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初:我和老朱摊牌了
繁体版

第四十一章 朱棣:这小子,什么叫死在了路上,太难听了

    “迁都北平,迁都北平”

    暂时没有理会朱棣,朱元璋也不停的念叨着。

    他在思考着他这一朝的可行性,有了朱棣的列子在,他没有再思考迁都北平的优缺点。

    没见史书都认为这是对的吗?不过现在就想迁都的话,太难了。

    说不得就会落下个劳民伤财的话柄,毕竟大明才刚来过不久。

    只有等几年,等咱几年后大胜归来,等咱带着大把大把的银子归来……。

    而朱标也再次陷入沉思,这么看来得话,自家四弟的选择是非常之对的。

    不过他还是有些忧虑,毕竟那地方穷啊。

    “真的没问题吗?那地方现在还在打仗啊,搬过去了的话,他是如何处理这边的?”

    毕竟路途遥远,一个国家的京都差点跑边界上去了

    朱标问道,反正他也认为迁都暂时是不可能的。

    “打仗归打仗,但是后面不是变成了永乐大帝的封地了嘛,在他们的经营之下,还是不错的”

    “至于这边的话,皇帝,妃子都搬走了,只是留着一些太监宫女看家而已”

    “不过朝廷的六部在这边依旧有分部,协助处理这边的小事儿”

    明成祖朱棣:

    “爹,这小子说的不错,儿臣现在就是这样干的”

    明太祖朱元璋:

    “那不就是一个小朝廷吗?”

    明成祖朱棣:

    “没办法啊,太远了,不过有儿臣管着,那边不会出事儿的,儿臣还想老了之后去那边养老呢”

    朱棣说道,他真是这么想的,等仗打完了,他可能会这么干。

    “他是打算以后去养吗?”

    朱元璋对陆听寒问道,听了老四的话,他有些好奇,老四真过去养老了?

    “这个的话,我也不知道”

    “后世有的人说,那毕竟是您立国的地方,所以基本上该有的都还保留着,有可能永乐大帝真是打算养老”

    “也有人说,那是他给后世之君留下的退路,如果后世北方有变,可以退回来”

    “反正分歧很大,不过永乐大帝也没有机会来这边养老”

    陆听寒的说道,他认为可能是朱棣将这里当成行宫了,没事儿可以来避避暑啥的。

    “没有机会?啥意思?”

    朱元璋问道,难道老四最后死在那边了?

    “永乐大帝在最后一次征讨草原的时候,死在了凯旋的路上”

    明成祖朱棣:

    “咳咳…”

    刚在喝茶的他被陆听寒的话呛到了。

    死不死在路上他不在乎,至少他是赢了,凯旋了。

    “爹,您能不能替我收拾收拾这小子,什么叫死在了路上?那叫驾崩,那叫殡天,那叫仙去了”

    这小子说话忒太难听了。

    明太祖朱元璋:

    “你闭嘴,什么驾崩殡天,死了就是死了,咱也死了咱说啥了吗?”

    朱元璋一顿呵斥,朱棣老实的闭上了嘴。

    虽然他现在年纪比朱元璋大,但是架不住血脉压制啊。

    “他这么做应该想为后世之君留下个退路”

    朱元璋再次说道,如果是他的话,他会这么想。

    “诶,陛下不愧是陛下”

    陆听寒拍马屁道,把老朱哄开心了才能有打赏啊。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有些史学家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上也产生了分歧”

    “他们认为大明最后一任君王若是不那么死脑筋的话,按照当时朝臣给出的台阶,顺路下台,退居南京”

    “也许大明的历史又会不一样了”

    “后世有人认为死社稷就真的是啥都没了,比如周朝的古公,他是周朝人的老祖宗,因为遭受戎狄的骚扰,所以带领族人迁居到岐山”

    “他也没说带着族人找戎狄玩命,最后干脆死社稷以明志啊,最后反而因为迁居,给周文王等子孙后世,创造了灭商的基础”

    “有或者勾践,他给吴王夫差当牛做马,放回来后卧薪尝胆,最后把吴国给灭了”

    “所以有些人认为死个毛线嘞?活着不是更好吗?死社稷就彻底完犊子了,活着还有逆风翻盘的可能”

    陆听寒为朱元璋等人解释道。

    “难道他没有退居南京,而是选择和那女真死磕到底?”

    朱元璋疑惑,为啥自己的后代这么傻,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啊。

    “倒是算死磕吧,不过当时他没钱,在朝堂上话语权也不多,有军队但是武力不高”

    “最终落下了个吊死煤山的下场,找的还是棵歪脖子树”

    “因为种种原因,他没有选择苟活,死去时只有一忠心的太监陪他一起,只留下了一段话”

    “何话?”

    朱元璋痛心疾首的问道,大明又没了啊,他倒是想听听他那子孙还留下了什么话。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听着陆听寒的话,朱元璋等人都不说话了。

    大明最后一代君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不知道。

    但是能说出这样一番话,至少是个仁君。

    不过朱元璋还是觉得可惜,如果他真的退回南京,那大明还有希望吗?

    “小子,你说,若是他退回南京,有没有可能做到你说的那个逆风翻盘?”

    朱元璋问道,他在考虑,有了聊天群,说不定真的可以遇到大明的后世之君呢。

    他问陆听寒的意思,就是想听听他的看法,总说什么后世有些人。

    他现在人都在大明了,那按照他后世人的思维和这份经历,说不定也有新的看法。

    “额,我觉得很难吧,毕竟当时国内都已经那样了,就算退回去也没钱啊”

    “他那时候可不像宋朝,没得比啊”

    “我觉得他只有最后一条路走了”

    陆听寒想了想回答道。

    “难道真的只有殉国了?”

    朱元璋无奈的闭上了眼,他也还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来。

    “没有啊,我没有说只有殉国一条路啊”

    陆听寒奇怪的说道,老朱这是什么脑回路?

    “嗯~,你有办法?”

    “也不说有吧,其实给陛下您一些时间,您也能想到这个办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