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隐相
繁体版

第四十五章 报应断案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愿意腾出地方,让你们还人间一片青天。”

    城隍庙里的主持,本来和丐帮就来往密切。

    一摆手,让和尚们把庭院打扫干净,还拿出了桌椅板凳。

    “我佛慈悲,今天我断案,要用报应的手段了。”

    苏乞坐在公堂上,对主持做了感谢。

    “报应,和我佛有缘啊!”

    庙里的主持特别高兴。

    “没错!”

    苏乞指挥和尚们再一番行动,摆出了公堂上的格局。

    疑罪从有,绝对是古代社会。

    到了大唐女皇时代的时候,还疑罪从死了呢。

    大宋的法度,用的是罚金,任何事情,喜欢罚金,抄没家产。

    他自己知道,到了王安石变法的时候,才法制了一切。

    这苏乞就要开创先河,这一次把真正的十二怒汉的真相审讯,用出来,然后给他们来个报应。

    报应如同斩草除根一样的,会激荡人心,才是最好的办法。

    “升堂啊!”

    “威武!”

    “威武!”

    武丐和白丐,拿着棍子击打地面,特别震慑人心。

    反正苏乞都要到沧县去做县令了。

    这样的一种公堂审讯,迟早会上手,就当演习了。

    “来人啊,养猪的屠夫一方,说说,你们为什么非要在城里养猪?”

    苏乞一开口,听的全场肃然。

    “哎,他们家是屠宰的,把乡下的猪收上来,怎么也得养一段时间吧,又不能一天就杀了。”

    “是啊,俺们是屠户,要是杀的肉多了,还卖不了,岂不是便宜了苍蝇了吗?”

    “养一段时间猪,猪还能有个准备,多活两天呢,这是好事。”

    “说起来都是积德行善了呢!”

    “阿弥陀佛。”

    屠夫一方的人,特别滑溜,看到是在寺庙里办案,都提到了积德行善的事情了呢。

    “哦?”

    苏乞一听这话,心里也感觉别扭。

    “那对方找你们理论的时候,就不能好好说话?”

    审讯继续。

    “他们说我们都是吃屎的。”

    “还直接把猪圈里的粪,扔到了俺们店里去。”

    “他们断俺们的财路,俺们就要他们的命。”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

    老百姓的谚语都出来了。

    听的苏乞认真点了点头,却不着急。

    “咳咳!”

    咳嗽了两声,他问向了另外一家的亲戚。

    “这家人是黑心商人。”

    “心狠手辣!”

    “我们的孩子偷吃了猪肝,都被他们暴打一顿。”

    “那些猪骨头什么的,随便乱扔,都影响了我们走路了。”

    “国家有明文规定,城里不能养猪。”

    “不错!”

    “他们这是明目张胆,飞扬跋扈了。”

    “关键是臭的不得了,我们找了好几次衙门,都没用。”

    ...

    这一家人说的同样理直气壮。

    苏乞当即就来了兴趣,同时心里发紧。

    他们都找了好几次衙门了,居然没人理会,还是出事了。

    “谁?你们找的是衙门的谁呢?”

    “道台大人!”

    “啊?”

    苏乞感觉事情有点严重,大宋的道台,如同城管一样的存在。

    巡游在大街小巷,听说还是王知州的外甥子。

    他依稀间记起来了,一个好吃懒做,胖猪一样的家伙。

    疏忽之间,引起了民间这么可怕的斗殴,出了四条人命。

    怪不得衙门里的差役,看看就走了呢。

    “哎呀,这个事情,可该如何是好呢?”

    一下子,苏乞就头疼了起来。

    “尔等双方,可有什么诉求?”

    想了想,审讯继续开始。

    “不死不休!”

    “没错!”

    “我们都商量好了,和他们继续斗下去!”

    “啊呸,弄死你们!”

    “打死你们!”

    “你们是什么东西?”

    “你们根本就不是东西!”

    “打死你!”

    ...

    城隍庙里的公堂之上,唾沫横飞片刻时间,形势已经一发不可收拾。

    和尚们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些斗鸡老百姓,全部都退缩到了墙根处。

    “咳咳,我有一个很好的办法。”

    苏乞眼看场面如此混乱,想了想,肃然站了起来。

    “大人,惊堂木。”

    有白丐递上了一块石头。

    苏乞先是一愣,当即明白了过来。

    “啪啪!”

    声音响了起来,听的在场的人,当即肃静。

    习惯成自然,惊堂木的作用如此之大。

    让他心里铭记,然后才清了清嗓子开口道:“大宋有个聪明人,叫做镇关西,在江南之地,他也是杀猪的,却在城中挖了很多深井出来,把猪肉都吊在里边,去油腻而清香,猪还是地下养的,并不臭。”

    “啊?”

    在成的人一听这话,没有当即反应过来。

    而是摸着自己的脑袋,盘算了起来。

    这是何等办法?

    “屠夫之家,你们可以这么做,把那些猪粪都处理好了,还要为人有德!知道救济世人!”

    苏乞这么说,大家都明白了过来。

    “镇关西?没听说过啊!”

    “是啊,不过听上去,这个办法应该很不错。”

    屠夫一方的亲戚,反应了过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你们要有德,否者恐怕其它方面会有缺。”

    苏乞谈到了古书周易,说的十分有道理,听的全场的人都肃然。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主持走了出来,对于苏乞弯腰行礼,十分赞同如此说法。

    “神童果然不简单啊,我们早就听说过贵号!”

    “说的对,感觉不错,那个镇关西是哪里的?可否给我们引见?”

    “我们愿意听大人的。”

    屠户一方的人接连表态。

    苏乞反而为难了起来,他所知道的镇关西,是大宋的不假,却根本就不是一个时代。

    后来之人,他怎么能够找到?

    “本人年少时,游历天下,遇到的如此高人,已经记忆不清了。”

    苏乞如此搪塞,听的在场的人还都信服。

    “我们家死人了!”

    “我们也死人了。”

    “是你们先动的手。”

    “是你们给我们下毒!”

    ...

    排山倒海一样,简单的冷静片刻,他们就又吵嚷了起来。

    “肃静,肃静!”

    苏乞再次用了惊堂木。

    然后让他们一个个的说“下毒”。

    审案的同时,苏乞的心里忍不住都一个激灵,想起了兰溪坊幕后的公公赵青给他下毒的事。

    现在还心有余悸,难道苏杭人有这个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