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唳之月胧东山
繁体版

第一幕 第2章 插曲

    无独有偶,隔着另一桌坐着的,也是一个小姑娘,看起来也就十来岁上下。

    梁上的小孩不禁好奇,不知这城中显贵之家的家主都到哪里去了?是有事耽搁还是不喜欢听书?听书这样的热闹彧泽境内可是没有人不喜欢的,那或许就是有事情耽搁了吧,要真是这样,不得不说是人生一大憾事。

    与王家那姑娘的张扬不同,另一位小姑娘则是身着一袭熨贴的淡素长裙,乳白色的裙身为底,外面罩着一件淡青色的丝质薄衫,裙裾上散散绣着浅蓝色的云纹,那支浑然天成的棱木簪端端横在她头上,看起来十分淡雅。

    她的身边也仅侍立着一位英姿勃勃的年少剑客。

    那剑客除了一件白净的布衣外身无寸甲,仅仅右手松松地握着一柄看起来很普通的剑,并保持着垂手放松的姿势。

    由于此刻他正背对着梁上的小孩,他们看不清楚他的样貌,但那身形如同雕塑一般挺拔,一动也不动,也不知是不是听书听得太出神了。

    这小姑娘家世一定也是十分显赫,小孩猜想,也许是大将军府或者司政台左师丞府上的小辈儿吧。看那云纹,或许大将军府上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为解彧泽灾劫,东山五祖携门内神识五重以上弟子悉数下山,老王司政通遣承天司数百内官外出镇乱,苍洲大圣堂与栖霞入云宗放下世仇同力净化血尸,昆吾学宫于冰封废土之上艰难重建……”

    余下的三张桌子上,坐着的终于不再是小姑娘了。他们张扬炫耀的行头打扮,生硬造作的举手投足,还有五六个膀阔腰圆的护卫拥在一起,不知是害怕遭到刺杀还是担心折了家族体面,看上去有些别扭,或许是鹭溪城附近小镇上的世家大族吧。

    随着目光继续游走,好像也不尽然。梁上小孩最后才发现最靠墙边的一张桌子似乎是临时加进去的,旁边只坐了一个人。

    那人摸约三四十岁,浓眉大眼,身材匀称,穿一身米白色的棉衣,在一众轻薄着装的人群中,显得特别不合时宜。加上他举止洒脱豪迈不拘小节,桌上点心干果铺得随处都是,惹得门外站立观望之人不时指指点点。

    只是吃还不够,他不时将腰间悬挂着的白色葫芦取下饮上一口,然后又熟练地挂了回去。

    这鹭华楼的凌波酿也是清香宜人,远近驰名,他还自己带酒,是觉得酒味不够凛冽?怕不是从剑洲无冬城赶过来的吧。这一去近千里,这是真爱听书啊!

    “……于此天下板荡之时,名城翘楚协力奋战,武道、王道、神道各方势力英雄辈出,前赴后继,历时四十八载,方才肃清青兽之祸。史称:三道纾厄。其中辛酸艰险,而今鲜有人知。今日有幸一舒胸中块垒,唱下这崎岖浩荡!亦请诸君倾耳听之……”

    门外之人都是一副陶醉的表情,除了有几个人装束奇特,神情紧张,不像津洲城民之外,除了并不像来听唱书之外,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小孩于是又扫了一圈,终于按捺不住推搡身边的同伴,小声嘟哝,“阿琴,我听不下去啦!黎老头儿这开场白也太长了!”

    另一个小孩正全神贯注听书,没搭理他,于是他又戳了戳那个叫阿琴的小孩。

    他没注意到,那个垂手而立的剑客右手微微动了一下,朝左边移了移,剑身也不露痕迹地向上移了半寸,露出了不易察觉的森然寒光。

    角落里,棉衣大叔正在抓果干的手也悬停在了空中。

    房梁上的小孩丝毫没有察觉。见阿琴还是没反应。那小孩索性伸出双手食指堵住了他的耳朵。

    “李鱼!”

    那小孩被打断之后很是恼怒,完全没注意到他们所处的环境,下意识地喊了一声。

    这声确实是太大了。这下,不仅那名剑客和大叔察觉到了动静,整个屋子和走廊上的人都抬起了头。

    一听到声响,几名禁卫立即收缩队形,拔剑而出,将坐在中间的粉裙女孩保护起来。

    倒是那名剑客和屋角的大叔顿觉危机消除,该站站,该吃吃,似乎跟刚才别无不同。

    直到望向平台的视线被剑锋遮挡,那女孩才回过神来,顺着禁卫防御的方向发现了梁上的两个小孩,眼神逐渐从听书的沉迷变得凶恶起来。

    看着下方几十双眼睛齐刷刷朝他看过来,李鱼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啊……没事,没事,我跟阿琴闹着玩呢。各位大人,你们接着听书,听书,嘿嘿……”

    李鱼旁边那小孩也很快反应了过来,却并没有如他那样慌乱,一言不发地等待着事情的变化。

    “哪里来的毛头小子!”那小姑娘怒道,“打扰本姑娘雅兴,给我拿下!”

    说罢,一名禁卫将剑横在凳子上,立刻脱下厚重的盔甲,沿着支撑的立柱向上攀爬,准备徒手逮住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娃儿。

    那个云纹白裙的姑娘抬眼看向侍立的剑客,后者只轻轻摇了摇头,她便安心地继续听书,似乎对屋内发生的一切全不在意。

    余下的众人面对这个突然发生的情况,先是看看梁上,又齐齐将目光投向平台,生怕惊扰到渐入佳境的黎老。

    直到听到他的讲述还在继续,大家才放下心来。幸好他正说得起兴,屋内的情况并没有打扰到他。

    “阿琴,怎么办?”李鱼盯着那名越爬越高的护卫,想着是不是得把他踹下去。

    那小孩叹了口气,再这么闹下去,这讲书坛只怕也开不下去了。要想听完“三道纾厄”的故事,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还没等禁卫爬到梁上,那小孩已经纵身一跃,稳稳落在地上。李鱼来不及阻止,也只得硬着头皮跟着跳了下来。

    他们在这鹭华楼房梁上这么跳下来,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次了,丝毫没有受伤。

    但他们刚一落地,两刃剑锋便紧贴着他们的脖颈横了过来,分寸拿捏恰到好处,不会伤到人,但要杀掉也仅仅是手腕往前微微一送的事儿。

    两人直愣愣站在原地,他们鼓动的脉搏每跳一下,皮肤就贴上剑身一次。这是他们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冰凉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