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上的钟声
繁体版

第四十四章 春风一缕

    华铮回来了,他听说宋明的对象来了,特意来看看。

    方晴住在一个教师宿舍中。高中停招两年,教室和宿舍都有了空闲。王凤孝把她安排在离他小院最近的一个宿舍。

    这会儿,王凤孝刚收拾完碗筷。他这里家什齐全些,早上给方晴熬了小米粥,两碟青菜,摊了两个鸡蛋饼,卷了生菜和葱丝。方晴说,吃了葱丝怕口中有味儿。王凤孝说,在这乡村野地,容得下的所有城中的难容之物。你就是吃成大蒜也没人在意。

    方晴连吃了两个饼。要是她妈妈见了,又该唠叨她光喊口号不忌口了。

    王凤孝笑吟吟的看她吃完,不让她收拾,说,你是贵客,我是主人,哪有主人让贵客洗锅涮碗的规矩,咱不能坏了规矩。啥时我去你家,你再侍侯我吧。

    华铮说,王先生这就是你偏心眼了,我在你这吃饭怎么没这待遇?

    你是什么贵客,你和宋明一样,都是来我这里打秋风,混吃混喝还不想干活,没门。王先生说。

    华铮与方晴聊了一会儿,知道方晴实习时教的英语,说,正好,我们这儿缺一个英语老师。

    华铮把这事说了一遍。方晴说,宋明也给我说过一些。

    这可不只是我的事,还有宋明这小子的事。华铮说。咱们这拆东墙补西墙,西墙补了,东墙还有个豁子呢。

    哟。你倒贼机灵,想把套进去呀?方晴说,我还在我们那里实习呢。

    别给我打官腔了。华铮说,你们那里的学校又不缺老师,单单就最近这两年,我们乡就有七八位老师或招或调到城区了。

    你这话说的倒也是,也不是。方晴说,城区的老师多了不假,但跑到城区学校上学的学生更多,城区不少学校现在老师也很紧张。

    我实习的学校是郊区学校,离城区近,一些有门路的家长就把孩子送到城区上学了。再加上这几年生的孩子少了,不像以前那样一般人家都是兄弟姊妹三四个最少也两个做着伴儿,现在一家一般只有一个孩子,最多两个孩子。所以,我们那学校原来是每届六个班的规模,现在只能收三四个班。据校长说,明年会更少。

    但郊区的老师并不急着往城区调。现在城市不断扩建,有的都已经扩展到她们所在的郊区了,交通生活等与城里差不多,工作还比城区老师轻松些。方晴说,所以,我实习的那个小学,老师宽裕着呢,只教务处就五六个人待着。我去了人家也不把她当回事,又担心我上两天课走了影响人家成绩,所以也不正经让我上课,我就装病回家了。

    真是涝的涝的涝死旱的旱死。华铮说,我看,你闲着也是闲着,就来我们这里实习吧。算是替宋明赎罪吧。

    这话说的,倒都是宋明做的似的。方晴说。

    哪个家伙又在背后黑我?正说着,宋明推门进来,手中提着一个编织袋,里面装着茄子和青菜。

    好你个宋明。华铮说,嫂子来了你也不给兄弟招呼一声,不够意思。

    同学,朋友,那个朋友,是朋友。宋明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要上课了,王先生要出去打钟去,华铮说,让我去吧。说着就抢在王先生前走了出去。

    打的节奏拉开点,别赶着后音压前声的。王先生冲他喊道。

    新校建好的,听说要用电铃了。王先生说,我也该退了。

    铛,铛铛。钟声响起,清脆悠扬,霁月清风一般飞进方晴的耳中。

    这声音真好听。方晴说,我那个学校用的就是电铃,一响起来叮铃铃…,狼来了一样赶得人要死要活的,刮躁得很。

    华铮跑了回来,说,我也要回去上课了。你们有空了也去可怜可怜我,天天让我守着一个破庙几尊神像。

    方晴回去征得父母同意--这是方晴的说法--来到宋庄学校,接了七年级两个班的英语课。她标准流畅地的发音,活泼温和的个性,桃花初开的容颜,很快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引得其他年级的学生也跑去看方晴,说七年级来了个洋老师。

    华铮是在王校长的鼓励下,补习了初中,作了宋庄高中的旁听生,没考上大学,也没钱上高费的学校,就考了函授。毕业后,由王敬琛给他办了民办教师,在宋庄教英语。

    但华铮的英语发音是跟他的那些半路出身的英语老师学的,用现在的话说,都是伦敦郊区的英语。方晴只得在讲课中领着学生补习音标。当那学生齐读着那一声声响亮地齐读时,其他班上班的学生也常会悄悄跟着练。

    大家提议,干脆让方晴先给老师培训培训。方晴没有推辞,下周来学校时,她提过来一个新奇玩意儿--录音机。

    这是宋庄学校出现的第一个现代化教学用品。这家伙不只能放音标,还能放流行音乐,还能录音。宋明第一次从录音机中听了不是从他口中发出的他的声音,但他总听和平日里他听到的声音有一定差别,最明显的是,他从录音机里听到他的声音鼻音更重些。但听着方晴的录出来的声音和方晴的发音都没多大差别。方晴说,你耳朵听的你自己的声音,有一部分是从口腔内部传导的,少了一部分鼻腔共鸣。也许是吧。管他呢,反正这玩意儿确实是个神奇的玩意儿。

    这件事立刻引起了在学校引起了轰动,一下课一堆学生就飞跑着围在方晴办公室的前门后窗,看西洋景似的,央求方晴放几首流行歌。

    牧羊曲,一剪梅,我的中国心,粉红的回忆,冬天里的一把火,一无所有…很快在校园传唱起来,一发不可收拾。

    连高三的学生也抽空跑去借来初中学弟学妹的歌本传抄歌曲。很多学生趁周末专门跑到大商场购买来新式的有明星彩印封面和夹页的硬皮笔记本,在上面工工整整地抄上心爱的歌曲。一时间,校园中到处飘满了歌声,上个厕所也不消停。男生们声嘶竭地吼上两嗓子,为何你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一无所有,一无所有…女生则春风细雨地唱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

    方晴说,这都是啥呀,鬼哭狠嚎的。

    渐渐地,有的女生开始模仿方晴的穿衣打扮,留一个不长不短两侧绑着小马揪们发型,穿紧身裤,小夹克。

    男生开始留长发,穿马甲,外套宽大的夹克。

    一缕春风吹进这封闭的校园古老的乡村,吹过历经千年沧桑的大地吹过那波浪起伏的麦田,万物复苏气象更新,一个新的时代就这样在不期而遇中开启了。

    有的老师认为方晴把学生都带坏了,扰乱学生纯真的心灵,影响了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败坏了校风校纪…

    这还是学生模样吗?一个个像流氓!

    她们把方晴告到了校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