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流人物
繁体版

第十八章 竹林

    李翊跟太子李承乾在这个小村庄住了下来,小村庄名叫竹林村,竹林村名副其实,像是一个在竹海里面的村落,村落里面的民风很是淳朴,至于这也是李翊流下来的主要原因。

    李翊不是不想前进,也不是不能立马赶到稷下学宫,成为学宫的一员。只是李翊明白他现在欠缺的不是知识,而是为了某件事情奋斗下去的信念,已经做好了去做那件事情的想法,但是没有那种抛头颅洒热血的热情。

    当晚李翊他们在距离他们最近的那一家住了下来,那家也并不宽敞,但是已经到黄昏了,主家虽然为难但还是留下了他们,并且,将锅里面蒸好的玉米面窝窝头给他们拿来,让他们吃饱。

    夜间,主人叫王希,倒过来叫做希望,男人没怎么见过外面的人,有些腼腆,本身就是村子里面的比较木讷的汉子,一脸的憨笑,搭配着那一身的淡泊的气质,实在是别有风味。

    竹林村最开始的时候不交竹林村,最开始的时候竹林村里面也没有竹子,就算有也是北方常见的比较细小的竹子,最长的也就六尺左右,长度有限的很,而且就算有也长在特定的那几个地方,对于生长环境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后来,那位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的始终不得志的读书人来此隐居,从各个关系交好的读书人手里移植不少,经过很多年的繁衍,再加上适合竹子生长,竹子越长越快,每年竹笋雨后可以肉眼可见快速生长,以至于到后来土里的养分都被竹子吸收,别的树木都比较少见了,后才有了现在竹林村的的规模特大的竹林,在北方算得上是独此一家了。

    据说,刚开始栽种竹子的时候,这位有着文人气质夹杂着豪爽的大汉就野心极大,开始栽种竹林的时候就是为了发展成为遮天蔽日的竹林去的,不管是引水还是做别的事情,都是极为用心的去做,东一株,西一株,也没说因为喜欢就只是栽种自家的院子里面,他曾经戏说是因为竹子栽种在庭院里面,不管是为了审美还是别的事情也好,都要不免将竹子修剪,修剪过的竹子就没有再野外的竹林的野性还有那种自由自在、生机勃勃的美感,庭院里面的竹子在怎么生长也是有限的,长不出来那种参天,无拘无束的感觉。

    至于竹林村的名称则是后人给说的名字,至于那位栽种竹子的人囚禁在幽暗不见天日的环境里面,用他栽种的竹子的竹鞭穿透各个关节等各个能使上力气的地方,一丝的劲道都发不出来。

    被自己所爱所囚禁,说起来,也不算可悲吧。

    李翊跟着一群在竹林中间一颗参天的大竹子之下,这是村子里面的为数不多长在村子里面的竹子,据说是这里竹林的祖宗竹,每一颗竹子都生长的极为粗壮,每个上面的紫色极为明亮,就像是一个巨人一直不停的盘出来的一样,每棵竹子看起来都是生机勃勃的,枝叶上面的清脆浓郁的像是要滴下来一样。

    老人膝盖上面趴着小孩子,老人笑呵呵的讲着他们自己跟眼前一群打闹的孩子一样的时候听来的传说,老太太们拿着纺锤纺着棉线,或者羊毛,为家里面的小孩子织一双棉袜,厚厚的袜子好过冬。老人们也在给老太太们帮着忙,这边太阳正好,晒晒太阳,实在年龄大,没办法帮忙的老头,就拿着烟锅,是不是来上两口,然后,再给小孩子乐呵呵的讲讲故事,生活还是蛮好的。

    等到快要吃中午饭的时候,村里面的老大爷这个叫着让他们家去吃饭,那个叫着让去他们家吃饭。其中一个老大爷特别的热情,拉着李翊胳膊,老人看起来都急了,看着年级大了,手上的力气可是一点都不小,说话声音都大了说道:就去我家,我都刚才给家里面说过了。

    李翊跟着老人去了他家,刚进庭院李翊正准备跟老人的儿子还有媳妇客气一下,双手还没有环抱胸前,老人就一把将他拉了过去,说道:我说后生,你看你客气个啥,来了家里就跟在自己家里面一样,客气啥。说着就拉过来一把椅子,说道:坐,坐,我去给你倒杯水。

    李翊看着农院,院子耳房的墙上还挂着锄头跟耕地的铁犁,院子里面养着几盆花,庭院里面还晒着菊花跟山间采摘的准备过冬的野菜跟各种乡野间的准备越冬的东西,两边还挂着玉米,各个颗粒饱满,整个院子里面是满满的香园情调。

    老人很快就提着一个不大的茶壶,上面被烟熏的黑黑的,一只手里面拿着竹子做的杯子,手里面还拿着不知道是山间采摘的什么花,老人将晒干的野花放在杯子里面,小小的白色花放在杯子里面,加上热水之后,一股清香就散发出来,格外的提神醒脑,轻轻的抿上一口,微微的甜里面夹杂一丝丝的苦味,闻着花香,喝上一口,舒服的很。

    老人客气的说道:年轻人,将就一下,乡野间的东西,城里人说是挺好的,我们也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

    李翊说道:爷爷,你也太客气了,这花喝着想的很,这要不是出远门,都想着给家里面带一些呢。

    老人听在耳中,眼睛一亮,满脸的笑,说道:喜欢就好,喜欢就好,没事儿下次过来这边,这种东西在我们这边不值钱的,爷爷给你装一袋子,既然喜欢,走的时候就多带一些,不要说你了,现在,村子里面喝这个的都很少了。

    李翊笑着说道:那感情好,到时候,我一定要多带些,你可不要心疼才是。

    老人笑呵呵的,一瞪眼,一跺脚,说道:你看你这年轻人,你能带多少,这样说我可就不高兴了。

    前面以为已经见识了民风淳朴,待客豪爽热情,等真的到了饭桌上才见识到什么叫做真的热情,饭高高的打了一碗,吃完一碗,感觉差不多了,结果,人家手疾眼快,赶紧又打了一碗饭,吃完这碗,李翊跟老人一家人说了半天,跟一家人夺了半天碗,才把碗抢过来,结果老人一家人说什么都让再喝上一碗汤,等到汤上来的时候,李翊就后悔答应了,人家的汤是一碗鸡肉,里面就肉眼可见的几滴汤,老人还有些埋怨的说道:年轻人,出门在外,饭要吃饱,可别饿着自己,就当自己家一样,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你可千万别客气。

    最后,李翊在一家人的目光中走了回去,背上还背着一大袋老人家送的晒干的野花,这顿饭吃的李翊最后撑的一路打着嗝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