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改大宋
繁体版

第十一章:要改变

    不管前朝如何吵闹!

    南苑书房却宁静祥和!

    张良、徽柔、高滔滔正在聆听王岩叟直讲!

    王岩叟因学识渊博,刚正不阿,被选为迩英阁大学士,起居舍人给皇帝侍讲!

    张良因为不是太子,固不能配侍讲,中允等,赵祯只好把给他侍讲的王岩叟派来代为授课启蒙,而今已有三年矣……

    只听张良稚嫩的声音传来:

    张先生,学生有一事不解,还望先生解惑!

    殿下请说!王岩叟点头示意道。

    学生翻看古籍发现,“纣砍断早晨涉水者的小腿,天下的人都说纣暴虐无道。

    从前,周有一千八百个诸侯国,天下百姓,要养一千八百个君主,如果各砍掉一人的脚,下面就有一千八百个纣呢。想风俗纯美,是绝对做不到的。并且受了刑罚的人,有不想活的意念,有求死的决心。大多铤而走险,不再回归正道。

    夙沙乱齐,伊戾祸宋,赵高、英布为当世大患。不但不能禁止人做坏事,正好断绝了人为善的途径。

    就算忠诚如鬻拳,坚持如卞和,多智如孙膑,蒙冤如巷伯,才华如司马迁,通达如子政,一遭到刀锯,死了也为人耻笑。所以太甲的思念常道,秦穆公使秦国称霸西戎,南睢之骨立,卫武公《初筵》饮酒悔过,陈汤矫诏发兵,斩郅支单于于都赖水上,魏尚的守边等等。大汉广开改恶之路,大都是这样。

    所以聪明有德的君王,深思远虑,弃短取长,政治上的措施是不随便进行改革的。”

    而我朝,在爹爹的治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宁,没有严苛律法,也无猛虎苛政!为何还要实施新法推行改革呢?张良起身躬身道。

    张良并不是不知道庆历新政的好处,及实施背景。他只是想从别人身上看看如何看待这个事情,毕竟自己初来乍到,所知的这些事情都是历史一笔带过,不能不信,也不能盲信!只有了解这些士大夫处事风格,将来自己才好从容应对,有备无患嘛!

    殿下之言,足见殿下近年来用功之努力,老夫很是欣慰,刚才殿下所言,“严苛刑法不但不能阻止人们犯错,反而令犯错者铤而走险。政治措施不能随意改之,这确实不错,”足见殿下观察之细微。

    古时候的人浑厚朴实,善恶不别,官吏正直,刑法清明,政治没有错误。

    百姓有罪,都是自己的责任。末世衰微,风气教化坏乱,政治搅乱风俗,国家的法律害了人民。

    所以说君主没有为君之道,百姓就涣散不服,而想用严苛的刑法残废他们的肢体,这不是除恶长善的办法。

    我朝虽没有严苛律法,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官吏奸猾利己,政治不清,贪赃枉法,致使百姓苦不堪言。官员碌碌无为着甚多,吃着国家俸禄,却毫无作为。

    今上正式看到了这一点,才要决心除之。古时严苛律法大多是限制普通百姓的。而今官家推行新政,是要革除那些压在百姓身上的繁杂徭役,和各种名目的加派。现在的新政是为了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新政,是为了剪除贪官污吏,还政清明的新政。是以,官家推行新政是不同于古代的政治措施的。

    学生受教了!张良感慨道,谁说古人迂腐不堪,古人的智慧是现代人所不能想象的,虽有顽固不化者,也有开明一心为公者。

    “天下嚷嚷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何为正?何为邪?

    为公者正,为私者邪也。

    哇,弟弟你好厉害,连先生都夸奖你呢!坐着的徽柔斜着身子眼冒金星的对着张良说道。

    可是,先生老是责备于我,唉……

    一旁的高滔滔听的也是美目乱转,不知在想什么!

    看着俏皮可爱的徽柔,张良想到她以后被封为兖国公主并嫁给李玮,结局很是凄惨!不由得攥紧了拳头,暗暗发誓,定不会让徽柔在有这样的结局,还有几年赵祯就要给他们定亲了,一定要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