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柴三人组的彩虹人生
繁体版

第一章 毕业在望

    拿着基因检测的结果,隔着操作台的玻璃隔挡,陆知朴满眼宝贝地看着眼前的16只黑色老鼠,恨不得挨个亲一个。

    这种学名C57BL/6的黑色试验用鼠是最常见的模式哺乳动物,被爱称为“小黑“。

    性格虽说算不上温顺,但只要不刺激他们,也能和实验员处得相安无事。

    他们繁殖快,基因信息被研究得足够清楚,因此经常作为基础研究的对象,通过基因调控、饮食调控,甚至手术和药物,塑造成各类疾病对应的动物模型,帮助人类理解了包括癌症在内的许许多多疾病;生理学诺贝尔奖颁给“小黑“也不过分。

    它也是绝大多数医学科研人员从研究生时代开始最重要的搭档;这些研究生里就包括陆知朴。

    医学院七年级研究生陆知朴在过去的两年里,通过反复的配种、基因型检测、饮食调节,终于得到了完全满足条件的16只小黑——双基因敲除、高脂饮食、年轻力壮、雄性。

    两年啊,陆知朴没听说过比自己用时更久的了。

    因为研究偏门,没有可直接购买的商业化模式动物,所以必须研究生自己来育种。

    动物实验要从配种开始,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也是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动物实验技术之一。

    只是这年头,研究生们都着急毕业发文章,对于这种熬年头的手艺唯恐避之不及。

    就比如当年导师提出要做这个课题,没人敢吭声,大气不敢出,都知道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只有陆知朴,人如其名,朴素的勤劳本性让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实验室的“基建工程“。

    所谓基建,就是只要做出来了,未来就像大树一样,能结出很多出色研究成果的“果“,但这果未必能结住种树的人身上。

    也就是说,陆知朴自己很可能会无私奉献。

    大家都劝他别做,毕竟当时他都六年级了,不出意外的话,七年级就应该结题准备发文章、写毕业论文、投稿,但如果接了这摊活儿,别说有足够的结果整理文章了,他很可能连正经实验对象还没准备好呢,肯定要延迟毕业的!

    但是他从不在乎这些。

    他甚至非常高兴能承担这样的工作。

    他就是这样的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进度比他预计的喜人得多——他不仅完成了基建,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出来自己研究所需对动物模型。

    于是2009年春节前,寒假刚刚开始的这一天,他确认自己已得到了足够数量的、满足所有严苛要求的实验动物,也就是面前这16只小黑。

    万事俱备。

    现在是七年级对寒假。

    对于八年制基础医学专业对他,只要速度够快,半年完成生化实验部分,搭配之前做好的细胞实验,他就有信心赶上暑假投稿,八年级发掉文章顺利毕业不是梦。

    “老陆,你完事儿了没?

    “师弟刘浪收拾好隔壁的实验台,已经拎着一只黄袋子在等他。

    陆知朴简单应了,盖好三个鼠笼的盖子,再次检查水壶,确认装满了水也不会漏水后,利落地把它们斜插进盖子上专门给水壶开的洞。

    “来了。“

    他把笼子依次送回身后顶天立地的鼠笼架上,架子上黄色的卡片上写着:c57,公,基因A-/-基因B-/-,出生:20081225。

    底下是实验员的名字和实验室信息。

    刘浪凑上来。

    “宝贝。圣诞节出生的,实验结果有上帝保佑。“他叹服着,“都要做手术吗?“

    “对,6只一组,另外4只是备用的,手术失败率大概20%。要是能再多点儿就好了,现在只能卡着头做帽子咯。“

    “不留着再配一窝吗?“

    “你这话别让老板听见。基因敲除老鼠不能用纯合子直接配,只能用杂合子配杂合子。“说罢又补充一句,“捷径不是正途啊。“

    “佛爷,你又来。“

    “你那边也完事儿了?“

    刘浪举了举手里的黄色大袋子,上面印着“病理废物袋“五个大字:“都处死了。大过年的,造孽啊。“

    陆知朴也很惊讶,显然这个沉甸甸的几乎要坠到地上的袋子也超乎他的想象。

    “怎么处死了这么多?“他问。

    “吴昕师姐和你一样,也只要双敲纯合子。这些都是杂合子,太多了,留了繁殖用的剩下都得处理掉,不然一天一块钱,养不起啊。“

    “钱换命,这事儿不能细想。人和老鼠都一样。走吧。“

    二人走出3层B室,穿过长长地走廊。

    眼前是SPF级动物房厚重的房门。

    门那侧是称为“前处理室“的风室,走廊的气压比风室高,因此门从走廊这侧就更难拉开,仿佛被巨手按住一样。

    刘浪处理了病理废物袋,穿着隔离服和鞋套摇摇晃晃地追过来。

    陆知朴大力拉开房门,瞬间风从身后猛推了二人一把,耳畔呜呜作响。

    他们就势进了风室,门从身后关上,风声瞬间消失。

    世界安静了。

    他们脱掉布做的防护服,丢进标着“使用后“的大桶,鞋套则丢进垃圾桶。然后光着脚打开下一扇门,走出动物实验房。

    门口的登记册上,陆知朴找到二人的名字,在离开时间上写上13点10分。

    刘浪一边换鞋一边打量陆知朴。

    一米九的个子,壮实,有点儿胖,脸又白又圆,小眼睛,头发被防护服帽子压倒像匍匐的麦子地,稀稀拉拉又有点儿黄。

    三九的天气,BJ冷得挂霜,他却连毛衣都没穿,只叠穿了几件厚长袖,让本就敦实的他显得更像头圆滚滚的熊了。

    “你快点儿,食堂马上没饭了。“

    “来了。“

    陆知朴笑呵呵地和值班阿姨告别,摇摇摆摆跑来换鞋。

    “你怎么不穿毛衣?“刘浪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

    陆知朴这才注意到刘浪的衣服:厚重的套头毛衣加带抓绒的裤子。

    “你穿这个来动物部?“他难以置信地问。

    “啊,怎么了?“刘浪漫不经心地,“哎,哪双鞋是你的?我帮你掏出来。“

    “谢谢,那双棕色的矮靴。“

    “看不出来啊,还是皮靴子,挺骚气。“刘浪笑,边说边踏上自己的UGG。

    陆知朴哭笑不得。

    “师弟啊,先别去食堂了,直接回实验室。“

    “饿啊,师兄!“

    “听我的。“陆知朴揽过刘浪。

    二人走出动物实验部,扑面而来是耀目的白色阳光,紧接着是凛冽的北风。

    年前的BJ城和热闹无关。

    哪怕是在以放假晚著称的医学院里,也都是拖着行李、穿着厚重羽绒服返乡的迫切身影。

    黑色的长羽绒服随着时尚潮流回归,成了日常着白衣的学子们的休闲新宠,再围上亮色的围巾,戴上厚厚的毛线帽,就满是过年的味道。

    在清冷午后日光下,刘浪瘦秆儿似的身子瑟缩在羽绒服底下,陆知朴则在一层又一层卫衣、棉服的外头又披上了宽大的厚款实验服。

    任如此,北方依旧把实验服吹得死死贴在他身上,他闷头顶着风冲,不经意地把比他小一圈儿的师弟护在身后。

    路过食堂。

    “师兄——“

    “别说话,喝风。“

    刘浪快走几步与他并肩:“我明天考试,下午想早点儿回西城宿舍。咱还是先吃饭吧?

    吃完我想赶紧走。“

    陆知朴紧紧大衣兜住自己:“你现在这样进不了食堂。“

    “为什么?“

    “穿带毛的衣服去动物部……你自己闻闻身上。“

    刘浪总算明白过来,但为时已晚。

    就算在大风里,只要略微凑近毛衣,他就能闻到浓郁的混合着各种哺乳动物味道的体味——那片名叫“实验动物部“的楼群里,除了实验鼠,还有狗、猪、羊,甚至还有两只猴子,就算是洁净度很高的实验室,味道仍然顽固得去不掉;每个进去过的实验员,都像缸里入了味儿的泡菜,走在校园路上就是行走的实验动物。

    更别说刘浪穿着吸味儿排名第一的毛衣了!

    羊绒混合着鼠的味道,比北风还提神醒脑。

    刘浪忍不住骂了街。

    陆知朴补充道:“不要用水洗毛衣,过水后味道更重,只能趁着风大多晾晾。你要是穿这个回宿舍,舍友够呛能让你进门啊。“见他无措的样子,胖师兄乐了,“所以带你回202换身衣服。我放了替换的在实验室休息间。“

    很快他们到了生理楼。

    这座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筑的三层小楼被干巴巴的爬山虎捆住。宽阔的正门洞开,Y字形向两侧分叉的楼梯蜿蜒而上,在二层重新汇聚,典型的那个年代的建筑风尚。楼梯下的空隙里满当当塞了几台负80度超低温冰箱,压缩机轰隆着喷出热气,回声让整个楼道嗡嗡作响。

    二楼左转走到头,窗户边上的就是戴仁栋教授实验室,也就是陆知朴学习的地方。208休息室在尽头第三间。

    陆知朴拧了拧门把手,然后从白大衣兜里掏出一串黏糊糊的钥匙,捻出其中一把打开208的锁。

    “没人啊?“刘浪随师兄进去。

    “放假了,走差不多了。哦对了,你吴昕师姐没走,上午应该是送样本去中科院打质谱了。“

    陆知朴去自己的书桌柜里拿了两件厚长袖套头衫出来,放在刘浪身前比了比:“大不少呢,凑合穿吧。给你。“

    可刘浪却显得很局促。

    “我、我穿你衣服不好吧?“

    “哪儿不好?“

    “毕竟是你的东西,我浑身臭哄哄的,再给你衣服也弄臭了。要不、要不然我凑合凑合,骑车回去算了。“

    “三九天,大风,你骑车?“

    “我就是不习惯,“刘浪抓耳挠腮的,更像个猴了,“不太习惯欠人情……觉得麻烦,不知道怎么弄。“

    陆知朴先是一愣,随后爽朗地哈哈笑开。

    “我想起来了!你说你想从临床转基础医学,就是因为讨厌跟人打交道,不会处理人情世故。没想到连接受帮助你也难受啊?“见刘浪恨不得钻地缝的样子,陆知朴想了个办法,说,“你就当帮我一忙。“

    “我帮你?“

    陆知朴苦笑:“听说你上礼拜买彩票中了四千块呀?“

    “你是想让我帮你也买一注?“

    “那倒不是。你能中奖,说明运气好。我这人向来点儿背,背字儿刻脑门上那种。衣服你穿两天,帮我开开光,染染仙气儿,行吗?“

    刘浪乐了,刚想吐槽,可他忽然瞥见陆知朴的眼神,一下子乐不出来。他的眼神悲伤、躲闪、焦虑;他是认真的,他一定遇到什么事儿了,压力大到想寻求一切运气的加持。

    “行。“他接过衣服,犹豫了一下,又说,“要我买彩票也行。“

    又是哈哈的笑:“运气省着点儿用吧。这一把我一定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