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左良玉,来势汹汹
决定未来政治格局的《白皮书》,光有几个拟稿的臣子签名是没有用的。
还需要找朱明宗师王爷签名盖印。
首当其冲要领衔的,当然就是皇帝的人选福王朱由崧了。
但是这一份《白皮书》送到朱由崧的面前的时候,他是懵逼的。
毕竟这玩意儿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别说是朱由崧这种不学无术的了,就是博览群书的饱学鸿儒也从没听说过。
但是朱由崧至少还认得字,草草浏览了一遍,便发出了疑问:“这个皇协会是个啥意思?”
朱由崧既然有这样的疑问,那么赵承成不妨也趁机拉一波仇恨。
他忽然长叹一声:“唉!拥立殿下为帝哪有那么简单?不过好歹皇位是替殿下争下来了,就是另外几位王爷,在朝堂上也得有说话的位置,所以才有了这份东西……”
朱由崧倒是松了口气:“还好,好歹把皇位定下来了!是在这儿用印吧?”
皇帝不急,太监急!
小福王这边心刚刚定下来,他的贴身太监田继德却不淡定了:“赵村长,这么一弄,还有司礼监的位置吗?”
“有!当然有!”赵承成拍着胸脯保证,“而且田公公在司礼监的高位,肯定是少不了你的!”
听了这番保证,田继德顿时大悦,嘴角立刻响起了谄媚的笑容,十分霸气的取来福王的印信,在赵承成指点的地方郑重其事地按了下去。
也算是,再次提前过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瘾。
有了这份文书,下一步就是召集在各地避难的朱家王爷们。
请他们过来,明面上的说法,当然是共襄盛举。
可真正的目的,却是将他们全都网罗在身边,免得有些人脱离管控,起什么非分之心,又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这属于是“阳谋”,只要稍微有点脑子就一定能够看出来,就跟钓鱼执法差不多。
可偏偏赵承成给出的诱饵足够香甜,让这几个王爷趋之若鹜,争着抢着赶来上钩。
本来嘛,乱世之中,本就是各方争夺目标的各家藩王,不仅能够保住身家性命,居然还有了在平时也从不曾享有的参与政务的权力,那还不撒丫子赶紧跑过来?
并且赵承成这边还有大义名分。
《白皮书》上联名的可是小福王朱由崧、南京兵部大司马史可法、以及凤阳总督马士英。
又是藩王、又是东林党、又是阉党,可谓是众口一心、齐心协力,原本水火不容的人都捏成一股绳了,那其余人还有担心的道理吗?
就这样,“皇协会”第一批的人选——潞王朱常淓、鲁王朱以海、唐王朱聿键全都悉数到位,另有秦王、周王、瑞王等几家藩王也在赶来的路上。
对于他们,赵承成可是非常宽宏大量并且懂得一视同仁的,无一例外全都纳入“皇协会”之内,拥有参与政务的权力。
只是未来的皇帝朱由崧的投票份额也同时被加强,总之要与其他藩王的总数保持一致。
毕竟朱由崧是自己一手扶起来的人,代表了赵承成在朝廷中枢的话语权,自然要高看一眼。
重新整合南明政权的进程看似十分顺利,但有个问题始终萦绕在赵承成的心口。
眼下实力最强大的左良玉,直到现在还没有表态。
这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就很不好,阴险狡诈、见利忘义,便是给他的历史标签,如果赵承成没有猜错的话,他在背后一定正在搞什么阴谋诡计。
只不过留给他的时间不长了。
一转眼已是崇祯十七年四月下旬,京师陷落、崇祯皇自缢而死的消息已然传遍天下。
“国不可一日无君”。
拥立新帝登基的事情,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而福王朱由崧的登基,而在赵承成的一番操作下,早已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只待朱由崧进入南京,届时左良玉是俯首称臣,继续当大明的忠臣孝子,还是奋力一搏,为自己的眼睛做最后的努力。
全在他的一念之间。
因此这些日子,赵承成的视野就一直集中在左良玉驻扎地湖广一带,密切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而对他报以关注的,又不止赵承成一人。
还有马士英。
毕竟马士英的地盘在凤阳府一带,正好隔在赵承成和马士英之间。
一旦有事,他就是最着急的那一个。
果然,四月二十五日,一个不速之客出现在了赵家村的村头,正是凤阳总督马士英亲自来了。
他原本就颇有兵权,又是内定的内阁成员,跑到哪里都是张牙舞爪、起居八座。
但在赵承成这边却是例外。
早在建立新赵家村伊始,赵承成就立下了规矩,除了村子里的自己人以外,任何人在没有得到批准的情况下,都绝不能擅自进入赵家村。
尤其是官军和军队。
因此马士英亲自带着人,即便心急如焚,这也只能乖乖在村口特意建好的小屋子里耐心等待,等待着村里赵承成的回应。
这次赵承成倒是很给面子,亲自迎了出来。
说话也很和气:“马阁老无事不登三宝殿,咱们有空到我这穷乡僻壤来了?”
一句“阁老”叫得马士英浑身舒坦。
他也早就有意到赵家村里来参观一番,看看这座传闻当中的天下第一村,到底有几分虚实。
然而他高兴了没有一秒,脸上便又挂上了愁容:“赵村长,不开玩笑,出大事了!”
“大事啊?”赵承成无奈地摇摇头,“也确实是大事,没想到左良玉这样不识大体,居然就敢领兵东来,打出的还是救助宗室的旗号,真是颠倒黑白!”
“啊……赵村长都知道了啊!”
若是在几日之前,马士英势必万分惊讶,还以为赵承成有什么未卜先知之术。
但现在他都跟赵承成打了几个回合的交道了,早就知道这位赵村长神通广大。
左良玉又来势汹汹,赵承成知道他的动向,根本就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当然知道了。”赵承成淡然说道,“左良玉率领大军十万,虚张声势三十万,来势不小啊!看来也是瞄着拥立之功来的。不知马阁老打算如何应对?”
此刻,史可法已经赶回南京,准备福王登基事宜,匆匆从凤阳赶来的马士英毫无疑问就是这边最大的官,大主意当然应该由他拿。
至少在理论上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