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日仙途
繁体版

第三章:剑种

    “对了,老渔头,我给你带了东西。”孙陌突然想起了什么,从地上站了起来。

    “你能给我带什么东西。”老渔头望着窗外的天空,不知在想些什么,嘴上的回复也不以为意。

    孙陌神秘地笑了笑,伸手掀起上衣的右侧,少年的腰间用藤蔓捆着一个小瓦罐,整整捆了三圈,让少年一时都不好弄下来,费了一番功夫终于取了下来,然后献宝似的双手捧到老渔头面前。

    老渔头也被孙陌的一番操作吸引,看了过来。

    “这是?”

    “酒!”

    “你去年除夕的时候不是说过想喝酒吗,我们村子没人酿酒,我就托树木叔进城的时候买了一罐,上个月才到的,本来想着留到今年过年带来给你的,看来是来不及了,就趁着今天给你带来了。”

    老渔头自己都有些不记得自己去年说过的话,许是一句玩笑,但没想到孙陌一直记得,伸过手接住,不重,除了瓦罐约莫也就二两的酒,但孙陌不像旁人家的小孩还有些零花钱,他只能靠着帮别人干些杂活来慢慢攒钱,这二两酒恐怕也花了少年不少心思。

    “有这钱还不如给自己买身合身的衣物。”看着少年入秋了还在穿着的单薄布鞋,和明显有些短的衣服,老渔头又有些无奈。

    “快尝尝好不好喝。”孙陌没有接话只是催促。

    老渔头只好拔掉塞在瓦罐口的木塞,放在嘴边喝了一口,想来少年积攒的钱也没多少,这酒水应是用粮食边角料酿成的,且过滤的不够仔细,酒体浑浊,口感粗粝复杂,实在算不得好入口。

    “好酒!”,老渔头点头称赞一声,然后是肯定一般又喝了一大口,两口下去酒就下去一半,剩一两不到。

    孙陌见老渔头喝的如此爽快,也信以为真,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好喝就多喝点。”

    “不了不了,剩下的我留到过年喝。”老渔头不动声色地把木塞塞了回去,把酒瓶拿到床底放好。

    接着不等孙陌开口,便转移了话题,“既然你小子有心挂念着我老人家,我这做长辈的也要表示一番,送你点东西。”说完走出门外,来到天坑边缘站好,孙陌也跟着站在老渔头旁边。

    “喜欢用剑吗。”老渔头突然问道。

    “剑?平时和小胖、石头他们玩时也用过,还可以吧。”孙陌其实对兵器之类并不是很了解,但谁小的时候没有一个大侠梦呢,大侠都是用剑的嘞!

    “修行可不是一味的枯坐,争斗也是常事,君子善假于物也,所以选择一门好的兵器也很重要,除了一些旁门兵器,无外乎是刀剑棍棒,流传的法门多且容易接触。”老渔头难得对孙陌说了一些外出修行的常识。

    这山间少年从小到大都在这山窝窝里打滚,对这些也没什么见识,自己不说,恐怕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吃个闷亏,修行之路可不是过家家,其中的争斗不说动辄生死,也能让人栽个大跟头。

    见少年实在拿不出什么主见,老渔头也就只能继续开口,“就用剑吧!这些年你练砸鱼也练出点东西,手上的功夫对持剑很有帮助,其实更好的选择是弓箭,但那太耗钱财了,不是你玩得了的东西。”

    “老渔头你要给我把剑?!”孙陌有些惊讶地问到。

    “我哪里有剑能送你,只能给你点虚头巴脑的东西。”老渔淡淡地道。

    孙陌还想开口,但突然的风打断了他,天坑中突然传来呼啸的风声,带着缕缕的黑烟,一道风柱喷涌而出!风声烈烈,但仔细聆听,其中还夹杂着好似浪涛翻滚的声音,但孙陌此时已经被吹得只能微微俯身,被掀起衣物遮住头,而老渔头丝毫不受影响,那风吹着蓑衣阵阵。

    老渔头好似那风头浪尖的老练渔夫,出门时拿在手上的黑色竹竿,忽然猛地刺入风柱中,又猛地拽回,只是回来时竿头竟缠着一缕如墨的黑烟,老渔头甩了甩竹竿,那黑烟被甩落,竟半空中化作一黑色小剑!然后忽的钻进了孙陌的胸口,只是孙陌被风沙迷了眼睛,什么也没看到,只是觉得胸口一凉,之后便没了感觉。

    又过了一会,风慢慢停歇了,孙陌眼睛也恢复了视线,“老渔头,刚才我怎么感觉胸口有点凉凉的。”,孙陌摸了摸胸口怀疑是自己的错觉。

    “许是早上受了凉。”老渔头在风停下后便转身向屋里走去。

    “不对,老渔头你说的礼物呢?”孙陌突然想起了什么。

    “不是送过你了吗。”

    “哪有?”

    “送友风啊,为你远行祝福。”

    “风也可以送?”,孙陌:(O_O)?

    “说你土包子吧,这可是文人雅客才能玩的东西,你就偷着乐吧。”老渔头这时已经走进屋里,只剩下有些凌乱的孙陌。

    孙陌挠了挠头,边走边嘀咕着送友风三个字,文绉绉的果然像是文人老爷才能说的话,上次那个来西山村考察的司长老爷说话好像也是这般,一次只说一二三个字,没想到老渔头还有这文化。

    正想着自己如何请教老渔头再教自己几句时,孙陌的头撞在了木门上,以为是老渔头进屋时带上了门,但推了推却没有推开,“老渔头你关门干啥?”

    “我累了,你也早点回去吧,天色不早了。”老渔头的声音从屋内缓缓传出。

    这不才早上吗?许是刚才的风吹起了很多黑烟,天色是有些阴沉,但实打实的太阳确实在东边呢,孙陌觉得今天的老渔头真是有些奇怪。

    “我老人家喜欢熬夜不行吗,早上要补觉,你小子麻溜的滚犊子。”老渔头恢复了往日的语气,孙陌也见怪不怪,停下了刚想进行敲门骚扰的手。

    “老渔头,那我走了?”

    “快点滚犊子!”

    “真走了?”

    “走吧。”

    “我真的真的走了!”

    这回没了回话,那崖边的小木屋静悄悄,明明只是走远了两三步,却远的像是一幅画,只能看着,已走不到画中景里。

    等孙陌走出血色土地,几只黄雷猿猴果然还在原地等着,只是玩起了游戏,围坐一圈,扔起一块石子,然后用尾巴抽打接力,谁没有接到便给上一只黄雷猿猴一枚黄果。

    等孙陌回来,其中几只面前只剩下孤零零的几枚,反而是小雷的面前出乎意料的堆成了一座小山。小雷跟着孙陌也学到了一些玩石子的技巧,虽然还不能砸鱼,但欺负一下自己的同类还是绰绰有余。

    孙陌揉了揉小雷的脑袋,比划手势让小雷不要欺负它们,小雷也是霸气,一扫尾巴便分它们一人一个,于是黄雷猿猴们一扫低落,纷纷嚎叫起来,全然忘了自己输了多少。

    孙陌看着神气的小雷也是无奈的笑了笑,但见到单纯的黄雷猿猴们,心情也好了几分,从小雷面前的小山堆,拿起一颗黄果咬了一口,“回家!”

    因为早上溪流湍急,无法逆流而上,所以回去的时候没有再乘竹筏,只有晚上山中的水位下降,溪流变得平缓才能将竹筏划回,但想着以后也没什么机会再用,所以孙陌便将竹筏送给了几位“好友”。

    兴奋的黄雷猿猴们摸索着自己的新玩具,而孙陌与小雷则步行穿过深林赶回西山村,早上的林子带着一层淡淡地薄雾,万籁寂静只有几声早起的鸟鸣,一只抱着松果的松鼠站在树枝上盯着一人一猴打闹着远去。

    孙陌对这片林子极为熟悉,行走跃进间四肢并用,身形姿态都与黄雷猿猴颇为相似,一路轻松翻越阻碍,时不时扔出一颗石子砸向从树丛中窜出的莽鳞鸟。

    莽鳞鸟又名紫睛鸟,一种外表长得像乌鸦的漆黑鸟类,但它鸟喙的上方会延伸出一片骨鳞将其头顶覆盖,但这种鸟最特殊的是它的眼睛,成年的莽鳞鸟喜食紫桉树的叶片,紫桉叶有麻痹神经的作用,但却有轻微的毒性,久而久之莽鳞鸟的眼睛就变成了紫色,而其强烈的领地意识也被一直混乱的脑子强化。

    平时莽鳞鸟都倒吊在紫桉树上消化毒素,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但只要有人靠近,其被紫桉叶毒素麻痹的脑子,会让它们无所畏惧地冲向敌人捍卫自己领地。

    本来猎人们还会利用它们这一习性捕猎它们,但在发现其血肉里面都充斥着紫桉叶的毒素,也就没人对它们感兴趣了,相反唯恐被它们尖锐的喙伤到,纷纷避之不及。

    这片树林因为长着众多的紫桉树,所以众多莽鳞鸟纷纷在这里搭巢建窝,其他的野兽也就很少在这里出没,孙陌本来也不敢从这里经过,但当自己甩石子的技术炉火纯青后也就如履平地。

    只见那莽鳞鸟刚从紫桉树中窜出,便被一颗石子击中额头的鳞片击晕下来,即使是三五只一起也是徒劳,在孙陌的石子下纷纷倒地,除非倒霉碰到一群莽鳞鸟聚会,才需要拉扯一番。

    一路上小雷都兴奋异常的吼叫,许是看到这群鸟的惨状很是解气,说来这黄雷猿猴与这莽鳞鸟还真有些恩怨纠葛。一路过关斩将,只留“鸟尸”一地,再越过一条溪流,砸了两条草鱼后,终于回到了后山。

    将一条和小雷差不多大小的草鱼,用树藤系住头尾挂在其脖子上,看着小雷摇摇晃晃地跑远,孙陌只朝着自己第一位好朋友的背影挥了挥手,转身离去。

    “你这孩子跑哪里去了?到处找都找不到你!”孙陌才走到村口,刚想回家去,便突如其来的李婶子拉住,身后还跟着王婶子,张婶子等人。

    “婶子,你找我啥事?”看着面前“西山村情报站”的骨干们,孙陌有些惶恐,自己难道上了“西山村黑榜”?但想想自己最近也是一如既往的乖巧礼貌,孙陌有些摸不着头脑。

    “还能有啥事,当然是你的大事!我爹在祠堂召集大家开早会呢,就差你这位主人公了!你李叔去你家也没找到人,你小子怎么今天还乱跑,郭先生昨天没和你说吗?”

    听着李婶子一连串的连珠炮,孙陌有些蒙,直到听到郭先生才猛地想起来,“记得记得,我当然记得,这不是想着时间还早嘛,就去河里捉了条鱼,送给村长感谢一下。”

    说完孙陌把手上草鱼递给了李婶子,李婶子看着面前接近两尺的大鱼也没有客气,一边接过来一边扭头和身后其他婶子们夸道,“瞧瞧,还是陌哥儿有出息,村里那些小子哪个能捉那么大的鱼,那名额给陌哥儿准没错,以后陌哥儿发达了,我们也能沾着光!”

    身后的婶子们也是笑着连连称是,只是眼睛都盯着那条大鱼,想着等会怎么能分点鱼肉也是好的,孙陌就这样被一群婶子们簇拥着往祠堂走去。

    道院名额三年才有一个,怎么分是西山村的大事,等孙陌走到祠堂,已经来了不少村民,相熟的三五人聚在起一起唠唠嗑,旱烟组已经被烟雾笼罩,李小胖、王石头、张虎子等顽皮小子正在地上龙争虎斗,直到被孙陌带来的婶子们揪住了耳朵。

    “就是你小子把敌人引过来的?!”,一众儿童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大哥会背叛自己,孙陌看着一张张悲愤的小脸,也只能拱手表示遗憾。

    见正主来了,村民们也停下了各自的活计,让开一条路让孙陌进去,上一次这样的情景还是在八年前,孙陌一时有些恍惚,人还是那些人,但也不是那些人了。

    村子的祠堂也是村子的牌面,走进正厅,一入眼在正对着门的墙上挂着一副宽阔画卷,画卷已经泛黄,上面并没有作画,只是写着西山村三个大字,字下还有一首短诗。

    本是异乡流落客,

    身似浮萍叶无根。

    偶得暂寄残生地,

    西山边陲起炊烟。

    相传西山村是一群家乡被战乱波及的流民逃到西山中建立的,当时这边山谷中的野果林救了已经水尽粮绝的流民们,于是众人合计便在这里定居下来躲避战乱。

    而第一任的村长由最有文化的李秀才担任,也就是李村长一家的先祖,这首诗是其临死之际望着家乡的地方写出,虽然如今李村长一家已经不知道当时望的是哪个方向,大概是东方吧,但不妨碍李村长的爷爷在重修祠堂的时候,去扶杨城请了一位先生写了这幅卷挂在这里。

    画卷的下面是一张八仙桌,桌上摆着两盘果脯供品,和一个无字牌位,桌边是两把不知什么年代,已经包浆成黑色的太师椅,右侧坐着村长,左侧坐着郭先生,一左一右掌握着西山村的文武大权。

    祠堂的进深很大,拱梁很高,容得下不少人,见孙陌来到,众人安静下来,郭先生翻开一本成人手掌长厚度的老旧书籍,站了起来。

    “五域历五九零年九月二十八,西山村第一百二十七次乡会,西山村如今共四十八户,二百一十四口,较上次乡会户数不变,人口增加三,本次乡会四十八户皆到,超半数以上,乡会有效,议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