的纸张,小心吹干了墨迹,捧在手心从头阅读了一遍,又复审阅了一遍,这才放下心来。

    果然,郭全安的确是被自己打动了,这封信写得情真意切,且不说能不能把郑芝龙感动,但至少郭全安本人是上了心的。

    又读了一遍,赵承成满意地点点头,又向郭全安感谢了几句,这才让余庆祥把书信妥善收好。

    看眼下时辰还早,赵承成又陪着郭全安绕着城墙走了半圈。

    郭全安对赵承成更加佩服。

    原来那些松软的地基,全都被赵承成用“水泥”填满了,别说是垮塌了,就是长根草出来都难。

    就算以后有外敌来攻,这两处被修补过的地方,不会成为弱点,反而是最强之处。

    这时的郭全安甚至有些后悔,后悔一开始打赌的赌注太保守了,应该让赵承成把整座宝应县城的城墙全都整修一遍……

    当年,英国首相张伯伦,拿到希特勒手写的一张纸条,在伦敦的机场上当着一众媒体挥舞,那叫一个意气风发,那叫一个胸有成竹……

    赵承成现在大概是多少了解了一些他的心情。

    只不过他现在手里捏着的这张纸条,要比希特勒的那张管用多了。

    甚至比赵承成预想当中的更加管用,事情是这样的——

    原来汪银城急匆匆赶回赵家村,给他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好得意外的消息。

    郑芝龙正派心腹之人在南京述职!

    这是他受朝廷招安之后,破天荒的第一次,居然又被赵承成给赶上了!

    “好!”赵承成一拍大腿,“天助我也!”

    汪银城也道:“赵村长果然如有神助。此事不可轻慢,赵村长应该带着郭县令的书信,亲自去南京一趟。”

    赵承成用力点了点头,刚要开口,话在喉头,可吐出嘴时,却改了口:“不。我觉得还是不出面的为好。”

    汪银城吸了口冷气:“此话怎讲?”

    赵承成蹙着眉,似乎是在做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若是郑大老板亲自来了,我去没问题。可他只有一个心腹在那里,我上杆子去了,就好像是在求他们一样,讨价还价必然对我不利……”

    汪银城品味着赵承成的话:“的确合乎商理,做生意,就是这么一回事。”

    “所以我想劳烦汪员外去一趟南京,帮我递上这份书信。要是能够和郑大老板的手下说上话,那就更好了。”赵承成道。

    其实按道理,汪银城现在的社会地位,要比赵承成更高。

    但仅就绸缎出口贸易这件事上,则确乎是赵承成为主导、汪银城为辅助。

    两项叠加,反而显得赵承成的身份更高。

    这么一算,让汪银城出面有种既重视、又轻视的微妙感觉,确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汪银城自己也狠狠盘算了一遍,终于答应下来:“好!那我就去南京走一趟!嘿!赵村长真是好大面子,连我都差遣得动!”

    “汪员外这话说的。这不也是在办你自己的事嘛!”

    “那好。那就请赵村长继续坐镇此处,近几天就不要节外生枝了,还是要把绸缎的生产弄好,无论是质量还有数量都要提上去。免得我这边生意谈下来了,赵家村这里却出不了货,岂不急煞人?”

    看来,经过这些日子的接触,汪银城对赵承成是越来越了解了。

    而这位汪家大少爷办事,也的确靠谱,靠谱到了超出任何人的预料。

    甚至包括他本人在内……

    汪银城八月十三日带着丝绸样品和荐信,从赵家村启程,经水路顺流而下,走了四天才来到南京城中。

    可他在这座六朝古都只待了一天,甚至没有过夜,便又匆匆启程返回赵家村。

    回程,他走的却是陆路,一路花大价钱雇佣马车接力前行,星夜兼程,只用了两天,就赶回了赵家村。

    赵承成这几天很听话,就待在织坊里盯着丝绸的生产,听闻汪银城去而复返,还以为自己耳朵被织机声音吵坏了:“什么?这才几天?汪员外就回来了?”

    报信的兄弟重复了一遍:“汪员外就在村口,要不要让他进来?”

    汪银城来赵家村都多少次了,村里的弟兄不可能认错。

    “废话!快请。”赵承成赶忙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不,我亲自去请。”

    村口,汪银城果然等在那里。

    这位极讲斯文、极修边幅的大盐商,此刻却蓬头垢面、一脸疲惫,显然是一路上都没有好好吃饭、好好休息。

    赵承成觉得奇怪:“汪员外,你这是?”

    虽然疲态尽显,可一见赵承成,汪银城脸上顿时焕发出兴奋的神采:“赵村长赶紧准备准备,郑大公子说了,他要来宝应县拜见世伯!还点名要见赵村长呢!”

    “郑大公子?哪来的郑大公子?我不认识啊,他的世伯又是谁?”

    “嗨!”汪银城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郑大公子,不就是郑大老板的大公子吗?他世伯,就是宝应县令郭县公啊!”

    “哦哦!原来是他啊……”赵承成舒了口气。

    可这口气吐完,便又被他吞了回去:“郑大公子,郑大公子,郑芝龙的大公子,不就是郑成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