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传奇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金龙实言说服玉虎 名家之后也恋功名

    送齐瑞武走后,李莲英心里也踏实了,只等着自己上山收获胜利果实。一旁的杨立山更是喜形于色,上前说道:“大哥,咱们什么时候上山啊?这回是彻底地扫清障碍了,还要等人来接吗?”李莲英口吻肯定地回道:“等!一定等。等山上一切妥当按部就班后,我们上山简单地举行一个仪式就行了,不能在山上待得时间太久,那样的话回南皮城就晚了。中午饭我们就在后营就餐,越简单越好,就地再遣散本地的人员,我们回南皮城还有好多事要做。”李莲英说完,没等杨立山回话,就叫过晚四让他下山去后营找沧州的巡防营头领张风和押运粮草的小安子。李莲英说道:“四啊,命令张风带领部下人马开拔到黑虎山下防守,一是搜捕逃下山的土匪,二是随时支援,以山上的旗号为准。让小安子生火做饭多烧开水,准备五百多人马的饭菜和草料。不得有误!”晚四听后,领命下山而去。

    李莲英看了眼远去的晚四,转脸向杨立山、李不多、乐老三招呼道:“各位贤弟,你们上山后也不能闲着,仪式由李不多大人主持,形式无非是降旗、收账册和印信,跪服称民。杨立山负责清点仓库中的武器财物,李不多配合对账。我让齐大人给你们调配军队和大车,守护装车。乐大夫的事最为重要,把山上众头领的家眷看好,尤其照顾好薛妹子这个女中豪杰,我听潘武讲她身患有病,方便的话给她诊治一下。”李莲英话声清脆,安排地有条不紊,几个人听后忙应声点头,相互间传递着信任的眼神。李莲英满意地笑了,笑得非常的开心。

    再说潘奇、潘念齐两人快马加鞭,很快来到了山上的山口,正好碰见了金龙、玉虎二位侍卫下山,双方寒暄得知李莲英就在半山腰中等候佳音,二人不敢耽误催马下山。

    潘奇得知了山上的一些情况,便与潘念齐分手,一人奔向了黑虎山东侧的牢房,潘念齐则去了聚义厅。

    潘奇去牢房审问黑山寨的人,他要深挖这些人身上的秘密,搞清楚木青木东哥俩还干了哪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潘念齐心急火燎地奔向大厅,为得是向爹娘汇报大舅即将上山的喜讯,并把准备认亲的大戏唱好,这可是关系到全家人的未来。

    金龙、玉虎眼见一团尘烟滚滚而来,二人望去得知是廊坊的巡防营上山来了,便迎上前去见到了齐瑞武。金龙决定,陪同齐大人上山,配合他接管黑虎山,因为他们俩对山上的地形熟悉,便于抓住重点位置,这样李督军上山时也会更加安全。齐瑞武欣然同意,金龙、玉虎调转马头随巡防营重新上了山。

    黑虎山山顶上是一个开阔地,西高东低,西边是大庙,东边是生活区,有喽兵的营房、仓库、演兵场。牢房设在演兵场的后面,其实就是一个大山洞,洞前装有铁门砌有石墙,很是森严恐怖。这里的建筑很简陋,屋顶大都是茅草,墙体是碎石叠砌,一看便知,都是些临时建筑物,潘洪义上山根本没有长远的打算。

    齐瑞武上山后着实地吓了一跳,山上的建筑虽说简陋,但防御工程却是样样俱全。有壕沟,有掩体,滚木雷石布满,让人惊讶的是还有两门新型的红衣大炮。看来山上的武器不少,而且都是些新型的装备,妹夫、妹妹花费了不少的钱财。尤其让齐瑞武想不到的是,黑虎山有着罕见的地势地貌。山路弯弯,途中的卡子路障一个又一个。陡峭的山路到处有巨大的山石遮挡,如布防暗哨必是极难对付。上山的入口更是奇特,下宽上窄,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劲头。齐瑞武看后不禁心下发凉,暗想若不是李莲英巧施招降的计策,如果强攻的话恐是一场苦战。攻山是下策,围山消耗水源也不是最佳方法。因为山下也无水源,如果从黑山寨拉水吃,几百人和几百匹马的用量恐怕也是远水不解近渴,围山也必不能持久。齐瑞武略加思索,对金龙、玉虎说道:“二位侍卫,如今大功告成,大总管李督军功不可没,他是当今的曹孟德呀!有眼光,有计谋,有胆量,黑虎山不费一枪一弹在一天之间得以解决,这是惊人之举!这是皇太后、皇上英明的决断。”

    金龙、玉虎听完齐瑞武的话深受启发。尤其是金龙,望着齐瑞武那派头暗自羡慕不已。瞧人家,只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官,手握财政大权,管辖着几十万的百姓还有几千名官兵,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自在得很。比起他一个徒有虚名的大内侍卫强百倍,自己哪里是在皇宫里享福啊,简直是坐在火药桶上过日子。说不好哪天惹了主子不高兴就要砍头、受罚、赶出皇宫,可谓惶惶不可终日。金龙越想越觉心中不忿,勒住了马缰绳,向齐瑞武轻声说道:“齐大人,前面就是聚义厅,就不远送了。”

    齐瑞武明白,两位侍卫是急着下山接李莲英,便应声道:“好,谢谢二位的一番好意,一会再见。”齐瑞武的话音刚落,一声枪响划破天空,军士们立时持枪警戒。齐瑞武在马上坐而不惊,他听得清楚,枪声是从大庙房顶传来的,他仰头大喊:“是谁在打枪!”随着话音刘宝瑞在庙顶站起来向齐瑞武打招呼,报告喜讯,木东被打死了!齐瑞武听完后哈哈大笑,他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金龙一见刘宝瑞那趾高气扬的样子心里不是滋味,也随口说道:“刘捕头!除了黑虎山之患,你立了大功!”说完向齐瑞武告辞,向玉虎使个眼色,两人调转马头,向山口走去。

    玉虎见金龙的情绪起了变化,闷头骑着马,急忙问道:“大哥,是不是有了什么心事?说来听听。咱俩是生死之交,让弟弟给你分析分析。”

    金龙不再隐瞒,说道:“玉虎,大内侍卫一职说来让人羡慕,高人一等,天天与皇上、皇太后一起出行,跟王公大臣们混了个脸熟,可你觉得满足吗?是不是总感觉缺了点什么?瞧瞧,齐大人和李不多大人,相形之下我们算什么官员?有什么权利?如果继续这样干下去会是什么结果?就咱俩这等水平,只会些武术,在皇宫里就是条狗,主子用时给肉吃,主人烦了当肉吃,咱得掂量掂量今后的日子呀!上有老下有小,万一出个闪失全家都完了!”

    玉虎听完金龙的这番推心置腹的话,心里的五味瓶似乎被一下子打翻了,坐在马上信马由缰,却答不上话来。别看玉虎是个五尺高的汉子,实则是胆小怕事,但他身上也有着农村年轻人直爽的性格和纯朴的思想。这也造就了他做出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壮举。这是后话,我们暂且不表。

    金龙一见玉虎的神态,便知说动了他的心思,打马上前大喝一声:“王升!你小子是怂了还是有其他的想法?给哥亮个底,不然的话咱俩用剑说话!”说话间上前一把拉住玉虎的马缰绳,怒目圆睁。

    玉虎一见金龙唤出了自己的本名,知道他认了真,看来今天如果不与金龙共同进退,恐怕难有好果子吃。他立时象泄了气的皮球软了下来,回道:“大哥,我只是一时晕了头,一时解不开扣子。你的话兄弟懂了,你是想挪挪地方,想整一个地方官当当,问我怎么办对不?好,好,那成…”玉虎说着翻身下马,把金龙也扶于马下,两个人便悄声细语地聊了起来。玉虎这时完全地清醒过来,他知道这个大户出身的杨胜大哥根本不满足大内侍卫的工作,他想高升或者出宫,象沙立太那样抱住一人大腿,攀上一官半职,过上既有钱又有权的生活。其实这是人的本性,也是人人向往的日子,毕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这些想法,在皇宫里都是很难实现的,而且伴君如伴虎,紫禁城里不太平,尤其是那个以老佛爷称呼的皇太后,实则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鬼魔头,在她的身边当差,说不定啥时就会被吃的连骨头都不剩。听玉虎把话说完,金龙这才安下心来,撺掇着玉虎拿主意,其实这也是他在试探玉虎。

    玉虎沉默了一会儿,充满信心地说:“大哥,眼目前的人现成的啊,咱把心里话向李督军明讲直说,让他给咱想个好办法。他肯定管也一定能办好,因为这次招降土匪,咱们有功。由他上报说不定慈禧皇太后一高兴就应允了,想当年在颐和园咱俩舍身救主,慈禧只给咱俩银子奖励,多亏是李莲英上前谏言,才把咱们留下来,当了五品的大内侍卫,专门伺候皇太后。咱俩是从一个不知名的禁卫军一步登天,有了品级,有了地位,全家人才能跟着沾光享福。如果这次剿完匪回京后,李督军再为咱俩说句话,估计能成!”玉虎说到此沉思了一下,猛然醒悟地接着说道;“大哥,咱们去齐瑞武管辖的廊坊当差,齐大人会看在李督军的面子,让咱俩当个带兵的人,图个实惠、痛快!”

    金龙听完玉虎的话深受启发,但他有着不同的看法,急忙解释道:“王升啊,咱俩的封号是皇太后给的,我觉得这两个动物的名字不能再要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远离皇宫,远离慈禧。在来剿匪的路上,我偷听了李莲英与齐瑞武的谈话,你猜猜齐大人是谁的人?他是李中堂的门生!一个堂堂的直隶总督一品大员,可是个呼风唤雨的人物,李莲英与李鸿章又是慈禧的左膀右臂,两人是挚友。李莲英亲口向齐瑞武许下话,只要这次剿匪成功,李督军向慈禧、皇上举荐齐大人来山东当官,你想想他起码官升二级,二品大员是个什么官级?你说的很对,咱俩就跟齐瑞武去山东,就咱俩的目前状况,升官一级是绰绰有余稳稳当当的,保不准也能管个一州一城,我想齐大人不会亏待我们的!”金龙自编自导仿佛看到了以后加官进爵、金玉满堂的好日子。他说完看看玉虎,冷不丁地唤道:“王升知府!大人好!”

    玉虎着实地吓了一跳,战战兢兢地回道:“杨胜!大哥。”玉虎说完上前拉住得意忘形的金龙的手,慢慢地轻轻拍打他的头,轻声说道:“咱们,要小心呀!这可是黑虎山上,到处是齐瑞武的人,可不能一杆子打枣生熟都落下,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可是要杀头灭族的!你的想法不错,李督军是个明白人,咱俩这趟差出来干什么来的?说是保卫他的安全,其实是暗中监视,掌印太监那个老滑头怎么说的,说李莲英的一举一动要牢牢记住,回朝后向他汇报。这个主动权由我们掌握,想说什么说什么,嘴长在我们的脑袋上,不过……”玉虎说到此一翻眼皮,细声说道:“李莲英这次出来不全是探望他舅,而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带着那么多现银,又要杨立山陪同,说是盖房修院子,其实…”玉虎说到此打住,抬眼看了金龙一眼,看他是什么反映,探探他的口风。

    金龙见玉虎捅破了窗户纸,不以为然地抿嘴嗤笑道:“好一个看似呆头呆脑的王升啊,一肚子坏水,心眼儿可不少,你说得太对了!李莲英再聪明也瞒不过我们的眼睛,他盖公寓修花园子说得过去,可暗中买地则是违法!他请旨出京探视老舅的病,给安德海移骨入祖坟,既没说盖房又没讲置地,这可是欺君之罪呀!他对我俩的身份很清楚,处处防备,留心眼儿。不过马有失蹄,人也有疏忽的时候,所以我才有了脱离皇宫,报仇雪恨远走高飞的机会。要不然是天天噩梦缠身,心里的火烧得我是如坐针毡的。”

    玉虎听完金龙的话出了身冷汗,万没料到两年来这个唯唯诺诺顺从如绵羊的金龙今天讲出了这么多出乎意料的狂言。他对慈禧似乎有着一种仇恨在心却无从宣泄的怨念。玉虎越想越觉不寒而栗,难道与两年前发生的那场惊天血案有关系?因为那场血案,杨胜才荣获了名誉、地位和金银,可他却总是高兴不起来。玉虎见状央求金龙说个明白,不然的话就不与金龙下山同见李莲英。金龙迫不得已,只得说出了实情……

    杨胜—金龙,一个是真名实姓,一个是御赠皇封的代号,他是京西郊海淀六郎庄人。六郎庄最早叫作水泊屯,北宋年间杨六郎镇守三关兵败契丹,南撤时在水泊屯留下了一部分人,除了伤兵就是老弱病残。因为水泊屯是建在湿地的中央,西北是水泊子,东南是水田湿地,湿地里长满了芦苇,便于隐藏逃跑。杨六郎兵退到房山地界时遇害。时隔不久,留在水泊屯的杨家军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建了六郎庙,以怀念他们的统帅。日久天长水泊屯越来越大,人口也不断的增加,渐渐杨家的兵将垄断了屯中的势力。水泊屯不见了,改名六郎庄,与杨六郎的庙一样在海淀一带颇有名气,香火不断,人来人往,一经就是上百年。

    杨胜的祖先是杨家的厨师,做着拿手的杨家菜,代代相传。到了光绪年,六郎庄的庄主,六郎庄的大饭店“全鸽宴楼”的老板是杨胜的老爸,杨家在京城的西郊也是有一号的。从前的那片水泊地几经朝代更迭被建成了皇家的园林,如今唤作颐和园,守园子的王公大臣们是全鸽宴楼的常客。六郎庄是远近闻名的烧香拜佛和餐饮的大庄子,同时也是一处天然的风景旅游好去处。这里既安静又能吃到上等的稻米,上等的藕和荸荠,尤其是水塘里的鱼虾和地里种的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

    庄子富了,有钱人多了,引起了贼人的惦记。西山一带的土匪闻名而来,抢钱抢人抢物件,虽说隔着官家的园子不远,可那里的官兵是不闻不问,任凭土匪胡作非为。六郎庄的村民在庄主的带领下组织自卫的武装。购置了刀枪火药,修筑了围墙、庄门、了望楼。六郎庄一晃成了防匪患的前沿阵地。附近几个村落也纷纷效仿。土匪被迫换了路数,不再明刀明枪的,而是改头换面化装成商人、香客、要饭的、做小买卖的混进村庄,专门杀人、绑架,干些偷偷摸摸的勾当,让人们防不胜防,尤其是六郎庄受害最严重。庄主与大户人家商议,决定把庄里的年青人组织起来学武艺,学擒拿短打,既防身又能守护家园,与暗藏的土匪做斗争。于是便派了以杨胜为首的十几个小伙子到附近不远的蓝靛厂大街西鼎庙中拜师学艺。因为西鼎庙里有六郎庄的杨怀义在那里当教头和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