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创从1982开始
繁体版

第32章 温润如玉

    “妈,你别忙着和吕记者说话,先喝粥,凉了可就不好喝了。”

    陈家林领着人进门后,张素珍一听有记者采访儿子,整个人一下子又精神抖擞了起来。

    吓得陈家林连忙按着母亲的肩膀,不让她坐起来。

    开玩笑呢,这万一要是又高兴、激动起来,搞得病情复发怎么办?

    “我就和人家记者同志说说话,又没干什么别的,你这孩子拦着我干什么……粥可以慢点喝嘛,凉就凉点,有什么关系?”

    张素珍抱怨了一句,又满脸堆笑的看向吕秋兰:“吕记者,我和你说啊,我们家家林真的是一个很好很好的孩子。

    这孩子打小就聪明,又特别孝顺,平时看我累了,总是主动抢着帮忙干活的……

    就是我们家的情况……唉,耽误了孩子啊,没办法啊……

    他爸去世以后……”

    张素珍滔滔不绝的说着,话语里全是儿子的好话。

    陈家林在一旁听了,即便脸皮厚黑如他,都有点不好意思。

    这说的是他吗?

    前身的记忆里,可不爱干家务。

    每次都是被爸妈拎着棍子赶,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干点活。

    现在到了母亲的嘴里,居然成了既孝顺又听话的孩子了,这可真是……父母的嘴,骗小媳妇的鬼。

    倒是吕秋兰很认真的听着,不断在小本子上记录着,也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值得去记的。

    “张素珍同志,你是说陈家桦同志的学习成绩其实很好的,但是为了家里,所以辍学进了工厂,对吗?”

    “是,我们家家桦成绩可好了,老师说她要是参加高考,肯定能考上好大学……唉,谁让他爸突然就走了,我的身体有这样,真的是没办法啊……”

    “所以就在这时候,陈家林同志的小说发表了,他得到的稿费帮您和您的家庭减轻了压力了,对不对?”

    “是,幸亏家林争气,这孩子打小就孝顺、聪明,真的,我没说假话……”

    张素珍嘴里的囫囵话来回说,当着记者面前,把自己儿子夸了又夸,就仿佛她的儿子是全天底下最好的。

    吕秋兰的眼眶有点红,张素珍的话虽然唠叨,可却可以看出她心底对儿子的爱和认同。

    结合之前在陈家看到的情况,陈家林不但要照顾傻子二哥,还要给母亲煮粥,这些都成了张素珍话语的佐证。

    现在陈家林给母亲喂粥的一幕就在眼前,吕秋兰感觉真有些被感动到了。

    她忍不住想,要是没有那一笔稿费,或许眼前的这个母亲就连生病了都没办法得到救治吧?

    陈家林不但是一个天才作家,还是一个孝顺的儿子,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到他的生活,自己的这篇采访报道肯定会收获很多的关注。

    聊了一会儿后。

    看看时间差不多,吕秋兰觉得不能再打搅病人休息,于是收起笔记本,提出告辞。

    陈家林连忙把人送出医院。

    吕秋兰很快离开了,她要赶着回报社,把采访的稿子给写出来,免得脑子里的东西会被忘却。

    临走的时候,她特地很郑重的和陈家林说:“陈家林同志,我一定会好好写好这一个采访报道的,到时候等报道发出来的时候,我提前和你说。”

    “谢谢。”

    陈家林微笑着点了点头。

    在吕秋兰的眼里,他的神态从容,不卑不亢。

    似乎并没有因为受到采访,而表现出现骄傲、自矜。

    温润如玉……

    这是吕秋兰离开前,对陈家林最后的观感。

    严斌留了一下,有点踌躇的拍了拍陈家林的肩膀,和声说:“好好努力,加油!”

    他刚才听了一路、看了一路,总算对这个孩子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学校虽然有点调皮捣蛋,可在家里其实却是个无比孝顺的儿子。

    这样的孩子,本性肯定不坏的。

    只要好好教导,将来一定能成材。

    只能说,之前是他们这些当老师的疏忽了,并没有尽到责任。

    这让他心里多少生出些愧疚。

    “谢谢严老师。”

    陈家林眼珠子一转,又说:“严老师,我的情况你回去和刘老师说一说,我可不是故意逃学的,实在没办法。”

    严斌挥了挥手,示意没问题。

    把人送走,陈家林转身走回病房。

    还没进门,就听见母亲在和同房的病人说“我儿子是作家,记者来采访”的事情。

    那一副“我不藏着了,我摊牌了”的口气,还真有了点“装”的精髓。

    听见母亲越说越来劲,陈家林连忙走进去,及时制止。

    你一个心脏病人,那么兴奋做什么。

    最终张素珍在儿子的万般阻挠下,才不得不意犹未尽的停下

    ……

    严斌在回学校的一路上,想了很多很多。

    他急切的想要回到学校,和刘胜才好好谈一趟。

    走进办公室,刘胜才还没回来。

    严斌略一思索,径自朝着教学会议室走过去。

    今天,是学校语文组教师的评比大会,评比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流动红旗的归属。

    至于流动红旗所代表的意义,除了是教师的荣誉,还和升迁挂钩。

    严斌刚走到会议室附近,就看见里面陆续有人走出来,显然评比大会开完了。

    刘胜才走在人群中,神色显得有点恹恹的。

    而稍后面一点,还有那位黄老师,他的表情则显得更飞扬、生动。

    严斌朝着刘胜才走过去:“老刘,我有些话想和你说,你现在有时间吗?”

    刘胜才抬头看了看严斌,面带疲惫的说:“有什么事待会儿再说吧,我有点累了,想先去把午饭吃了。”

    开了一上午的会,尽管最终结果还没出来,可他基本上已经确定,守不住流动红旗了。

    他已经是连续两年的流动红旗获得者,如果能再拿一年,应该就能担任语文组的组长。

    可是现在……唉,功亏一篑。

    倒是那个和他不对付的黄老师,居然因为教的一个学生连续在《江城日报》发了两篇文章,成了他的教学成绩,今年的流动红旗不出意外的话会被他拿走。

    正因为这样,刘胜才的心情不怎么好,不太想说话。

    黄老师听见严斌的话,戏谑的插嘴:“老严,老刘他心情不好,你就别打搅他了,哈哈哈……”

    刘胜才微微皱了皱眉,不声不响的往前走。

    严斌心里的话憋一路了,实在有点忍不住,当即大声说:“老刘,你们班的陈家林就是《少年派》的作者,今天有记者来采访他,我一直陪着,了解到了很多之前不了解的情况,我现在真的很想和你聊一聊。”

    刘胜才怔了一怔,有点回不过神来。

    可他还没吭声,倒是从另一头经过的校长听到了严斌的话,不禁脚步一顿,开口对严斌问:“什么记者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