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权倾天下
繁体版

第十四章 出京赴泾原

    七月十二,郭映在平康坊大宴京师侠少以及一众相熟的将门子弟。

    酒酣耳热之际,他忽的拍案而起,向众人道出了明日将启程往西疆戍边一事,引得众人皆惊愕万状。

    虽然前日善福寺诗会上郭映的诗作经过一天两夜的发酵,已经被传扬得沸沸扬扬,甚至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

    但京中的显贵人家都只当是他是故作忧国忧民之态,借题发挥,毕竟都不是认识第一天,谁曾想他竟然真的要去西疆戍边,这实在是太出人预料了。

    “八郎,你这不是自讨苦吃么。”

    说话的是已故的扶风郡王马璘的长孙,马铭。

    他年岁比郭映略大,但是性格跳脱,行为莽撞,在一众勋贵子弟里,他最是能惹是生非的一个,不过他与郭映的关系也是最要好的。

    也只有他在郭映面前毫不避讳,不讲究那些个繁文缛节,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那西疆是个什么情形别人不知道我还能不知道么,不说刀剑无眼、战事凶险,就单单那穷山恶水,就足够让人望而生畏了,你何必去受那个罪。

    留在长安,咱们美酒佳肴、美人娇娃,不好吗?”

    马铭喋喋不休地劝说着,其余几位与他同龄的勋贵子弟纷纷附和。

    他们平日里不是结伴去花街柳巷找乐子,便是吟诗作赋或者喝酒玩闹,可郭映突然要去戍守边陲,这不是开玩笑么!

    大哥走了,还怎么玩?

    听着众人的劝告,郭映却是神色坚毅地摇了摇头,只听他徐徐说道:“大丈夫,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岂能怀恋于温柔之乡?

    我意已决,诸君无需多言,若是有心助我一臂之力,便备上弓马,好让我招募一二猛士。”

    说罢,他端起酒碗,仰首一饮而尽。

    酒水辛辣刺喉,呛得他直咳嗽,却也难掩他眼眸中迸射出的精光和昂扬斗志。

    他这个年纪,本就是人一生中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再加上他素来有侠名,霎时引得一众京师侠少神往不已,更有那成名已久的大豪当众表露追随之意。

    郭映闻言,起身赞曰“大唐道道埋忠骨,州郡处处是豪杰”,并题诗一首。

    宴终,郭映得宝马良驹近百,猛士五十。

    神将一员。

    这个神将自是韦皋了。

    历史上他镇守蜀地二十一年间,破吐蕃兵马四十八万,生擒吐蕃大相论莽热,禽杀节度、都督、城主、笼官千五百,斩首五万余级,获牛羊二十五万,收器械六百三十万,功封南康郡王,人称“武侯转世”。

    是不折不扣的名将,当世除了郭子仪,能在功业上与他一较高低的不出一手之数。

    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并没有戏剧中那么玄幻,韦皋是在平康坊饮宴之事传出之后,主动来到郭府投帖拜见的。

    不过郭映看了拜帖之后,当场就来了一出礼贤下士、倒履相迎的戏码,这让韦皋大为震撼,同时又感动不已。

    除了岳母苗氏与妻子,这还是第一个对他如此礼遇他的人呢。

    他是赘婿,以往在张府,没少受奴婢下人们的冷眼和奚落,反观郭映则不然,待他甚是亲厚,不但邀他一同进餐,还引他见了高堂。

    这份礼遇,让韦皋顿时感激涕零。

    登堂拜母,这可是当年孙策对周瑜的礼遇啊。

    更让他受宠若惊的是,郭映对于他的策论也是大加赞赏,两人可以说是一见如故,一直聊到夜半时方才散席。

    而就在他准备拜别郭映回到他那间租的小屋中休憩的时候,郭映竟又唤住了他,表示要与他同榻而眠,甚至还贴心的让下人为他备了弓马戎装。

    郭映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韦皋满脑子都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慨。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而郭映,则是鼾声如雷,呼噜震天。

    ……

    翌日天明,圣旨到郭府。

    天子擢郭映为十将,令他即日前往泾原镇,戍守吐蕃进攻泾州必经之路上的第一个堡垒——连云堡。

    郭映领旨谢恩,旋即一一拜别了父母兄长,率部整装出发了。

    到了金光门,他才发现前来送别的人不少,除了昨日一同饮宴的友人、侠少之外,居然还有不少文人士子,武官军将。

    宣王李诵、唐安公主李蕙也来了,只不过顾及影响,没有近前搭话,只是远远的点头示意了一下。

    颜真卿作为郭映的恩师,自然也不会少。

    他倒是没有耳提面命,讲什么大道理,而是当众做了一首诗,«送郭八郎之泾原»,一时传为佳话。

    不过最令郭映意外的还是韦俊父子的出现了……

    出京这日,郭映骑得是一匹通体雪白的大宛马,也就是水浒传中的照夜玉狮子,他身姿挺拔如枪,策马而行,衣袍猎猎,尽显雄姿英发。

    虽然后世有“白马一骑,追悔莫及”的悲剧,但郭映倒是没想那么多,

    出了金光门,他翻身跃下马背,对着送别他的一干朋党抱拳一揖,朗声道别。

    “诸君且留步,待来日我凯旋归来,再与诸君把盏畅谈!”

    郭映的朋友众多,有文臣有武将,有商贾也有权贵,他们亦是一样,对他报以祝愿之词,各自回礼。

    “八郎保重!”

    “贤弟珍重,为兄祝你攻必克,战必克,所向无敌。”

    ……

    最后环顾一周,郭映终于看见了那道让他魂牵梦绕的倩影,她依旧以纱罗遮面,静静站在人群之中,只用一双秋波盈盈的妙目凝视着他,仿佛要穿透层层雾霭,望见他内心深处最隐秘的东西似的。

    郭映回首,冲她轻轻地笑了一下。

    但那抹微笑很快消失在他的唇角边上,取代而之的是一脸刚毅肃穆,再不复从前嬉皮笑脸的模样。

    “诸位,咱们……后会有期!”

    撂下这句话,郭映纵身上马,调转马头,疾驰离去。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马蹄践踏土石飞溅,烟尘四起,他人也随着歌声渐渐地远去,再也看不清楚容貌了。

    李蕙痴痴地看着他离去的方向,直至他的身影彻底消失在视野之中,她仍旧一动不动,仿佛化为了一尊雕像。

    李诵见状长叹一声,走上前去,握住妹妹冰凉颤抖的手,轻声道:“回宫吧,以郭郎的文韬武略,吐蕃奈何不得他,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你就能在长安再见到他。”

    李蕙闻言,低低应了一声,默然转身朝着长安城内走去,只是在离开时,不知怎么地,她的眼泪悄无声息的滑落了下来。

    ……

    而同样在人群中的霍玉儿望着马背上渐渐消逝的身影,也是嘴唇紧抿,神色黯然。

    “娘,我想出家为尼。”

    霍玉儿突兀得开口,那声音很小,小到只有她和陪伴在她身边的郑净持才能听得见。

    郑净持心知女儿这是为了保护自己,毕竟胜业坊达官显贵众多,若是真有人动了色心,她一介弱女子又如何能反抗得了。

    念及此处,她不由伸手摸了女儿的发髻,含泪点头。

    其实,这倒是她们母女想多了,郭映出京之前专门跟六哥郭暧、好兄弟马铭、还有一干京师的豪侠打过招呼,一般的官宦子弟哪敢动歪心思?

    便是几个王爷家的孩子不守规矩,有郭暧照看着,谅他们也不敢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