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隐相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 狮子过龙门?

    “下毒?我们吃了他们的烤乳猪,就中毒了!”

    “没错,我们一块中了毒。”

    “那天是他们新开店的日子,请了所有人,包括早就诅咒了的街坊。”

    “心怀叵测啊。”

    “中毒了的,还只是相关人等,十分可怕。”

    “哎呀,伤天害理啊。”

    中毒的关键是烤乳猪,可为什么只有打起来的人中毒了?

    苏乞听到这里皱起了眉头。

    庙里的主持和和尚听到烤乳猪的时候,忍不住的皱起了眉头。

    “把烤乳猪拿了来。”

    苏乞思索间,有了主张。

    “是,这就是烤乳猪。”

    屠户做了烤乳猪,本来就是同行衍生。

    城隍庙里正在断案,汇聚过来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烤乳猪上来以后,看的老百姓垂涎欲滴。

    如此美味,听说来自海外,是大洋上的人带来的。

    “好好的烤乳猪,变成了血案。”

    “案中有案啊。”

    苏乞点了点头,查看这个乳猪的颜色,非常正常。

    打开以后,却见肚子里有那么一点的白点。

    “砒霜?”

    “没错!”

    苏乞的本事,叫来了仵作,简单的查验,已经明白。

    “怎么这里有个小花?”

    “小孩的指头印吧!”

    “这可是小孩有意的作案啊。”

    事情出奇的顺利,苏乞的灵感,就好似天启一样。

    “找找这两家人的小孩,肯定是因为吃人家的猪下水,记了恨了。”

    苏乞得出的结论,很快就有一个小孩浮出了水面。

    他老爷是开药铺的,弄来了砒霜,专门的点人!

    “结案,你们原告和被告,掺杂到一块来了。”

    “就这么的吧!”

    “青天大老爷啊!”

    “我们听你的,说的太对了。”

    ....

    百姓们皆然服气,下毒的事情揭秘以后,就好似堵了大家的心一样,全部都服气。

    “哎呀,王知州有个猪一样的亲戚,在杭州当道台。”

    苏乞自己都有点堵心。

    案子清楚了,双方安心的下葬,忍不住的,他要讲点什么。

    “阿弥陀佛,佛门的报应,对于我来说,就像是安宁。”

    苏乞看看这个城隍庙,应该是来自前朝。

    这其中,和尚们还有前朝的口音。

    尤其是墙壁上的对联,如同唐诗一样的美妙。

    “杭州,我要去做沧县知县了,带走点什么,留下点什么呢?”

    和尚和百姓都扭头看了过来,神童终有长大的那一天,他们成为何等苍天大树,谁也不曾知晓。

    “大人!您说!”

    “县令,也是一方父母官嘛!”

    “您的老根,还在这里!”

    “我们都喜欢你们家的糖铺。”

    “还有送葬。”

    熙熙攘攘的,远方汇聚来的人越来越多,谈到了苏乞的上任,都很高兴。

    大宋的官员做生意,叫做争奇斗艳。

    一旦宫廷有了盛大的事情,全部都是募捐,在杨家将的时代已经形成了定规。

    和尚们听说苏乞家里还有这么大的产业,眼神热切的站立起来,围拢了过来。

    “我给大家说说苏杭吧!”

    一语中的,所有的人肃然了下来。

    苏杭可是他们的家园,尤其是这个苏州。

    “上下五千年定中天,天上人间苏杭有人烟!”

    “说到咱们苏杭,杭州!”

    “地下有一种宝贝啊!”

    苏乞再开口,听的所有人再次专注。

    “苏杭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盛名,从汉朝的时候,便是一马平川的富庶之地。”

    “富庶的久了,人心思定,陀螺一样的地形,还稍有地震,风俗民情都比较粘性。”

    “天罡地煞,一道风筝,狮子跳龙门。”

    苏乞悠悠然的说道,全是有感而发,却更贴合神童之道。

    “不是鲤鱼跳龙门吗?”

    有人提出了疑惑。

    “不错,不应该是鲤鱼过龙门吗?”

    “咱们苏州确实是这个样子,你说的是对的。”

    “人人都图个安定。”

    “以和为贵吗?”

    百姓们都认同,听着苏乞语重心长的话。

    欣然称道。

    “不,我要说的是,文房四宝里的墨和砚台,几乎都是产自苏杭,那就是狮子的犹豫,咱们杭州得找见自己的魂魄啊!”

    苏乞想到打造一种骄傲出来。

    他想到了一种存在:“电池”。

    融会贯通之下,当即隐然而出,最起码,他希望留下些什么,是深入人心,让人忘不了的。

    “阿弥陀佛,普贤人道啊!”

    庙里的和尚,当即肃然,他们实在想不到,还能遇到如此高人。

    “犹豫,我们杭州人确实产生了一种国民本性,犹豫啊。”

    “高,实在是高!”

    “高人啊!”

    “我们必须要写碑立传,宣扬了出去。”

    “说的是对的!”

    “一方水土一方人,这就是我们的苏杭!”

    “咱们这里的人一定要记清楚的,力争上游!”

    熙熙攘攘,一夜时间就传遍了整个杭州。

    苏乞回到了家里,什么都没说。

    可到了第二天的时候,衙门都知道了这个事情。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敕封苏乞为沧州知县,官居九品,造福一番,务需精忠报国!”

    ...

    圣旨下,喧嚣了整个苏杭。

    神童苏乞的名号躁动人间,他本来算过整个事情,要是做举孝廉官员的话,在苏州衙门,算是五六品。

    可掌握的实权以后,真正的造福一方,反而成了九品,这就是官场的虚实。

    “本知县接旨,叩谢隆恩!”

    苏乞的心里特别满意,即便是做一个知县,也是一把手,全面掌控一方,刚好可以让他大展才华。

    回到家里,准备要上任。

    务必徐晴在家里做个贤妻良母。

    “沧县?那是我们丐帮的大本营啊。”

    金莲眼睛发亮,誓言要跟着前去。

    “此事万万不可!”

    徐方当即阻拦。

    城隍庙断案的事情,声势越来越大,整个的杭州百姓都知道城中有什么事了。

    他们显得特别的高兴,非要举办盛大的庙会出来。

    “很好,可以繁荣一番!他说的是对的,我们应该继续下去。”

    王知州认真的点了点头,形成了草案,同时嘱咐差役们加紧练习武艺,好继续对抗朝中权贵。

    “哎,这确然就是咱们苏杭啊,民心民情,总算有了个提纲挈领!”

    王知州感觉和苏乞的交往,还算中庸之道。

    却不知他的侄子做道台已然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