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创从1982开始
繁体版

第31章 这很高级

    身为记者,在面对大部分的普通人时,吕秋兰都带着一份巨大的心理优势。

    这是她为什么能表现得落落大方的缘故。

    1982年的报社记者,可不是谁都能当的。

    作为重开高考后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吕秋兰的内心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

    陈家林虽然是“作家”,可年龄不大,还是个半大孩子,对于吕秋兰来说,她的心理优势依然在。

    直到这时候,才出现了一点意外,陈家林的话让她有种“被看穿”的感觉。

    吕秋兰还没回过神,不知道要说点什么,可陈家林却又说了:“不过没关系的,吕秋兰同志,你可以继续,我一定会尽量配合你,因为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是从没有经验开始的。”

    陈家林在后世不但做过人物专访,还做过访谈类的栏目,所以对这些提问的小技巧都心中有数。

    眼前这位女记者的表现,在他看来真有点生瓜蛋子的意思。

    “指点”了一句后,陈家林针对女记者想要知道的问题,开始侃侃而谈起来:

    “我其实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喜欢写点东西了,如果你问我是什么促使我开始写作,那大概就是因为喜欢吧。

    喜欢文字落于纸上的感觉,思想仿佛在那个时候开始,可以随着文字在纸上的世界自由驰骋。

    你明白那种感觉吗?那是我的国,我在里面无所不能,一切都由我说了算,就像君王,君临天下……”

    吕秋兰怔了一怔,听着陈家林的讲述,之前心底的那一点点尴尬很快消失。

    她连忙把自己的纸笔掏出来,飞快的记录起来,生怕漏掉一丝半点:“陈……陈家林同志,对不起,请你说慢一点,你的意思是……纸上的世界是你用思想建立的国度,对吧?”

    陈家林点点头:“是的,对于每一位作家来说,他写的每一笔每一划,都能让他创造的故事世界变得更完整。”

    微微一顿,他接着又说起来:“在创造的过程中,我无比快乐,感受到了超乎想象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的,吕记者,你如果要问我是什么促使我开始写作的,那大概就是写作能带给我的这一份快乐,让我为之沉迷……嗯,我喜欢写作,所以就写了。”

    “说得太好了,陈家林同志。”

    吕秋兰手忙脚乱的在自己的本子上记录着陈家林所说的话,心里忍不住想:“不愧是能写出那么好的作品的作家啊,听听他说的话,多美啊!”

    尽管答案只是一个“喜欢写作”,可是陈家林回答的内容里,什么“思想的国度”、“我的国”、“快乐”、“沉迷”……所有的这些词语,给吕秋兰带来了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听着就忍不住兴奋起来。

    她的感觉,如果用后世的词来形容,其实就是高级。

    陈家林用话语把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包装得高级起来。

    至少在这个时代,从没有人这么说。

    这一瞬间,吕秋兰再也不把陈家林当孩子看了,只觉得这真的就是一位天才作家。

    倒是旁边的严斌,听得一愣一愣的。

    陈家林是他的学生,往日里调皮捣蛋,不服管教,属于很差劲的那一拨学生。

    甚至到了这时候,他对“陈家林是《少年派》作者”的这件事情,心里仍有怀疑。

    因此,他看陈家林可没有那么多的滤镜。

    尽管觉得陈家林说的话的确很像那么一回事儿,可一想到这孩子语文考试的作文部分交了空白卷,陈家林的作家人设在他这里就很难立起来。

    “陈家林同学,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少年派》的?”

    “正式开始写是从过年以后吧。”

    “哦,正式开始?你的意思是从很早开始,就在构思了吗?”

    “是的,这个故事我一直有,只是没付诸行动去写出来。”

    “陈家林同学,那你可以和我说说,你写这个故事的灵感是从哪里来的呢?”

    “哦,我很久以前在报纸上看过一篇新闻……”

    吕秋兰继续问,陈家林继续回答,两个人就这么开启了一问一答的采访模式。

    显而易见的,吕秋兰接受了陈家林的“提点”,问问题的时候变得具体起来,而不是一来就给个大的,让人不知道从何说起。

    陈家林一边干着家务,一边随口回答。

    他可不管什么尊嘟假嘟,反正对他来说这个所谓的采访就是吹牛逼,怎么牛逼怎么来。

    这年头,报纸是最好的宣传自己的媒体,既然人家女记者都找上门了,他当然要好好利用。

    嗯,这才是女记者正确的使用方法嘛。

    过了一会儿,陈家林煮好了午饭,还“伺候”好了傻二哥。

    这才对吕秋兰和严斌说:“吕记者,严老师,我要去医院给我妈送饭了,你们真的要跟我去医院?要不然我们今天就到这儿吧?”

    吕秋兰闻言无比坚定的开口:“陈家林同学,你妈妈生病的事情我也感到很难过,既然今天我都来了,索性就去看望一下她……嗯,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能和她聊几句,了解一下你在她的眼里是怎么样的一个儿子。”

    我当然是我妈最勇敢的蛾子……

    陈家林表示明白,又转眼看向严斌。

    严斌其实是有点犹豫的,下午他还有课,应该回学校了。

    不过略一思索后,他回答:“那我也一起去看看你妈妈吧,看完了我再回学校。”

    “那好,既然这样对话,我们走吧!”

    一行四人,很快赶到医院。

    经过几天时间的治疗,张素珍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

    接下来只要好好调养,应该就能恢复。

    当然,张素珍的病根主要是心脏瓣膜有问题,目前来说没法根治,除非做手术。

    可这样的手术,在这年头算是高难度的大手术,别说江城没有这样的大手子能做,就算燕京、滨海,也不一定有这样的人。

    所以只能等,等到真遇上这样的大手子。

    要不就是得赚到足够多的钱,把人送到国外去治。

    说白了,还是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