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斩获大黑巾人前显圣
繁体版

第八章 锁龙咒

    藤萝系甲绝处生,

    太极华盖助前程。

    一闻千悟无弗利,

    盘根问底终有咎。

    这是爷爷当年给我命盘的批语。

    以前的算命先生都爱玩些玄机,论命时只跟你说一半,或者说到关键时候就一句“天机不可外泄”什么的,调足了你的胃口。

    也有些稍微有点才气的,偏好用含糊的诗句来批复断语。

    美其名曰诗句,其实更像比较押韵的顺口溜。不过也没办法,倘若算命先生个个都能金榜题名的话,也就不会有人吃巾门这碗糙饭了。

    这原本是行内通过几千年的实践摸索出来的套路,既显得高深莫测又容易被人接受,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风气。爷爷呢,就属于这种读过几本酸书,喜欢卖弄的骚客。

    他这首很像诗的顺口溜大概意思是说:我的命像荏弱的藤萝,本来是无法自起的,好在命中有一棵参天大树供我依附;再加上太极、华盖两颗吉星入命,主我聪慧颖悟、必有前途;相对的,但凡悟性高的人,好奇心也极其的重,若是适可而止尚可无往不利,但如果事事都刨根究底,则终将会有凶祸临身。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呀!

    我比任何人都了解自己的命盘,可一遇到感兴趣的事情就免不了要寻根究底。

    这是天性,很难改掉的。

    楚王好细腰,王安石特邋遢,大才女李清照好赌成性,比起以往这些大人物,我这点儿小小的好奇心又算得了什么呢?顺其自然吧。

    我不再犹豫,伸手掏出小迪的黑匣子。它比起自己的体积显得有些略重,做工十分考究,像个精心雕刻出来的木头把件儿,上面的花纹非常圆润,应该是用了很久的缘故。左右两边镶着的两幅画果然与龙王庙里这两幅石画相同。

    细小的栓杠上刻着一些咒文,应该是不能直接打开的,必须通过某种仪式来解封。

    如果粗暴地使用蛮力打开,很可能会招来某种不祥。我没有冒险去尝试,毕竟不知道匣子里的底细,万一放出什么东西就悔之不及了。

    借着火光往匣子的门缝里瞄,缝隙实在太窄了。我屏气凝神,恨不得把眼珠都塞进去。

    恰在这时,黑匣子里似乎有了一点儿动静。

    我一阵亢奋,又把匣子往火堆边靠了靠,调整至眼睛能看清楚的最短距离。

    黑匣子在火光的映照下更加妖异。这门的后面到底会是什么呢?那“嘭嘭”的敲门声又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它叫鬼力,难道匣子里有鬼?

    正琢磨的时候,黑匣子忽然在手中颤了一下!

    靠邀,我心想莫非是共鸣?黑匣子里真养了一只鬼吗?

    我把浑身的精气全部集中到眼球上,只见山海之间的门缝里似乎闪出了一丝异光!

    时隐时现的,并不是自身发出的光,而是通过火堆反射出来的光。

    那道光,更像是……

    我滴娘啊!我想起来了,那道光是黑夜里经常可以见到的,猫眼或狗眼闪烁的光。

    是一只瞳孔发出的光!里面真有东西!正透过匣子的门缝往外看呢,是一只眼睛!

    此时小迪忽然翻身朝向了我,我赶忙麻利地把黑匣子重新塞回口袋里,心里砰砰直跳!

    这种心慌有如小偷撬开了保险柜,却发现里面放着泡满了眼珠的玻璃罐,而此时又偏偏听到了主人把钥匙插入锁孔里旋转的声音。

    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外面只能听到恶风恶雨的狂嗥声。

    我惊魂未定,不敢再靠近黑匣子,害怕触怒里面的东西。

    等稍稍回过神儿来,才想起黑匣子上的两幅画,不是跟龙王庙里这两幅相同吗?

    莫非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年轻人说这里的龙王走了,难道也跟黑匣子有关吗?

    我思索着,准备到供奉台附近看看,说不定能有什么线索。先回头看了一眼小迪,见她睡的挺安详,呼吸也很平顺,感觉她已经稳定了下来,才站起身朝供奉台走去。

    从微弱的火光中,我看到主尊位置的石墙上有一个圆形的印迹非常突出,是长年悬挂着东西留下的色差。以此可以推论,原本的主尊也应当是个圆形的器物。

    印迹两旁分列两幅山和海的石画,确实跟黑匣子上一模一样,不过匣子上的画毕竟太小,跟眼前这两幅相比,还是缺少了几分气势。

    左边的石山云雾缭绕,重岩叠嶂,如同一尊巨大的山兽,盘亘于天地之间。

    右边的石海风雨滂沱、惊涛骇浪,粗犷而冷峻的刻痕,似乎在讲述着千年不朽的故事。

    我看着两幅画突然想到点儿东西,心说这不会是两个家族纹徽吧?

    记得以前爷爷说过,巾门中最早的家族大多会使用日、月、星辰,山、海、大地之类大气象的纹徽。由于历史太过悠久,有的家族已然销声迹灭,也有些家族十分兴旺,从而派生出很多分支。比方说那个传说中纹徽是“太阳”的家族,后来就逐渐演变成太阳真火的“三足金乌”、南明离火的“朱雀”,以及涅槃之火的“凤尾鸟”。(涅槃之火本是凤凰,但在古时龙和凤是封建帝皇家专用的徽号象征,民间是不能乱用的。)

    虽然太阳家族繁荣昌盛,但太阳纹徽随着三足金乌、朱雀、凤尾鸟纹徽的日益壮大,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所以那些最早期的大气象纹徽基本都消逝了,然而也有个别例外,好比面前的山与海,如果真是家族纹徽的话,可就有看头了。

    我回头倾望小迪,感觉这丫头并不简单。眼前突然一黑,仿佛看到其中一根柱子上爬了一条黑色的长蛇!它绕着柱子盘了好几圈,一直爬到房梁上,我都没看见蛇头藏在什么位置。

    赶紧揉揉眼睛,我怕自己又看错了。可怜这双4.9的眼睛啊,刚才顺着门缝看黑匣子已经用到了极限,再这么折腾下去早晚变成四眼田鸡。

    我闭上眼睛缓和了一下,又慢慢睁开,希望自己看错了。结果发现其他三根柱子上也盘着相似的长蛇!

    这些长蛇一样看不到尽头,在房梁上盘绕扭打在一起,也分不清有多少条,它们攀附在屋顶,扩散到大殿每个角落,最后包围了整个龙王庙!

    靠北,难道是龙屈蛇伸?龙王爷走后这里改了蛇窝了?

    这可如何是好?外面下着大雨,小迪又发着烧,是出去淋雨?还是与毒蛇共处一室呢?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呐!雨水虽然冰冷,但可比毒液强多了,还是早早抽身的好。

    我拿定主意,做好蛇群一有动作就抱起小迪往外跑的决定。可等了半天,蛇群却一动不动的,难道都在睡觉吗?

    我定了定神,蹑手蹑脚地往前凑了凑。留心一看,发觉这些蛇真的不动,好像画上去的一样。为了看得更清楚一点儿,我又往前凑了两步,借着微弱的火光仔细辨认。

    妈的,原来这些黑蛇真是画上去的。长舒一口气,我心想自己真该配副眼镜了。

    嗯?等等,这哪是蛇呀,分明是一串串连缀在一起的字符啊!

    这……这不是锁龙咒吗?

    小的时候,我非常喜欢听爷爷讲巾门里的故事,有时还跟着爷爷到处行走。有一次我们去了一个海边的小镇。听爷爷说,之前那个镇上经常遭遇暴风暴雨的侵袭,缘于有一口怪井。

    据说那口怪井通着海眼,井里有一条恶龙兴风作浪,后来被人用铸了咒文的铁链锁在井里,小镇才得以安宁。

    爷爷一直在寻找打造铁链的工匠,因为铁链长年受井水腐蚀,上面的咒文已然残缺大半。

    花了十几年的功夫,辗转反复才找到打造工匠的子孙,重金求得了锁龙咒。

    传闻锁龙咒是大禹王留下来的秘咒,所谓的咒,其实应该叫符,因为每个串连在一起的图形和线条,以及字符,都没有发音。

    我对这种神秘的东西向来没有抵抗力,再说又是万金难求的稀罕玩意儿,就背着爷爷偷偷抄了一份,现在还留在我的笔记本里呢。

    没想到今天在这儿见到了真迹,看来龙王庙不光被盗走了主尊,同时还被下了咒了。

    我又仔细观察了柱子上的咒文,发现这些“老朋友”跟我笔记本上抄录的不大一样,甚至还有些从未见过的符号。心里有些纳闷,怀疑自己推断有误。又转念一想,这里群山连绵,庙里供着的自然是山龙王。有可能铁链上的符文是锁“水龙”的,这里的咒文是锁“山龙”的。等明天放晴之后光线转好一点,先抄一份再回去研究吧。

    打定主意后我如获至宝,满意地回到火堆旁,添满柴火;又用手摸了摸小迪的额头,安心了许多;坐下来靠着柱子,我心想锁龙咒应该没有几个人知道了,甚至说失传了也不为过,但今天却看到了更加复杂精密的咒文,书写下这些秘咒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我望着火堆,感觉一束束火焰渐渐变成了一片,昏昏沉沉的,什么都无法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