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创从1982开始
繁体版

第22章 正式亮相

    把信丢到一边,陈家林坐到饭桌前准备吃饭。

    张素珍一边把饭菜端出来,一边留意着儿子的动静。

    看见儿子随手就把信乱丢,她忍不住一瞪眼,过去把信收起、叠好、重新放进信封里,再小心的搁到书桌上。

    “怎么总是毛毛躁躁的,这么重要的信也不好好收着?”

    张素珍埋怨一句,又问:“人家杂志社编辑在信里说什么了?”

    “他们找我约稿,顺带问问家里的情况。”

    陈家林嗅闻着大锅里炖肉的肉香,口水都流了。

    他先给母亲碗里夹了一块肉,又给傻二哥夹了一块,然后才捧起饭碗,夹肉干饭。

    张素珍有点惊喜的问:“他们还想要你写的小说?”

    陈家林点点头,稍微给母亲解释了一下:“是,他们想要我正在写的小说,不过我写的东西要足够好,他们才会刊登,也才会给我稿费。”

    “哦,幺儿啊,那你一定要好好写!”

    张素珍不太懂写作之类的事情,不过她心里却真的希望儿子能吃上这一行饭。

    只要能成,儿子的这一辈子就不用愁了。

    “嗯,我知道了妈,我一定好好写。”

    老一辈人,因为吃过太多的苦,活得总是这么小心翼翼,人情世故。

    陈家林应了一声后,又给母亲夹了块肉:“妈,你快点吃,别凉了。”

    张素珍这才端起碗筷,一边开始吃,一边又嘱咐:“没事就给人家回封信,多联系着,以后总是条路子。”

    “是,肯定要保持联系的。”

    陈家林大口大口的吃着,嘴里嘟囔:“不过这信不急着写,先晾晾他们。”

    勾搭小姑娘嘛,总要耍些手段的,什么欲擒故纵之类的,该用就得用。

    “嗯?”

    张素珍闻言讶异的看了儿子一眼,不过最终却什么也没问。

    反正她不懂这些,就让儿子自己做主好了。

    ……

    又隔了两天,周日。

    邮递员小王再一次来到陈家林住的院子。

    “陈家林同志,这是你的邮件,看样子像是一本杂志。”

    自从知道陈家林在《小说月报》过稿,小王就一直称呼陈家林为“陈家林同志”。

    那一本正经的样子,根本不像是对一个才念初一的半大孩子,倒像是对待什么文学前辈。

    陈家林身为来自后世的“老灵魂”,完全没有自己是孩子的自觉,很坦然的接受了小王的态度,和人家“平辈论交”起来,表现得无比自然。

    之前小王拿了一篇自己写的短篇小说给他看,希望得到指点。

    他稍稍用了“五成功力”点拨了一下,轻而易举就让小王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从而水平大涨……嗯,小王自觉水平大涨,因此对他更加尊重。

    陈家林看了一眼邮件上的寄件人是马景海,若有所思的说:“不会是样刊吧?”

    “样刊?!”

    小王顿时目光一亮,眼睛直勾勾的看着邮件,有点移不开了。

    虽然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作品的人不是他,可是在他的身边,也只有陈家林这么一个认识的人能做到这事,因此听见陈家林收到样刊,他竟代入感很强的有点小激动起来。

    陈家林没心没肺的撕开邮件,果然,里面有两本样刊,正好就是新一期的《小说月报》。

    而封面上面的刊头,赫然就是《少年派的梦幻漂流》。

    “嘶,这会不会有点过分了……”

    陈家林没想到《小说月报》居然把《少年派》定为刊头文章,说是受宠若惊有点过了,可也的确让他生出一丝备受重视的感觉。

    一般来说,刊头文章都必须是整期刊物最好的一篇,尤其在文学类期刊里,大多采用的是名家的名作。

    他一个新人,才刚写第一篇小说,这么一上来就被当成刊头文章发表,说出去也算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情了。

    “好好好,你们这么玩是吧……看来《驭风少年》想不给你们都不行了!”

    陈家林无声的咧了咧嘴,拿起其中一本杂志翻看起来。

    两本杂志都是崭新崭新的,翻开的时候还散发出一股油墨的清香。

    虽然他是《少年派》的作者,对于小说里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可是看见自己写的东西变成了铅字印刷出来,那种成就感还是让人很舒服、满足。

    “陈家林同志,快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一旁的小王着急的发出请求,陈家林随手给了他一本,让他自己看。

    “这一期《小说月报》要再过两天才能上市,我们提前就能看到,真好!”

    小王拿着样刊翻看,那模样似乎比他自己发表了文章还要高兴。

    问明白陈家林的小说是哪一篇后,他立即又很没见识的大惊小怪起来:“居然是刊头文章,陈家林同志,你真是太厉害了,上一期的刊头文章可是叶温玲写的《小溪九道弯》。”

    陈家林知道叶温玲,那是位十三岁就开始往报刊杂志发表文章的大佬,创作的散文还获得过首届冰芯散文奖。

    1980年的时候,她的《心香》被评为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这两年正是名声大噪的时候。

    听见小王的话,他立即摆手:“我和人家不能比,你千万别乱说。”

    小王激动的笑了笑,又说:“陈家林同志,等这一期《小说月报》上市了,我一定会去买,到时候请你帮我签个名,可以吧?”

    “没问题!”

    陈家林点点头,准备回头就把签名练起来,一定要搞成左边画个龙、右边画个虎的那种。

    小王还要继续送信,聊了一阵后很快离开。

    陈家林随手把样刊一丢,又趴在桌子前继续搞创作。

    ……

    不知不觉,时间踏入三月。

    春寒料峭,各大杂志期刊的最新一期,几乎都在同一天出版上市。

    《小说月报》自然也不例外。

    1982年3月期的《小说月报》封面,是一张丁零像。

    在原本的时空,这一期的刊头文章应该是陈帅1925年写的小说《归来的儿子》,主题是纪念母亲。

    可是因为陈家林这只小蝴蝶拼命扇动翅膀,这一期的刊头文章变成了他的《少年派之梦幻漂流》。

    于是乎,陈家林的名字随着这一期《小说月报》的出版,正式在全国人民的面前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