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阳居士诗集
繁体版

文言篇(十六)

    邱真人赋

    夫道之妙,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昔有真人,姓邱名处机,号长春子,道家龙门派之宗师也。自幼颖悟绝伦,志趣高远,不以俗务累心,遂遁入玄门,修炼性命,得道成真。

    初,邱真人游方之外,遇异人授以至道,乃知天地之大,人身之微,而心可合于自然。于是屏除尘嚣,潜心修持,不数年,神通广大,变化无穷,能御风而行,呼风唤雨,与天地精神往来。

    真人之道,贵清静无为,以无欲观其妙,以有欲观其徼。故邱真人虽通天彻地,不以为己有,常怀济世救人之心,行医布药,解厄扶危,世人皆称“活菩萨”。

    且说邱真人之德行,广被传颂。当金兵南侵,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真人不以身犯险,行走江湖,劝善救苦,施药疗伤,安抚民心。其间,真人多次上表朝廷,建言献策,力主抗金恢复中华,其忠贞报国之志,昭昭日月可鉴。

    邱真人之学问,亦博大精深。著书立说,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等,皆道家修炼之宝典,后学者得之,如获至宝。其文笔,清新脱俗,意蕴深远,读之令人心旷神怡,豁然贯通。

    真人生平,多行奇迹。曾西行雪山,东渡海洲,南下蛮荒,北抵冰原,足迹遍布四海。所至之处,妖邪辟易,疾病消散,人民安乐,感其恩德,建祠立庙,四时祭祀。

    邱真人之道,合乎自然,顺应天道。其言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其行为,慈悲为怀,仁爱为本。其修炼,内外兼修,形神合一。其思想,深邃莫测,包罗万象。

    是以,邱真人之德,光耀千秋;其道,流传万世。今欲赞其高风亮节,恐笔墨难以尽述,然略述其概,以志景仰。

    武圣赋

    夫關羽,字雲長,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忠義之風,千古傳頌。其人豪氣干雲,義薄雲天,世稱“武聖”,後封為關聖帝君,享祀廟堂,香火綿綿不絕。

    昔日,劉備、張飛與羽結義桃園,桃園三結義,情同手足,誓同生死。關羽身長九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威風凜凜,仁義禮智信,兼而有之,真君子也。

    其在曹營,曹操厚待之,然羽心繫劉備,不以富貴動心,掛金封印,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尋兄心切,義薄雲霄。此等忠義,豈非世人楷模?

    又如赤壁之戰,羽助劉備聯吳抗曹,風采卓越,威震華夏。其後助劉備征荊州,定益州,功勳赫赫。然而,終因孫權背盟,失荊州,羽敗走麥城,終至殉國,忠魂不泯。

    關羽之死,天下縞素,劉備、張飛痛失良兄,蜀漢喪棟樑。而後世人,念其忠義,立廟祭祀,尊為武聖,以勵世人。關聖帝君之祠,遍布海內外,香火鼎盛,信仰者眾。

    夫關羽之忠義,非獨於兄弟間,亦在於君臣、朋友之間。其一生行誼重如山,節操堅若磐石,為人正直無***事公正無私,堪稱古今完人。

    故吾今以筆,讚關聖帝君曰:

    忠義貫日月,威風振華夏。

    英魂不朽世,千秋萬代傳。

    仁義禮智信,五常俱全備。

    關聖帝君矣,永垂不朽篇。

    是以吾人當以關聖帝君為榜樣,學其忠義仁勇,行其正道,以成一代楷模,流芳百世。關聖帝君之精神,當永銘心間,激勵後人,以忠義之名,揚我中華民族之大德。

    關聖帝君之盛德,亦得以顯揚於世。噫!忠義之士,固宜垂名青史,為世所景仰矣。

    普化天尊

    昔者,天地未形,混沌如卵。太初有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无声无臭之间,雷霆藏焉,电闪隐焉,而有神焉,名曰普化天尊。

    普化天尊,乃雷神也,掌风云雷电,司天地之威德。其状若牛而有鳞,其声若鼓而长鸣。双目烁金,瞳若双日,照见幽暗;四蹄踏火,步若流星,遍行四海。

    天尊之出,云雾缭绕,风从龙吟,雨师先行。雷车轰轰,电母随驾,光耀八荒,声震九州。凡其所过,妖邪辟易,万灵俯首。以其威德,荡涤世间之不洁,清净宇宙之尘埃。

    昔人云:“雷,天之鼓也;电,天之炬也。”普化天尊,执此鼓炬,巡行诸天,察人间善恶,施以公正。惩奸邪,护善良,其行如影,其疾如风。

    夫雷神之德,非徒在其威猛。亦在其生生不息,滋养万物。春雷响,惊蛰起,草木萌发,百花齐放。夏雷震,暑气消,凉风徐来,云雨滋润。秋雷鸣,霜降成,五谷丰登,百果累累。冬雷动,雪飘洒,覆盖大地,孕育新生。

    然而,普化天尊亦有慈悲之心。雷声虽厉,然不妄击;电光虽烈,然不滥照。审时度势,明辨是非,以雷之力,助农事,解旱情;以电之光,照迷途,驱黑暗。

    世人或畏其威,或感其恩,故建祠祀之,祈晴雨顺,国泰民安。庙中塑像,面目庄严,手持雷钻电锤,脚踏风云,以示其神威广大,法力无边。

    吾今以简疏之言,略述普化天尊之妙德。虽然五千言不足以尽其玄奥,然愿读者得一隅之悟,知天道之宏伟,敬畏自然之力量,亦能体悟雷神之大德。

    如是,普化天尊之神迹,流传于世,千秋万代,永垂不朽。

    文昌赋

    昔者,有帝君名曰文昌,主文章之府,掌天下之学问。其为人也,温文尔雅,仪态万千,俨若渊渟岳立,含光吐彩,照乎四海之内。彼之居所,非比寻常,乃是紫微垣中,群星拱卫,璀璨夺目,犹如夜空中最耀眼之星,引领着迷途的羔羊,走向光明之路。

    文昌帝君,性本爱才,嗜学不厌。每逢士子挥毫泼墨,或是凝思苦索,彼必细察其心志,倾听其词藻。若有诚心诚意,才华横溢者,帝君无不赐以神助,使其文思泉涌,笔走龙蛇,妙手偶得,成就一番事业。

    是时,天下学者,莫不敬仰文昌帝君,以为学问之宗,文章之祖。每逢科举之际,士子纷纷献上诚挚之心,祈求帝君庇佑,得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而帝君亦不负众望,以其博大精深之知,普照寰宇,使得天下文章,皆出其门下。

    然帝君之所重,非独文采斐然,更在于品德兼修。彼谓:“文以载道,行以载德。”故学子于学问之余,亦须修身齐家,方得帝君青睐。于是乎,世之学者,既勤于文,亦笃于行,内外兼修,方显君子之风。

    噫!文昌帝君,真乃文人之楷模,学者之光辉。其于文化之繁荣,学术之昌盛,功不可没。后世之人,当以帝君为鉴,勉力学问,敦品励行,以期成为国之栋梁,世之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