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九状元传奇
繁体版

七 最长的一天(二)

    伦以诜偷偷地从家里溜了出来,直奔贡院。

    来了之后才发现已经迟了,附近一条街都被人挤满了。

    他身材矮小,挤是无论如何都挤不进去,大叫一声承让,结果人家根本就没有让的意思,想要退出去,发现后头又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围上来了许多人,如此进不得退不得,让他几乎透不过气来。耳边都是乱糟糟嘈杂的声音,有人猜测今年的解元是谁,也有人说起谁家谁家的八卦,

    伦以诜听到不远处有人在议论,说道:“听说那伦状元之子前些日子闭门谢客,称病不出,只怕这一次,他是别想中了。”

    有人问:“这是何故?”

    这人得意洋洋地道:“那伦状元之子才十六岁,哪里学的他父亲本事?考第一场的时候就早早交卷,怕是写不出,所以随便对付一下便是交差,反正考不中也怪不得。又不是他一个考不中的”

    伦以诜大怒,喊道:“谁在胡说八道,谁在胡说八道!”

    人最怕犯忌讳,榜还没放呢,这些人就已经如此乌鸦嘴了,也难怪伦以诜有火,不过他的稚嫩声音很快就淹没在人潮中,人家未必听得到。

    就在这时候,人潮突然涌动了一下,有人大叫:“放了,放了,快看,看谁家中了……”

    伦以诜一下子激动起来,拼了命要往前挤,可惜和他还是动弹不得。

    这时又有人大叫:“张家的张公子高中举人,位列第四十一,快,快去报喜。”接着又听有人嚷嚷:“黄公子也中了,位列第二十七,黄家这下子生发了,又出了老爷……”

    伦以诜竖着耳朵听,总是没有听到二哥的名字,心里不由地打了个突突,不免在想:“莫不是马前失蹄罢,祖宗保佑,福生无量天尊保佑,观音娘娘保佑,妈祖娘娘保佑啊。”他把能想到的漫天神佛求了个遍。

    唱经楼上的书吏,却是越念越快,转眼即到了乡试第六名经魁。

    “癸酉科第六名,广州府南海县忠义乡(现佛山)伦以训!”

    这时候乡试总裁官章拯亲自在念五经魁和解元。

    他沉声念道:“癸酉科第一名解元潮州府城郭萧与成。”

    这时候的萧与成才十九岁。

    萧与成(1494年-1579年),字宗乐,号铁峰。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进士,授以翰林院检讨,参与预修《明武宗实录》,后升为修撰。两年后以“丁外艰”告老返乡。乡居期间,时值倭寇扰乱中国沿海地区的高峰期,曾组织抗击倭寇。如今潮州城牌坊街有四进士坊,为他与正德十二年丁丑科潮州府同科进士陈大器、薛侃、苏信所建。其长子萧端蒙,字曰启,号同野。1540年庚子乡试中举,1541年明嘉靖辛丑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山东道御史、贵州、江西巡按,1554年卒于回京复命途中,年三十九岁。萧家出身书香,父子先后荣膺翰林,一时蜚声朝野,世称“父子两翰林”。

    这时候又有声音传来,道:“解元,高中了解元……”后头的话听不清了,伦以诜大叫:“谁中了解元?快让让,我去看……”

    结果有人道:“为何是萧与成高中?他如此厉害吗?”伦以诜听得却如五雷轰顶,耳边更是嘈杂不堪。

    “解元是萧与成,亚元是……,亚魁是伦以训,伦状元的儿子中了第六名。”

    伦以诜瘦小的身形顿了一下,呼吸急促,差点要晕过去。真的中了……口里喃喃念道:“中了,中了,哈哈……二哥高中了……”他突然大叫,手舞足蹈,如癫如狂,以至于身边的人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却见一个小孩子在发疯似的,心里便不禁想,这位莫非是初入科场的神童小生员,如今中了举,魔怔了?。

    乡试每次放榜,总会有一些登科之人像魔怔了一般,大家见怪不怪。伦以诜笑问:“敢问诸位,此次乡试亚魁可是伦以训吗?”

    “正是……”有人答道。

    如今确定了消息,伦以诜又是大喜,整个人雀跃而起,大叫道:“中了……中了……”说罢,疯了一般地朝家里着跑。

    大家看着伦以诜,都不禁面面相觑:“这孩子分明还小,没有十六岁啊,难道伦以训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

    伦以诜疯了一般回到家门口,却还是进不去巷子,这里也是满满当当的人。

    而此时,伦家已经被无数报喜的人围满。有专门的差役举着大红字帖,在人群中高呼:“大捷报,正德八年广东癸酉科乡试,南海县儒士伦以训高中第六名亚魁……”人群哗然,鼎沸声络绎不绝。

    正在大家唏嘘的时候,老管家伦寿突然朝着手足无措的奴仆丫鬟们顿着脚吼道:“都愣在这里做什么?伦松,快,你去散发喜钱。张瑞家的,你去请二爷出来迎客。伦竹,你速速回乡去报喜,多杀几头猪,到时二爷要准备回去告祭祖宗的。炮仗呢?……炮仗放了没有?”整个伦家便如上紧了发条一般井然有序地忙碌起来,那伦松在院墙上架起梯子,夹着簸箕散发喜钱,无数铜钱掉落在墙外,外头报喜之人骤然乱成一团,一边说着吉祥话,一边拾捡。

    而那些报喜的官差则被迎进来,自然是伦以谅撑着病体,在那里茶水款待,另外奉送红包。

    伦以训整个人在上房中浑浑噩噩的,他听到第六名亚魁二字,整颗心抽搐了一下,有些惋惜,没能夺魁,但随即便是狂喜。

    终究还是中举了!

    却是听得外面高声呼喊:“锦衣卫百户梁公次摅携侄梁晨前来恭贺伦二爷中举了——”

    梁次摅是当朝内阁次辅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梁储的次子,当下见他身穿斗鱼服,头戴三山帽,腰佩绣春刀,看上去极是英武。

    他先是过来恭恭敬敬地拜见伦文叙的两位夫人后,便走出来看着伦以谅、伦以训两个道:“前个才从南海乡下而来,平了几个蟊贼,就听得二侄儿中了乡试第六名,忙就带了晨儿过来道喜,来得慌忙,也不曾准备得什么礼物,这里就是些日常物件,聊表寸心。待二侄儿春闱再战得了功名,我拣选好物件送来才是正理。”

    伦以谅、伦以训兄弟忙拜谢厚赐,请了梁次摅和梁晨到后堂叙话。

    伦文叙面色如常地走进了内帘,在总裁的位置上坐下,道:“请诸位为正榜排名。”

    同考官们将八十张卷子叠放在案头,开始了排名。

    应天府乡试的水平很高,基本上前二十名都有一定的争议,不是争议其他,而是拣选五经魁的争议。这些人的水平都十分接近,卷得太厉害!

    伦文叙等他们争论了一番后定下了五经魁,然后是其他从亚魁到第八十名文魁的排名,最后才是副榜上的文士。刚刚那名被贾咏递上来的文章就落在第七十名。差点就要落榜了。

    解元定为扬州府仪真县(现仪征)的王大化。

    伦文叙这里的主考官都是翰林院的翰林出身,水平自不待言,同主考官也没有用应天府的训导教谕这样的老儒生,而清一色都是进士出身的七品的御史、主事。哪一个当年不是纵横科场的八股考神,策论学霸?

    所以在他们手里公正断卷都是又快又准。

    但是偏偏不能完全公正断卷。

    南京镇守太监可不是一般的阉宦,权势大得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