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海
繁体版

第六章 道心初备

    接下来,林、蓝二人领着程风游一路说说笑笑,将主峰上下转过一遍,就已经花了一昼时间。好在喝了百花醴后,程风游竟不觉饿,只是走得腿脚有些发软。

    及至傍晚时分,三人终于下了主峰,到了一间藩篱小院前,却并非程风游之前所住之处。

    “这几日,我和你五师兄可没闲着,此处的几间小屋就是我俩为你新建而成……”林城危指着藩篱小院说道。

    蓝莽立马瞪了他一眼。

    “咳咳”林城危干咳两声,“主要是你五师兄建的。不过里面的一概日用,都是我亲自下山采买而来,希望能合你意。今后,这里就是你在山上的居所了。”

    “啊?这……多谢两位师兄抬爱,小弟定当铭记在心,没齿不忘!”程风游行礼称谢,一脸感动,就连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行了,甭客气!尽说些文绉绉的话,有啥意思,搞得跟大师兄那个书呆子一样。你好生歇息,明早还要带你爬山。”蓝莽用力拍了一下程风游的肩膀,将他推入院内。

    送别两位师兄之后,程风游躺倒在床,回顾着今天发生的一切,真是感觉如梦似幻,难以置信,自己竟然也要成为仙人了!

    心情激奋之下,难以成眠,辗转了半夜才昏昏入睡。

    ……

    此后数日,林、蓝两位师兄便带着程风游四处闲逛,走走停停,总算是把九座山峰,各处场所,都大略逛了一遍。

    既为隐宗,不行统治,不收赋税,便比不得那些大门大派家大业大的豪华气魄,不过却也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藏经阁、演武场、储物库、灵植圃、炼丹室、炼器室之类应有尽有,只是有些陈旧,按三师兄的话说,是多年无人使用的缘故。

    “既然都带你走过了,师兄我的任务也就完结了。再过一日,我与你五师兄便要下山去了。这一者,是师父之意;二者,我们再呆在山上,于你我修行也都无益。”傍晚,林城危在送程风游回来的路上开口道。

    在近日的交流中,他已向程风游灌输过浅水不出蛟龙的道理,像他和蓝莽这些早已出师的弟子,须得下山闯荡,建功立业,不能一直待在山上。

    程风游也知道三师兄和五师兄二人,定然不会在山上久留,却未曾想离别来得如此之快,不禁胸怀郁堵,眼眶微红,颤声道:“什…什么?三师兄你们这么快就要走了,我们相识还不曾有半月呢!”

    言到此处,落下泪来。

    说到底,他还是小孩,最难消受离别之苦。更何况,三师兄与五师兄都极为平易近人,待他如同亲兄弟一般,如此快就要分别,怎能不叫他感伤万分!

    “唏!”林城危嗤笑一声,不以为然,“修道之人自当惯看离别,况且你乃是男子汉大丈夫,哭哭啼啼的像个什么样子?六年后是师父的两百岁大寿,到那时,所有师兄师姐都会回来祝寿。你若是笃志修行,砥砺不懈,在师父大寿前得以出师,到时将你的出师典礼与师父大寿一齐操办了,双喜临门,岂不快哉?”

    听闻此言,程风游赶紧擦掉脸上泪珠,目光变得刚毅起来,“师兄说的是,我一定勤勉修行,决不懈怠!”

    林城危点点头,欣慰笑道:“你有这个志气就好。师兄给你个提点,师父是个好玩的人,切记,千万千万要听从师父教诲,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也一定要禀明师父。明早辰时,你直接去主峰大殿面见师父,毋须来为我等送行,徒生伤悲。”

    “嗯!我一切都听师兄的,师兄你们也要保重!”程风游重重点头,沉声回道。

    “这你用不着担心。”林城危拍了拍程风游肩膀,一脸自得,“师兄行走岱海多年,稳得一匹!哈哈哈哈……走了,不用送。”

    林城危仰天长笑,潇洒地转身离去。

    程风游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深吸一口气,默默攥紧拳头,暗下决心:六年内,一定要出师!

    ……

    ……

    翌日清晨,程风游起了个大早,直奔主峰而去。到了大殿,一眼便见师父云飏子正在打坐。

    他不敢打扰,唯有屏息静气,一旁等候。

    直至辰时,云飏子方才悠悠醒转,瞥了程风游一眼,开口道:“准时是个好习惯,为师欣赏这点。老幺,为师问你,能识字否,会种地否?”

    “禀师父,弟子都会。”程风游虽然有些疑惑师父的问题,但还是不假思索地回答。

    “很好,那就省事了。待会你去藏经阁,研习《岱海秘藏》。先将楼中第一层的典籍全部看完,每隔三日,为师会去检查一遍你的功课,有不懂的,届时可以请教为师,但你如果敢偷懒,有你好受的!另外,为师只让老三置备了一年的口粮,你不想饿死的话,就在灵植圃内自行耕种,自给自足。听明白了就去吧!”云飏子板着脸吩咐道,身为人师的威严展露无遗。

    “是,谨遵师父法旨。”程风游点头领命,在即将跨出门槛之时,却突然回头叩拜道:“师父,弟子有个不情之请。弟子不忍娘亲遗冢孤悬在外,不知可否请求师父大发慈悲,大展神通,将娘亲坟墓迁至山上,以便弟子每日祭拜,聊表孝心?”

    “不准!”云飏子沉下脸,冷漠驳回。

    “弟子恳求师父!”程风游又是一拜。

    “蠢货!既已踏上修道之途,为何还不知舍断凡缘。既然如此,为师便提前教你一课!”云飏子似乎大为光火。

    只见其袖袍微颤,便有一缕五色云气翻飞而出,化作黑、赤、青、白、黄五色,五个掌印,击向程风游左臀。

    说时犹迟,实则极快!

    “啪啪啪啪啪”五道清脆的拍击声响起。

    程风游只觉左臀处传出一阵奇异痛感,忽而火辣辣,随之刺扎扎,接着肿胀胀,旋即凉飕飕,然后毛痒痒,复归五感俱杂,直入心神,痛得让人印象深刻!

    “明白了吗?”云飏子抖着胡须问道。

    “弟子……”程风游呲着牙,吸着冷气正要回答。

    不料,“啪啪啪啪啪”又是五道巴掌到肉声响起,程风游的右臀也传来了那磨人的痛感,直冲脑门,将他一激,倒是让他想起了三师兄说的“千万千万要听从师父的教诲”,连忙大声喊道:“明白了,明白了!弟子一定听从师父教诲,不敢有半分违背!”

    “那就滚吧,小兔崽子!”云飏子大袖一挥,掀起一阵大风,吹着程风游将他送出殿外,还将殿门“吱呀”掩上。

    程风游朝大殿又磕了个响头,方才捂着屁股,一瘸一拐地跑下山去。

    ……

    ……

    由来富贵原是梦,未有神仙不读书。

    推开藏经阁的大门,一股陈腐之气扑面而来,肉眼可见的微小尘埃,在朝晖里蹁跹蝶舞。不知过了多少日夜,终于又有朝气蓬勃的少年,前来搅乱这座沉僻寂寥的世界!

    “咳咳,好多灰尘……”

    程风游轻咳两声,以手掩鼻,步入阁内。

    阁内空间很大,光是第一楼,所放书架便有上百架。

    程风游进门之后左转,走到侧面上刻着“岱海秘藏”的第一个书架,拿起架上的一本书,掸去余灰,便见书名《修道十要》,细细读来。

    “修道十要:

    一要:修道先修德,内功而外行

    二要:道无经不传,经无师不明

    三要:大道法自然,静者方得之

    ……”

    书中之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却又有诸多难懂之处,前人大论、生僻字词、典故借代之类频出不穷,所表之意似神龙隐现,出没不测,东露一鳞,西露一爪。

    “这说的到底是什么呀……”

    “哦,原来如此,是这个意思……”

    刚开始时,程风游不禁看得云里雾里,头大如斗,但想到师父是要检查功课的,无奈之下,只好压着性子勉强看下去,每看一段,尽量按自己的所知所懂,解构之后再重构一遍,徐徐之,竟渐入佳境。

    阅毕,日薄西山矣。

    从书中世界幡然醒转,程风游方才发觉腹中饥饿,遂携书归去研读,不言。

    ……

    哪怕是修士,也一样要吃穿用度。

    不过,只要是和修炼沾上边的东西,就不同于凡俗,都带上了一股子灵气,譬如程风游所吃的米便叫做灵谷,久服有伐筋洗髓、固本培元之效。

    灵谷虽好,就是太娇贵,不好种,哪怕程风游已经是原原本本地,按着三师兄留下的《灵谷种植指南》精心护理,仍是种死了好几茬,幸好这灵谷是一月一茬,否则他非饿死不可。

    当然,这些都是旁话了。

    程风游万万没想到的是,上山后的第一年竟会这样过去,每日都只是在种田、看书,再无其它。而他最关心的修炼一事,师父却只字未提,他心中虽然焦急如焚,但想起师父的威严模样,也不敢妄自提起。

    好在书看得多了之后,他的心倒是渐渐沉静了下去,不再急于求法。

    这一年里,程风游每日农耕不辍,农耕事了,又笔耕不辍,记下晦涩难懂之处,以便向师父讨教。

    《岱海秘藏》藏书万卷,乃是历代师长苦心收集,编纂而成,囊括了修道精要、诸子百家、风土人情、势力划分、历史传说、修行百艺、天文地理等,林林总总数十类,可谓宗罗百代,广博精微,俨然是一部齐全的修士界百科全书。

    看完第一层楼的《岱海秘藏》,就花了他整整一年时光!

    而这,只是开始,藏经阁可足有七层之高呢!

    ……

    终于有一天,云飏子检查功课时说道:“你既已将第一层楼的《岱海秘藏》看完,为师便问你一个问题,你若能答得上来,为师就传你修行功法。”

    “老幺,为师问你,修道者首要为何?”

    听到师父说要传自己修行功法,程风游心中大喜,而且问题的答案似乎也极简单,遂不假思索道:“修道先修德,行仁义之事,救天下危难!”

    “道德仁义,多为桎梏。”云飏子摇摇头,反手在程风游脑壳上敲了一记,痛得他捂着头叫了一声。

    “你回去,再想想。”

    过了数日,云飏子再问。

    程风游答曰:“修道者须得面厚心黑,方能存身于世,方有精进之机。”

    既然上次答得不对,这次我便往反方向答。

    “唉,去真存伪,不可取也。”云飏子失望叹气,顺手还给了他一个深刻的教训,“啪啪啪啪啪”五大巴掌。

    “如此马虎,也想得到为师传法?讨打!”

    ……

    两次失败之后,程风游开始苦苦思索,查书阅典,仿佛有圣贤之言日日耳边萦绕,前人指玄时时心中翻滚,诸多思想,彼此纠缠,冲突对抗,整个人被搅弄得食寝不安,痛苦万分。

    师父的问题就像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团,有着无穷的答案。

    “到底该怎样回答?这也不对,那也不对……”

    程风游思考得头昏脑胀,躺倒在床,目光涣散地看着房顶,呆呆想道:“要是不需要回答这个问题,师父也能传我功法就好了……师父的问题到底有没有答案……要是没有答案……没有答案就没有问题……”

    胡思乱想中,他似乎发现了什么,顿时去芜存真,思路清晰起来。

    “没有答案……没有问题……我懂了!”

    他从床上一下跳了起来,飞奔至主峰大殿,进禀师父:“师父,我知道了。顺则死,逆则生!修道本就是逆天而行,当行百无禁忌之事,从心而动,率性而为,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哪里有什么首要之说。”

    “嗯。以你如今眼界,能看到这一点,倒也算道心初备,可以正式服气筑基了!”云飏子捋着胡须,点头应许,“今日起便传你《雲诀》,你且自行琢磨琢磨,为师每三日为你讲解一次。”

    “好,好,多谢师父!师父传道授业大恩,弟子永世不忘!”

    程风游大喜而拜,连忙谢恩,当初他和三师兄保证过,要在六年内出师,如今恍恍惚惚就过了一年,却还没开始修炼,他心里其实早就急得不行了。

    ……

    ……

    修真大道,窃阴阳,夺造化,了性命,脱生死,为超凡入圣,成仙作祖之大事,非尘世一切草霜水泡,忽有忽无,虚而不实之小事可比。

    人生一世,不知道者,与草木无殊,与禽兽无异,谓之凡人。凡人之中,有了然觉悟,知有大道,起心修学,欲求渡世者,谓之修士。

    夫天地者,皆由一而生,而人身者,精气神三宝主之。唯有修炼三宝,方可期以入道。

    修炼之法,大都由此入手。

    人身三宝精、气、神,各有其精深晦奥之处,是故世间无有三者齐头并进的修法,毕竟任意一者修至巅峰俱可成真,所谓万法一途,自然不必多费那苦功夫。

    更何况资质愚钝者,哪怕专修其一,穷其一生,尚无超凡入圣之机,大限来临,终为枯骨。要有所成就,便必须有所偏倚,三足鼎立是无法合而为一的,只有以强吞弱,才能达到真境。因此,绝大多数修士都是主修其一,兼养其余。

    自然,对修士境界的划分,也就得由精、气、神三种不同的修行道路来分。

    走气之一道的修士即是炼气士,境界由低到高分别是:服气、筑基、结丹、洞虚、元婴;走精之一道的修士称为炼体者,俗称武修、体修,境界由低到高分别是:焕血、横练、锻窍、通骨、元躯;走神之一道的修士称为炼神者,俗称神修、鬼修,境界由低到高分别是:出壳、敛摄、凝识、实种、元神。

    五境之上,俱须渡劫化真,超凡入圣,由此进乎于道境,谓之成真入道。

    在三种不同道路中,修炼魂魄对先天资质要求最高,是故人数最少,极为罕见;武修由于既打熬不易,且耗费颇巨,非一般人所能承受,所以人数也不算多;相较而言,炼气士门槛最低且更易修行,故而天下修士十有八九,走的是炼气的路子。

    师父云飏子就是了,他老人家所修功法《雲诀》,便是一部顶尖的炼气法门,不过这部功法并非完璧,其中还有一段渊源。

    不得不再次提及,那位手眼通天的祖师爷华襄子,是他高瞻远瞩发现宗门至高功法《風雲诀》妙则妙矣,却过于繁芜驳杂,道心不坚者,大有风吹云散、功亏一篑之险。

    是故修此功法超凡入圣者,百万中无一,少之又少,宗门鼎盛之时,尚能支持,但难免会有青黄不接、一衰而灭之虞。

    缘于此故,祖师爷拆分了《風雲诀》,简化作两部,一部《雲诀》,一部《風诀》,后人只须修习一部,即可直入真境,相较之前更易成就。

    为保宗门万世传承,气运细水长流,祖师爷真是煞费苦心!

    师父云飏子所修功法,便是由《風雲诀》拆分而成的两部功法之一的《雲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