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初:我和老朱摊牌了
繁体版

第三十九章 朱元:说的好了,咱给你打赏

    没了,都没了。

    陆听寒恨不得的剁了自己的手,好好的没事打什么赏?

    那是你能做的事儿吗?有那个本事吗?

    现在啥都没了,看来得考虑赚钱了啊。

    要不然再让老朱赏赐点儿?

    “嘿嘿,陛下,您也不忍心看着我饿死是不?”

    “咱没钱”

    “陛下,看在我这么惨的份上,要不再给点儿?”

    陆听寒搓着双手低声下气的说道。

    “咱可没看出来你哪点儿惨了,你就是说破天咱也没钱”

    朱元璋回绝道,这小子非常人啊,从刚刚的愤怒到不可置信,再到现在的低声下气。

    是能人所不能,忍人所不忍啊,都快是献媚了。

    陆听寒为啥这么献媚?因为他知道钱不是万能的,而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是哪个朝代都适用的,他深有体会。

    大明不支持经商?没关系,他这不是来了吗?

    商人地位底下?没关系,只要自己能活的起不就完吗?

    两世为人,不只求活着吗?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能将一两银子花出二两的效果来。

    “呐,咱也不是不给你机会,你不是很喜欢打赏的吗?”

    “那咱问你点事儿,说的好了,咱也可以打赏你”

    朱元璋诱惑到,不过他也有些恨铁不成钢。

    这小子脑子里那么多好东西,怎么不去赚钱?怎么不去改变我大明?

    陆听寒听着朱元璋的话,暗地里撇了撇嘴,论打赏不是老朱你最喜欢干的吗?

    心里虽然是如此想,但是身体和嘴确是很实诚。

    “陛下您说,我保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如此最好”

    “那你且给咱说说,咱大明第三任皇帝吧,让咱看看这位造了他侄儿反的永乐大帝究竟有何功绩?”

    另一个时空,朱棣听自家老爹如此之说,不由得翻了个白眼,过不去了是吧。

    正好听听这小子如何评价他,后世如何评价他。

    让自家老爹看看,自己这个永乐大帝是如何来的,自己做的一定比他孙儿强。

    陆听寒想了想记忆中的朱棣一生所做之事儿。

    清了清嗓子,便开始为众人讲解。

    “咱说这永乐大帝的一生啊,只能用四个字形容”

    “从未止步”

    “从他出生起,便得到您的培养,之后更是跟着您南征北战”

    “他一辈子都没有下过马”

    “从继皇帝位开始,便抛开了陛下与国同休的策略,后世记载,他的功绩就比较多”

    “其一,五征漠北,他继位后,目光依旧放在草原之上,五次出兵,据都是御驾亲征”

    “打的草原部落苦不堪言,打的草原部落远遁,五次出征,五次大胜”

    朱元璋点了点头,抛开老四篡位不说,那帮草原人就该打,无事对中原俯首,有事便打劫中原。

    自古以来,反复无常,偏偏中原王朝还都没办法,打下来吧,难以管理,不到吧,又实在是不可忍受。

    明成祖朱棣:

    “爹,您听到了吧,儿臣在位期间,可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啊”

    朱棣说道,这小子说的好,咱打草原,不就是打的他们抱头鼠窜吗?

    不过咱现在还没有达到五征漠北啊,看来得督促瞻基了,为下一次做准备。

    明太祖朱元璋:

    “哦,那老四你将草原收入大明版图了?”

    朱元璋问道,他也知道草原就是个天然的马场,说实话,他眼热很久了。

    明成祖朱棣:

    “额,暂时还没有,不过爹,有了这些粮食,儿臣有信心将他们纳入大明版图”

    明太祖朱元璋:

    “得了吧你,八字还没一撇呢,仔细听着”

    有了这些粮食,朱元璋也有信心将草原打下来,他知道,按照陆听寒的历史。

    他们大明终其一朝都没有拿下草原,不然哪里来的关外?哪里来的女真?

    “虽然他五征大明,但是草原还是草原,依旧和大明没有干系,不过也不是没有任何用处,”

    “有他永乐大帝在,草原人是没有敢冒犯大明,直到后世两朝,大明都没有对草原有任何战事”

    陆听寒说道,整个封建王朝时期,也就大汉和大明能有如此功绩,撵着草原人跑。

    “这其二,便是征讨安南”

    “这些小国依然是反复无常,中原安慰,他们便拥立中原为宗主国,中原内乱,他们便会上前吃一口肉”

    “永乐时期,安南国内叛乱,新主派使臣入大明,企图得到大明皇帝的认可”

    “可他是谁?永乐大帝啊,造反出身,他怎么可能会承认安南的新王?”

    “他算是自家人关起门来打架,可安南是国主一脉被皇亲国戚直接篡位啊”

    “他派人护送逃到大明的旧主回安南,结果便是人被半道杀了,连护送的明军都没了”

    “他那个气啊,玩了一辈子阴谋,居然阴沟里翻船了”

    “有人说他调八十万大军征讨安南,也有人说他调二十万大军征讨安南,得胜后又承诺扶持安南贵族”

    “那些贵族当然知道永乐大帝的想法,不就是想扶持傀儡政权吗?没关系,可以”

    “只要大明一旦内乱,那就是他们的机会”

    “可永乐大帝也知道他们的想法啊,一头安抚,一头出兵直接收复了安南,并且将安南改为交趾,彻底成为大明国土”

    听着陆听寒的话,朱元璋觉得欣慰,他这一朝因大明刚立,实在无力再开疆扩土。

    有了老四收复安南,那也算是开疆扩土,他老朱家出得种,不错。

    刘伯温等人也是点头,开疆扩土,历来都是君王想做的事。

    按照陆听寒的说法,那建文帝只适合做个守成之君而已,而且还做不好。

    “其三嘛,修著永乐大典”

    “从开始编修到完成共历时五年,全书22877卷,11095册,约3.7亿字。”

    “这也算是保存了大明以前各种学科的大量文献资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超级百科全书”

    “因此,这件事情确实能算得上是他的的一件大功”

    “不过让人遗憾的是,由于战乱、火灾等原因,在后世《永乐大典》仅存800余卷散落世界各地,一部超级鸿篇巨著仅剩一点凤毛麟角,实在令人感到痛心”

    陆听寒叹息道,他也看过一小部分,每次都当成史书来看的。

    两万多卷啊,就这么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