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初:我和老朱摊牌了
繁体版

第四十章 永乐大帝的功绩

    明成祖朱棣:

    “爹,您听到了吧,我真的修著了永乐大典,完成了大哥的遗愿”

    “只是可恨,居然丢失毁坏了那么多,我一生的心血啊”

    明太祖朱元璋:

    “你一生的心血?那不是你底下官员的心血吗?你只是发号施令而已,难不成你还亲自参与了?”

    朱元璋打击道,看不得老四这么得瑟,不就是永乐大典吗?咱的也可以修洪武大典。

    想着想着朱元璋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可以干。

    “确实可惜了”

    马皇后说道,平时她就喜欢观看史书和各式各样的书籍,她都想亲眼看一看那永乐大典了。

    看一看自家老四的功绩。

    “这其四,便是针对大运河了”

    “大运河自唐以来便是一条极其重要的交通运输线,用生命线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史书记载,元末明初之际,由于战乱等原因,大运河遭严重破坏,河道淤堵严重,许多河段都已无法使用”

    “而他当上皇帝后为了迁都,为了给紫禁城营造工程提供交通支持,他下令耗费巨资疏浚并扩建大运河”

    “在他的诏令推动下,大运河很快就重现了昔日水波荡漾的景象”

    “虽然疏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并非是为了民生,但无论怎么说,大运河的疏浚对当时明朝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件事也算得上是他的一件功绩。”

    “迁都?”

    朱元璋听到了这么一个词,这也只是暂时在他脑海中的想法而已,没想到老四居然有魄力迁都。

    朱标也来了精神,他想听听自家四弟迁都去了哪儿?迁都后的成效如何。

    明太祖朱元璋:

    “老四,你迁到了哪儿?”

    明成祖朱棣:

    “爹,儿臣给迁到了封地,北平”

    明太祖朱元璋:

    “北平?是哪儿?你怎么会迁到那里?”

    明成祖朱棣:

    “额,爹,就是元大都,洪武元年,攻破了元大都,您也将哪儿改为了北平”

    明太祖朱元璋:

    “咱将你封到了那儿?”

    朱元璋疑惑,按照前线的战报,那儿应该是生灵涂炭才对。

    如果他要迁都的话,他会在历代王朝的旧地选择”

    一个王朝的中心如果都是北平那地方,那怎么强盛?

    “哦,咱明白了,你是不是待在这儿心里有鬼?所以你才迁到你封地去了?”

    明成祖朱棣:

    “没有的事儿,爹您想多了,儿臣是经过重重考虑才选择的北平”

    明太祖朱元璋:

    “我可不相信你的鬼话,让咱想想,咱便是在这儿老死的,你侄儿也是在这儿被你篡位的”

    “你肯定是待不下去,绝对是这样,不过咱还是好奇,你如何会迁都北平?”

    明成祖朱棣:

    “……”

    他无话可说,也有这原因吧,嗯,有一部分,一小部分。

    “他为何要迁都去北平?还有,北平是哪儿?”

    朱标问道,任他想了许多都城,都没有想到北平是哪儿。

    “就是元朝大都,陛下给改为了北平”

    “殿下莫急,这就是他第五个功绩了”

    “迁都北平”

    “他与洪武三年受封为燕王,那北平就是他之后的封地,他也是自那北平起兵”

    “陛下立下祖训,当后世皇帝身边出现奸臣,乱党,霍乱皇权之际,各地藩王可挥军进京”

    “清君侧,靖国难,于是在建文帝削藩后,他便打着奉天靖难的名号,起兵造反”

    “历来中原王朝更替,莫不是从南打到北,只有他,从北打到南,北平可以说是他的根据地”

    “各镇藩王奉陛下旨意,镇守边关,他的北平更是直面草原,”

    “但在朝臣反对之下,他还是毅然决然的迁都北平”

    “为此,造就了大明的铮铮铁骨,有明一朝,堪称中原王朝中骨头最硬的一个”

    陆听寒激情澎湃的说道,他也是自那时候便喜欢上了大明。

    “何为铮铮铁骨?”

    朱元璋问道,虽然不解,但是他知道陆听寒所说必然是史书中的记载。

    对这个评价他也是欣喜,后世之人认可他的大明。

    “史书记载,自陛下恢复汉人江山以来,励精图治”

    “到永乐大帝五征漠北,再到后世之君,哪怕朝堂都不受控制,他们依然信奉一个准则”

    “犯大明者,虽远必诛”

    “不管是谁,胆敢冒犯大明,那就不惜一切代价的打,所以哪怕是朝堂党争激烈”

    “那些朝臣都明白,坐在皇宫里的那位,依然是皇帝,他手中依然有力量可以决定他们的身家性命”

    朱元璋等人觉得还好,这么看来,他朱家的皇帝没有成为别人的傀儡。

    那些人依然会惧怕皇帝,他可是自己亲身经历过。

    当时小明王不就是被他架空,做为傀儡,最后死亡。

    朱元璋可以肯定,就算大明亡国,他之子孙依旧有骨气。

    “而自永乐时期起,大明便有了一个国策,一个贯穿整个大明的国策”

    “后世记载,有大明之汉人江山”

    “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蕃,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宁可流干最后一滴血,也没有什么能让大明屈服。”

    “而这都是永乐大帝迁都北平后做到的,让大明整整硬气了两百多年,真正的为盛世王朝”

    御书房

    随着陆听寒的话音落下,所有人都呆住了。

    随之而来的便是呼吸急促,太霸气了,这便是大明。

    明成祖朱棣:

    “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蕃,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朱棣反复的念叨着这句话,心情澎湃,他现在有底气了。

    “爹,儿臣做到了,儿臣有面见您了”

    朱棣感叹的说道,自他继位以为,怕被天下人说他是谋朝篡位,怕在史书上记载为他的污点。

    也怕死后无颜去见朱元璋,所以他不敢松懈,他励精图治,内治天下,外抵强敌。

    而现在,自陆听寒口中听着后世记载他的是非功过,他放心了。

    而他也真的见到了朱元璋了,他可以很自豪的说。

    当年您传位给朱允炆就是个错误,当然了,他不敢说。

    不过他心里松了一口气,就像是多年压在心底,压在身上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他整个人为之一松,瘫在了御座之上。

    似乎一瞬间苍老了许多,又似乎一瞬间有了精神,有了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