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柴三人组的彩虹人生
繁体版

2 什么是科学的价值

    “吴昕姐,动物整理好了。剪耳号的组织放在四度冰箱你的位置。”

    站在生理楼下,刘浪的手指已经冻僵了。他发完短信,猛地蹦了几下才勉强暖和点儿。他刚刚在卫生间换了陆知朴的衣服,异常肥大,走在街上,身边人纷纷侧目。他也知道不合身,但碍着面子不好不换,就这么闷着头走,反正宿舍楼没两步也到了。

    闷头走不看路,这很像刘浪对待自己前程的态度。

    刘浪五年级,临床医学专业——目前。

    在医学院的八年制学制中有一个重要的关节点,就是五年级。一部分学生会选择这一年从本科毕业,不再进行后续的博士研究生训练。他们会拿到医学学士学位,然后走入社会,汇入本科毕业生考研、找工作、出国的大江大河之中。坦白说这些人中精英济济,他们通常是早就有坚定的想法、清晰明确的人生规划,才敢这么洒脱地放弃拿一个理学博士(PhD)的机会。

    就比如室友兼班长宋国强。在刘浪眼里,他的生活像水晶一样,折射着彩虹色的光辉,剔透又光明。

    刘浪属于“宋国强们”的补集。他没规划,没想法,五年前既然选了一路读完博士这条路,那就打算闷头走,读完八年拿到博士学位为止。毕竟要说他的特长,就是学习能力特强,从小到大还没遇到什么学不会的知识、做不来的事。他清楚自己不是别人所谓的“学霸“,相反他嫉妒那些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干什么的人。

    别人那才是“少年“,自己只有“老成“。

    缩在壳子里,闭上眼睛;前路一望无际,越是平坦,越是茫然。

    他觉得自己就像这趟平原上的一列绿皮火车,吭哧吭哧,车上载满了不知所措。

    再抬头已经到了宿舍楼下。肚子不争气地在这时候叫了。于是他拐进旁边的小卖部,打算买两盒泡面再上去。

    校园里人已经不多,回家的人带空了速食品的货架。刘浪不疾不徐地翻找自己喜欢口味的杯面。这时候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收银台传来。

    “团委用,肯定要开发票的。”

    是室友宋国强。他面前的三个塑料袋几乎埋了收银台,可看起来来采购的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帮手,还要和收银员交涉,他的烦躁全写在脑门上来。

    刘浪过去拍了拍他:“嘿,儿子。”

    “哟!”宋国强没空搭理他的挑衅,像看见救星,立刻把沉甸甸的袋子往刘浪脚边一扔,“你别跑,帮我干点儿体力活,把这些运到中心实验楼去。”他扫视着刘浪奇怪的装束,补充道,“你这穿的什么,被绑架了?”

    “你买这么多东西干嘛用?”刘浪也不理他。

    “下个周末是预答辩,研究生院团委负责组织,趁着没放假大采购呢。放假这儿一关门,又得跑三站地外头买去。”

    所谓预答辩,就是在正式答辩之前的一次预演。有资格参加的研究生,他们的论文必须已成型,至少关键数据已完成、剩下的补充数据也可以在三个月之内完成才行。全院的教授、讲师都会参加提意见,阵仗比真正答辩都大。更重要的,预答辩向全体学生开放,所以往往同院系的研究生甚至本科生都会挤破头来听,现场别说座无虚席,连通道和门口都站满了人。大家随意提问,毫不留情,对于新生而言,这场学术盛宴犹如过年;而对于站在答辩台上的人,压力则是非常大的。

    宋国强所说的是心血管所的预答辩,每年都安排在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周末,通常是寒假期间。反正研究生不跟着本科生一起放寒假,借礼堂也更方便。

    “你是替团委跑腿,还是替心血管所跑腿?”

    “都一样。反正都是我先垫钱。”说到这儿他又去催发票了。刘浪双腿夹着大袋子,趁静静等的时候,悄悄闻了闻身上的味道,生怕被人嫌弃。

    宋国强终于搞定了发票。他笑得合不拢嘴,神秘兮兮地叫刘浪跟他走。两人搬着一堆乱七八糟的开会用的东西、顶着西北风往中心实验楼的方向走,刘浪冻得上下牙打架,冷风从过大的衣服下摆里灌进去。

    宋国强和刘浪正相反。宋国强是社交一枝花,才二年级就凭一张巧嘴混进了心血管所的重点实验室开始做本科毕业设计,读书实验两不误,人在课堂的时候还哄着师兄师姐们替他做实验。他也不惜力,出了春节都留在学校,勤奋聪明确实配得上这份优待,只不过落在他人眼里就是吃不到的酸葡萄了。

    现在他早早搞定了前程,毕业文章也进入修稿,手头有大把时间,又开始帮研究生院团委鞍前马后,用他的话说,圈子就这么小,趁现在多混熟几个校友,以后走到世界各地都是熟人好办事。

    “你刚才干嘛笑那么开心?”刘浪问。

    “她给我发票多开钱了。”宋国强得意地眨巴眨巴眼,至于具体数额,刘浪不想问,宋国强也肯定不会说,看他表情就知道很有吸引力了。

    “你认识她?”

    “很熟。”

    刘浪不明白一个学生怎么和一个收银员“很熟”,只知道放在宋国强身上一点也不奇怪。

    宋国强忽然凑近,神秘兮兮地问:

    “浪人,你有多少存款了?别这么看着我,说说嘛。”

    刘浪根本用不着保密,只是对“存款”这个词很不适应、很陌生。

    “我银行卡里的钱都是爸妈年初给的,付学费和生活费。那都是他们的钱,我自己不挣钱。”刘浪说的时候仔细观察宋国强的表情,想着对方是不是会惊讶或者鄙视自己。虽说还没步入社会,不挣钱也没什么,但同学之前攀比的时候,还是会更佩服早早能挣钱的人。

    老宋把塑料袋使劲一抡,搂在怀里,然后掏出兜里的小票,是ATM机自动打印的凭证。

    “给你看我的,你别跟别人说。”

    新鲜、漆黑的油墨赫然印着五位数。

    “这都是你攒的?八万块?”刘浪惊讶极了。他们是室友,他从没见宋国强打工;然后他想起刚刚小卖部的一幕,不过脑地脱口问出,“这都是公款揩油弄来的?”

    宋国强一下变了脸色:“我又不是和珅!”

    “那你刚才——”

    “这都是我自己的钱。团委欠我多少垫付款呢?大小会议买水订外卖,张口闭口就让男生去,完事儿又假装忘了,一个本科生又不好开口要。我只不过是换个渠道把欠款讨回来。”

    刘浪在心里暗想,自己估计得果然不错,学生会、团委都是水深火热的“王八坑”,宋国强这样的社会人都这么难,更别提他这种和人打交道都头疼的内向性格了。混社会果然不适合自己。

    如果是自己遇到宋国强遇到的事儿,估计存款得被刮个底儿掉了,哪儿想得到变相讨债呢?

    宋国强拍了拍哥们儿的肩膀,咧嘴笑笑说:“我知道你不擅长这些个。没事儿,别往心里去。”他一下就看穿了刘浪的心思。

    刘浪摆摆手。

    “我也是没办法。”宋国强苦笑着补了一句。

    刘浪想知道钱是怎么来的,想知道他为什么苦笑,可他都宁愿不问。一个闹哄哄却善良的室友,对不善言辞又对人际关系敏感的刘浪而言再珍贵不过了,他不想冒冒失失地破坏。

    二人到中心实验楼的礼堂时已经一身臭汗。礼堂背阴冰冷,刘浪打了个寒战。

    礼堂最前面,“基础医学院研究生院预答辩”的横幅已经拉开。刘浪看见地上还摊着另一幅红色,便好奇地过去掀开一角,瞥见“开题”两个字。

    “开题不是四月吗?”

    “什么?哦,那个!”宋国强抬眼一看就明白了,“预开题。第一天预答辩,第二天是预开题。不过没什么人旁听了,重磅内容还是第一天。”

    “整个基础医学院都预开题吗?”

    “不,生理系的。”

    也就是说陆知朴也要参加这次预开题报告。刘浪点点头,不再吭声。

    预开题,就是在每年四月正式开题之前,让研究生们邀请系内外的老师同学来给研究计划提建议。由于大家课题方向不同,采众家之长对研究开展极为有帮助。而且这也是大家第一次评估课题的“分量”:有经验的老师、甚至高年级学生,都完全可以根据立题和设计预测未来能发几分的文章——要么切入点精妙,要么啃科学问题里的硬骨头,要么堆积极为庞大的工作量,但凡属于三者之一,都有可能预定《自然》、《科学》、《细胞》这样重磅杂志的一席之地。

    要想不走回头路,开题这个锚就要下得准。所以,虽然宋国强说开题不重要,但刘浪判断这对七年级才迟迟开题的老陆来说十分关键。

    他离毕业只剩一年半,没时间走回头路。

    “其实,”宋国强忽然打破沉默,“哪些课题好,不用预答辩也知道。”

    “怎么说?”

    宋国强看着刘浪笑,一脸“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心疼。刘浪歪歪头,表示“我就是不知道”。

    宋国强朝刘浪招招手:“你把那个饮料袋子给我,装纯净水的。”

    袋子里装的都是很贵的、平常没人喝的牌子,因为在货架摆太久,有的都积灰了。开会图排面,每次都只买这一种。宋国强很懂,买的全都是这个牌子。刘浪看着这样的画面心里很不舒服,但说不上原因。

    宋国强敞开袋子,一边款款道来,一边熟练地摆桌:

    “好课题都是有很多人赞助的。反过来说,越阔绰的课题就越好。”他说着,把水一瓶接一瓶放在同一张桌子上,桌面变得拥挤起来,“你看那些很有钱的实验室,就是靠好课题、好基金养着的。除了国家的科学基金,还有企业赞助。”

    “澳哲生物那样的企业吗?”

    “对哦,说起来你也是有企业赞助的人。”

    “是我师兄,我蹭他的。”

    “所以啊,不用我多说。相反地,”宋国强拍了拍隔壁一张空荡荡的桌子,“没有钱的实验室、没有人捧的课题,没什么搞头。”

    “老宋,多少钱算有钱?”刘浪追问。

    “澳哲生物给你们多少钱?”

    “一年一万八。”

    “才这么点儿!”

    “我还以为这算多的呢。”

    “你这……一万八才够买三支好点儿的抗体的。青年基金也有好几万投资呢,企业那么有钱……”

    宋国强打住不说了,刘浪已经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他拿到的资金和老宋口中的“资助”有着数量级上的差别,甚至根本不算是资助,只是“施舍”。真正有价值的课题企业是不可能只拿出这么针鼻儿大的资金体量的。抠搜的投资,要么是欺负科研人员不懂行、小钱骗大东西,要么是并不看好科研成果的价值,只是投石问路看看。

    “你账户都有八万,这对你来说肯定是小钱。”

    “你算算,他们大公司做研发的员工一个月工资都不止这个数,现在买了你们多久劳动力?”

    “两年……”

    一万八买了陆知朴两年的劳动力。这是前几天老陆实验顺利、春风得意时和他说的。

    ——春风得意马蹄疾,却被贫穷绊了蹄。

    “所以啊,我劝你好好想想要不要留在那个没钱的实验室里。”老宋抚摸着隔壁空荡荡的桌子,故作老成地说,“门可罗雀,总有它的理由。”

    刘浪二话不说从那堆矿泉水里拿出两瓶,放在宋国强手边。老宋抬头困惑地看他。

    “酒香不怕巷子深。有第一笔就有第二笔。”刘浪自有他的逻辑,“既然有人看中它,就说明它有价值。科研不就是这样吗?有的价值不是短期的、显而易见的,只有它的发现者能透过表面看到十年、二十年后的远处。等时间到了,环境成熟了,懂它的人出现了,人们就会一拥而上,将当年嫌弃的东西视为珍宝。”

    “这就是你想临床转科研的理由吗?”

    第二个理由。刘浪在心里默默地说。但他还是点头。

    “临床,包括临床实验,都是短平快的因果。看到人生病就治好,看到一个靶点有成药性就去制药。这些都是土壤上的秧苗,是树梢低垂的果实,一伸手就够得到,付出就有回报。可是科研是插秧、是种树,甚至是寻找土地,需要有远见的人将自己和种子一起埋葬在土壤里忍受孤独,身处黑暗目光却透过土壤穿梭时光。没有这些滋养,未来就不会再有唾手可得的果实。我相信被时间证明的价值才是价值。”

    宋国强听得认真。“你说得我同意。”他拧开一瓶刘浪刚刚挪了位置的水,“但刚刚你的话里有漏洞。”

    “什么漏洞?”

    “你说,有人看中它,就证明有价值。这句话不是反而证明,你也觉得价值来自其他人的认可吗?如果是一项从来没人看中过的研究呢?换个场景想,如果是一篇从没被人引用过的文章,你还会觉得它是有价值的研究吗?如果是被所有刊物拒稿的论文,你还会觉得它有意义吗?如果你的戴老师不是博士生导师,而是做了一辈子的讲师、没有带博士生的资格,你还会觉得它是个好科学家吗?”

    宋国强连番反问确实把刘浪问住了。他无法回答。宋国强又像来时那样拍了拍他,跟他说这就是闲谈,别太当真;但刘浪发现自己的背已经汗湿了——他不知不觉中已经深陷这个问题。

    价值,是不是非要有个载体呢?如果不是,那怎么定义有价值呢?

    为了平静下来,他换了个问题:

    “老宋,那你呢?你怎么定义自己的价值?”

    “我啊?这简单,我早就知道自己就是个俗人,所以我的目标就是成为大多数人看得上的人。”

    “你是说,有钱人?”

    “不完全是。”宋国强仔细思考怎么能让刘浪这个理想主义者听懂,“你知道很多人想当公务员,并不是想为人民服务,而只是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里,大多数人都更看得起吃官饭的。如果我在这样的地方长大,我的目标就是成为公务员。现在你明白了吗?”

    刘浪明白。“那你为什么挤破头也要出国读书?”他继续问。

    “读书不重要,重要的是出国。贴上’海龟’的标签,我就不一样了。”宋国强挺直腰板,却又一次挂上苦笑,“俗吧?”

    刘浪想起他来时路上的苦笑,那一抹向他展示鼓囊囊的钱包时却说自己没办法的苦笑。

    “你存那么多钱也是为了你的目标吗?”

    “不愧是你。”

    宋国强的坦率反而让刘浪觉得自己冒昧了,他觉得自己不该对其他人的价值观品头论足,哪怕是像现在这样暗暗地不屑也不行。

    “你别误会,”刘浪试图挽回,“我不是说存钱不好。”

    “嗨,你说什么呢?我怎么会这么想你?多少年的朋友了。你说得没错,我需要钱来证明自己值得被看得起。说到底,谁不是呢?钱的多少能证明绝大多数人和事的价值,只是我特别极端而已。浪人,你是做学问的,淡泊名利固然是好,可人家说’无钱寸步难行’也有道理,没实验拿什么出成果?基础科学就是烧钱。找个有钱的实验室吧,经费多、课题好。苗子好是重要,土壤好才是真的好。不然,你就只是沤在土里的肥。”

    两个人对视着,身边是泥泞的沉默。

    宋国强先笑了。他又拍拍刘浪。

    “干嘛呢咱们这是?搞这么深邃。赶紧干完赶紧回宿舍了,冷死。”

    就在刘浪把这段对话锁在心里、打算舒舒服服回去洗澡睡觉的时候,他收到了陆知朴的短信。

    “好消息,澳哲生物要追加合作经费!”

    即便隔着屏幕,刘浪也能感受到师兄的激动。

    钱对科学家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看来他再也无法忘记、无法逃避宋国强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