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龙
繁体版

第四章;女娲庙

    天渐渐暗了,也愈发的寒冷,赵风一行二十多人终于进入了丰亭境内,同行的乡民三三两两各回各里。

    当赵风几人到丰亭拱门外时,大黄狗摇尾摆尾的跑了上来,这里嗅嗅哪里嗅嗅,在他们身边乱转,完全是一只欢快的阿黄。

    此时赵风身后只剩六个人了,他们都是赵家的邻居;丰亭共有十个里,依汉代十里一亭,一里百户的规定,丰亭本该有一千户人家,但如今天灾人祸不断,每个亭都有人逃亡或者家亡,以至于丰亭只剩三百多户人。

    而且,每个里的人不可能都居住在丰亭牌坊内,要是一亭的人都居住在一起,那就极为不方便出门劳作了,所以基本就是各里的居住在各里,而赵家这里准确的说也只是丰亭十个里之一,不过这里是丰亭的办事处;比如缴税、服役等各种事情,各里都需要到这里来,和后世的村公所差不多。

    赵风和身边几人作别后,才敲响了家里的大门。

    “咚咚”的敲门声响起,刚好被出来给父亲倒洗脚水的赵雨听见。

    赵雨一愣,这么晚了谁在敲门?她也懒得去想,拿着手里的木盆就来到大门内脆声道:“天都黑了,那个在敲门?”

    “小妹是我!”赵风一听是自己妹妹的声音连忙回道。赵风、赵云俩兄弟,最疼的就是赵雨这个妹妹。

    “啊?是大兄!”

    听到赵风的声音,赵雨惊喜不已,连忙将大门卡闩拉开;看到门口站着的大兄,赵雨一下子扑了过去,抱着赵风喜极而泣道:“太好了…大兄回来了!太好了!小雨以为再也见不到大兄了!呜呜......”

    看到妹妹的样子,赵风非常感动,轻轻拍了拍妹妹的后背,自责道:“都怪大兄不好,让小妹担心了!好了!好了!大兄这不是回来了吗?”

    “阿父!”

    赵雨的声音,自然惊动了屋里的亲人,只见光着小脚丫的小赵旭蹦蹦跳跳的就跑了过来,一下挤开赵雨,抱着赵风的腿不停的喊着阿父!

    这次赵雨倒没有生气赵旭将她挤开,而是在边上静静地看着亲昵的父子俩。

    这时,父亲赵慎也闻声从屋内出来。

    “大郎,你在回来的路上可有碰到二郎他们?”

    见到大儿子回来,赵慎心头大石终于落下,可今天早上二儿子赵云去寻他大兄。如今老大回来了,莫非和老二错过了?身为父亲的赵慎,不禁担心了起来。

    “对啊!大兄!阿兄怎么没有回来?”赵雨一听急了,神经大条的她,这才想起阿兄可是早上出去寻大兄去了。

    “父亲,我们到屋里去说!”

    赵风抱着怀里的儿子,将大门关上走向赵慎。赵风的妻子黄氏,见丈夫回来了,心里自然开心极了,静静的跟在赵风身旁,连忙给儿子穿上布鞋。

    一家人进了屋里,黄氏连忙烧了一个火盆,又赶紧去灶房为赵风做饭。不过,平日里一直给黄氏打下手的赵雨,却没有跟黄氏去,而是围在火盆边,急忙问道:“大兄,你不会和阿兄错过了吧!”

    大兄回来了,阿兄又不见了,这叫人多担心啊。

    “我见到二郎了!”赵风看了妹妹一眼,然后对父亲赵慎道:“他说他要去参军!”

    “参军?”

    赵雨父女俩一惊;感觉很难消化这个消息,实在是太突然了。现在南边太平道造反,定是兵荒马乱的,这个时候去参军不太好吧!

    赵慎没有说话,而赵雨迫不及待道:“大兄!你怎么不劝阿兄啊!”

    赵雨星眸含泪,就要急哭了,因为在这个时代,参军基本就意味着死亡。

    古来征战几人回?便是如此。

    赵风无奈道:“我能不劝吗?可我说了半天,他还是坚持要去,他说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现在去参军必定是个机会!他还差点说服了我跟他一起去呢!”

    顿了顿,赵风看着赵慎、赵雨二人,迟疑道:“我发现二郎好似变了一个人,以前的他可不会如此直拗,性子咋变的这么快?你们有没有发现?”

    “既然去了,就由他吧!”

    知子莫若父,赵慎也发现这两天老二有点不对劲,不过他决定让儿子出去闯一闯,说完,起身走向自己的卧房,提醒道:“你们也早些休息!”

    “阿父!”赵雨很不理解,阿兄这个时候去参军不是很危险吗?为什么阿父好似一点也不担心的样子。

    “大兄!阿父他?”父亲回房休息了,赵雨看向赵风。

    “雨儿!二郎其实说的没错,现在参军确实是个机会!我们赵家祖上世代戍守边关,血洒疆场,可因为我们出身低下,最高不过军侯之职;父亲原本也打算,待二郎及冠之后,通过幽州边军那边的关系入伍,如今二郎想去参军也就是提前了几年。况且二郎勇武绝伦,自身安危不成问题。小雨你也不要担心了!”

    最后一句才是赵风放任赵云去参军的原因,身为兄长的他自然清楚赵云的本事,同样是从小练武,修行家族枪法,可天赋异禀的赵云已经甩他好几条街了,再加上赵云幼时的奇遇,拜入高人门下,赵风更是望尘莫及。

    在赵风眼里,弟弟赵云就是一个因武而生的怪胎,他身为兄长在自己弟弟手上撑不过十招,什么是天才?

    这就是天才!

    武学一途,天赋真的太重要了!

    .............

    同一时间,同一片夜空下。

    一间残破庙宇内,燃起了一团篝火,俊俏的麻衣布履少年,打开怀里的包袱,拿出一块坚硬的饭团一筹莫展,肚里也抗议的咕噜咕噜叫了起来。

    天气太冷,包里的饭团结了冰,跟石头一样硬,难以下口。

    唉!赵云深深叹息:还是先烤烤吧!

    这一折腾就是大半个时辰,肚子也不再抗议了,赵云捡了些枯草铺在火堆旁的地上,抱着怀里的包袱躺在枯草上筹划着接下来的打算.........

    和他一起出来的六个少年,他们都跟着他们的亲人回去了,就连与他关系极好的夏侯兰也只是犹豫了一下,还是不愿跟他南下参军,他们都觉得太过于危险,而且他们的亲人也不会同意。

    但赵云知道,这是他的机会,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所以他不顾兄长赵风的劝阻,执意南下参军。

    此刻的他感到孤独,但更多的却是考虑如何才能加入平定黄巾起义的汉军之中,博取功勋。

    历史上,这时正是黄巾军攻城掠地,气势如虹的时候;此时的地方官员,应该只恨少了两条腿逃跑,那会想着组织兵力,抵抗汹涌的黄巾军。

    而真正到汉军反击的时候起码还有两三个月....

    唉!

    走一步看一步吧!赵云又是长长一叹!

    赵云想着想着就睡着了,通红的篝火也渐渐熄灭。

    时间到了下半夜,本来就睡的不是很沉的赵云突然睁开双眼,以他武者极为灵敏的六识,感知到有一队人马正向破庙赶来。

    他一个翻身将怀里的包袱挎在背上,拾起地上冰凉的龙胆枪,走到庙里女娲像后面藏了起来。

    在这个兵荒马乱的世界,他不知道来的是什么人,所以先隐蔽起来是最好的。

    这是条件反应,也是生物本能。

    没过一会儿,破庙外进来了一群风尘仆仆的人,大概有二十多人;其中有二十个身高体壮的带刀大汉,每人举着一根火把,具是一身护卫打扮,另外还有两匹马拉着一辆马车,一个老仆对马车内轻唤了一声:“主人到了!”

    马车内应了一声,刚才那老仆连忙指挥身侧一个年轻仆人,跪伏在马车旁,似乎是给车内之人下车垫脚。

    少时,厚厚的车帘被御马的车夫恭敬的拉开,一个面相刚毅,蓄有长须,不怒自威,大约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下了马车。

    二十个侍卫中,一个二十六七岁模样,身材壮硕,短髯,眼神诡谲的男子好似是这群侍卫的领头;短髯汉子快步走到中年男子耳旁,声音虽然压的特别低,但六识极为灵敏的赵云还是听到了,好像说的是:府君稍退,庙内有人窥视,不知其意?待属下查问一番。

    庙中有人窥视?

    赵云一愣,说的不就是我吗?我可不是故意窥视你们!是你们大半夜的打扰我睡觉好吧!

    中年男子看了一眼地上还未完全熄灭的火堆,对短髯汉子点了点头。

    短髯汉子对几名侍卫使了一个眼色,几名侍卫连忙将中年男子拱卫在中间,脸上露出戒备之色。

    这时,短髯汉子才对着女娲像方向冷声道:“阁下窥视良久,还不出来吗?”

    短髯汉子的声音很冷,给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这是一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气息。

    赵云感受到了这群人的不同,不过他并不畏惧,只见他俊美的脸庞上带着尴尬的笑容,从高大的女娲像背后走了出来,他对一脸戒备的短髯汉子等人,握枪拱手,歉声道:“是在下失礼了,但在下绝无窥探之意!”

    古语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他躲在一旁窥视良久,确实有失礼之处,但非他本意。

    赵云修长的身躯罩着一身单薄的粗布麻衣,发髻也有些散乱,但依旧难掩一身英气。

    众人一见,不禁暗赞一声:好个俏儿郎!

    又见赵云还是一个稚气未脱尽的少年,短髯汉子等人原本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