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流人物
繁体版

第三章 众人请辞

    一边是李少卿带领十万嫡系部队落寞黯然离京,一边是朝廷为庆祝朝堂上下挂满了火红的灯笼,修为高深的甚至以各式仙法为烟火,朝堂之上除了为数不多的数人,脸色暗淡,毫无节日的气氛之外,剩下的高兴的很,举杯痛饮,志得意满,筵席丰盛,舞女身姿曼妙,婀娜多姿,翩翩起舞,快处,好似惊鸿,慢处,像是蝴蝶,也似仙子翩翩,衣袖轻摆,竟有乘云驾鹤的的感觉。靡靡之音传来,引人入胜,好似漫步云间,世间美景都在眼前。

    耳中是世间少有的声音,眼前是个个美人,手中的是难得一见的好酒,朝堂上端坐的是今天刚刚登基跟他们生死与共的皇帝陛下,想来,一皇帝陛下念旧的习惯,他们这些一路跟过来的臣子那有不平步青云的道理,想想以后的快活生涯,就有些想当然的飘飘然,不由醉意更深。

    皇帝陛下高坐在皇位之上,药师不在身边,跑过去效仿萧何月下追韩信去了,皇帝陛下看着眼前众人的姿态,能做到这个位置之上那有不清楚他们在想什么,再看看那些脸色淡漠的本来情同手足的兄弟,本来应该一个个比酒量,说荤段子的,如今就那么安安静静的坐着,一个上来饮酒的人都没有,那些跑上来给他上杆子敬酒的他又瞧不上,皇后紧紧的捂住他的手,聪慧的女子早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可是又不能说什么,只能给暗叹孤家寡人的李二一个坚定的手掌,告诉他我在。

    李二转过身,看了一下皇后正在紧张的盯着他,知道女子在紧张自己,心里微微的好受一些,还好,你在,不然,今晚这举杯投著,自己一个人看着眼前这些人,又该如何是好?

    乘着灯火通明,李二又一次强忍着满腔的怒火,饮下一杯酒,这些趋炎附势之辈,我这个皇帝就当到这个地步了吗?

    李二看了皇后一眼,一手拉住皇后的小手,朗声说道:诸位,今逢喜事,大家举杯欢饮,孤,不胜酒力,先歇息了,诸位可饮个痛快,明晚在此议国家大事,今日,孤同大家感谢就不多说了,一路风雨走来,大家都不易,胜饮此杯。

    诸位大臣送皇帝陛下离开后,喝酒的继续喝酒,剩下几个本来就脸色难看的人一言不发,默默离开席位,大臣们经过这么一闹,除了寥寥几人还喝了一两杯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一道或相互告别之后,散去。

    今晚的事情明眼人都看的出来,首先是李少卿不告而别,那可是皇帝陛下的手足兄弟呀,换成别人,带走军队不追杀到底才奇怪呢,可是皇帝陛下知李少卿,李少卿知道皇帝陛下会怎么想,十万大军就这样默默的被带走,后续也没有任何事情发生,甚至默默允许药师过去找李少卿,就像李少卿期待着他能够在祭天之前止步,此时的他何尝不是这样的想法呢?

    皇帝陛下携皇后走在皇宫的花园之中,皇后心疼他,为他斟上一杯酒,他一手扶住头,眼睛看向汉白玉雕刻的桌面,默不作声,皇后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很快就会走出来,他也不需要谁来说些宽慰的话语,没必要,此刻的皇帝陛下就像一头众散亲离的雄狮,只要陪陪他就好。

    夜深露重,月分外白,蛐蛐的叫声传来,远处灯火阑珊。

    翌日,天空放晴,初日高刚刚升起,蓝天如洗,树叶如新生,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的传来,李二皇帝揉了揉眼睛,看见皇后还守在他身旁,身上的盖着衣衫上带着潮气,皇后对他莞尔一笑,他便顿时感觉拥有了全世界一样,温暖,踏实,光是看到他的身影,便觉得了岁月静好,现实安稳。李二揉了揉眼睛,慵懒的伸个懒腰,笑着拉住皇后的手说道:此生有你,真好。

    站起身来,活动一下坐了一夜有些麻木的身体,伸手替皇后捋顺额头上的头发,温柔的说道:观音婢,如今的局势,叫我如何是好呀?

    观音婢知道这是一个聪慧的,雄才伟略的男子,他心里其实早就想好了该怎么去做,只是面对现在的局势,他也有点忐忑不安,心里有很多话想说,药师是他的兄弟更是臣子,很多的话其实是不方便说的,只是心里面更渴望的是被认可,而不是别人指手画脚的替他出主意。她温柔的笑了笑:转到他身后,替他揉着肩,轻声地说道:应该怎么去做,陛下不是早就想好了吗?

    其实,他也知道,除非是错的事情,她鲜少有主动插手过军国大事。

    药师也和李少卿聊了一夜,不管怎么说也是统一军营,出生入死,一起这么多年,谁不清楚谁?还不是心里面的那点疙瘩放不下,还是有些放不下手足兄弟,可是轻重还是得掂量一下,有很多事情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本来就该这样子,不得不考虑。

    下午时分,李二皇帝跟其他重臣一起商量官员的升迁事宜,或多或少,每个人的情绪跟功绩家世等都要综合考虑,每名官员的考核,民间看来不过是皇帝陛下一言而决的小事情,小事件,其实大大小小的考虑到一起,每名官员不管是提拔还是贬谪都是一件不小的事情,而升迁之后坐什么位置合适,有些人是潜力等都已经用尽,而有些事潜力正旺盛,提拔到任有很大作为,有些的提拔到任功绩等是够了可是提拔上去很难有所建树,这就是这些大臣还有皇帝陛下必须,不得不考虑的。真是人间斗大的事情多如牛毛,自家牛毛小事大如天,件件都是牵肠挂肚,老兄弟,新秀,前朝旧臣,一大堆的问题等着处理,偏颇向谁都不好,而这一碗水注定很难很难端平。

    就在这一天,昨天夜宴上本来就沉默寡言的众人现在一起站在朝堂之上,集体来找皇帝陛下,皇帝陛下看着这些人,不知道说什么,虽然早就做好了准备,但是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就像每个男人都以为自己还很年轻,最后不得不服老一样,知道了未必能接受。

    李二皇帝疲惫的挥挥手,示意他们离开,眼不见心不烦,只是不能去找李少卿,这些人,挽留不下了。都是手足兄弟,一路走来不能没死在敌人手里最终死在自己人手里,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