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神童开局
繁体版

第43章 赵恒召蔡伯俙入京

    林高当天下午便将林概送进了格物书院,当蔡伯俙得知林高姓名后,很快便想到了在宋朝一门三代八进士的福清西溪林家。

    同时代的苏轼一家也才一门两代三进士,王安石一家一门四代也才八进士。

    现在正是甘蔗成熟的季节,福建又是甘蔗种植大路,蔡家很快便收购到了大量的甘蔗。

    十一月十八,蔡家生产出了质量上乘的冰糖和白砂糖。

    蔡伯俙为了将蔡家的冰糖和市面上的糖霜区分开来,便直接用了冰糖这个名字。

    白砂糖蔡伯俙还是直接用了白砂糖这个名字。

    冰糖和白砂糖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一来是蔡家的产量不足,二来是冰糖品质确实好,以及白砂糖不仅品质好,而且更易保存。

    十一月二十二,高品毛昌达再次作为钦差来到了福清。

    赵恒对蔡伯俙献精盐加工工艺的赏赐为:擢蔡龟从为太子左赞善大夫,擢蔡伯俙为大理评事,并赏赐五十万钱。

    赵恒还召蔡伯俙来年上元节后入京,侍皇子、庆国公赵受益读书。

    蔡家人听到蔡伯俙将要入京侍赵受益读书后都大为高兴,蔡伯俙自然也高兴,不过他却担心一个问题。

    由于王诩和卢仁都是因为蔡伯俙的关系才到格物书院讲学,若蔡伯俙离开了,那么很可能他们都会离开书院。

    蔡伯俙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将格物书院搬去东京,他可不想失去王逊和卢仁这样的好老师。

    虽然东京物价高昂,就连宰辅也只能租房住。

    比如,历史上仁宗朝宰相韩琦说过:“自来政府臣僚,在京僦官私舍宇居止,比比皆是”

    再比如,南宋理学大家朱熹也说过:“且如祖宗朝,百官都无屋住,虽宰执亦是赁屋。”

    赵恒即位初期,工部侍郎、枢密副使杨砺就僦舍委巷中。

    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杨砺病逝,赵恒前去吊唁,结果乘舆不能进,步至其第,嗟悯久之。

    但是蔡家加工精盐就狠赚了一笔,卖冰糖和白砂糖更是赚的盆满钵满,因此蔡伯俙想在东京买宅院根本不成问题。

    蔡伯俙把将格物书院搬至东京的想法告诉了蔡延,蔡延也知道王逊和卢仁是因为蔡伯俙才留在格物书院的,因此也赞同蔡伯俙的想法。

    经过蔡延的游说,福清蔡氏族人都同意了将格物书院搬至东京。

    其实蔡延也没怎么游说,虽然东京消费水平高,但是书院管吃、管住,因此学生到了东京也增加不了多少花费。

    而且大家都想傍上蔡伯俙这棵“大树”,因此不用蔡延劝说也没人反对。

    王逊父母早卒,妻子早逝,无儿无女,因此对将格物书院搬至东京没有异议。

    卢仁起初还有些犹豫,毕竟他还有一大家子,不过当蔡伯俙找卢仁交谈一番后,卢仁还是同意了。

    蔡伯俙与卢仁交谈时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名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国家治理的好,关键在人才;要想得到治理天下的人才,关键在教化;教化的关键就在于学校。

    蔡伯俙还提出了分斋教学的教学方式,具体措施是设立经义和治事二斋,依据学生的才能、兴趣志向施教。

    经义主要学习六经;治事又分为治民、讲武、堰水和历算等科。

    凡人治事斋的学生每人选一个主科,同时加选一个副科。

    如此一来便可使学生既能领悟圣人经典义理,又能学到实际应用的本领,胜任行政、军事、水利等专门性工作。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这句名言,以及分斋教学都是北宋理学先驱、思想家、教育家胡瑗提出的。

    胡瑗字翼之,淮南东路泰州如皋县人,生于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

    胡瑗自幼聪颖好学,7岁善属文,13岁通五经,被左右乡邻视为奇才。

    胡瑗20岁游学于泰山,与孙复、石介等人在泰山栖真观求学深造。

    胡瑗10年不归,潜心研习圣贤经典,此时尚未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这句名言,以及分斋教学的教学方式。

    蔡伯俙为了笼络卢仁,还允许卢仁的子弟以及蔡襄族人进入格物书院读书。

    蔡伯俙知道卢氏清贫,特地减免了卢仁子弟以及蔡襄族人的一部分学费,当然这部分钱私下里会由蔡延出。

    蔡伯俙还为非本族学生设立了奖学金,用来资助品学兼优者,奖学金也由蔡延出。

    福州闽县。

    秦胜得知蔡家卖蔗糖又大赚特赚后越想越气,于是便找来狐朋狗友借酒消愁。

    秦胜喝了几杯酒后便骂道:“福清蔡家真是卑鄙无耻,我刚投入本钱制作精盐,蔡家便将精盐的制作工艺献给了朝廷,害得我血本无归不说,还被我爹大骂了一顿。此仇不报非君子,我一定要让福清蔡家知道我的厉害。”

    秦胜的一名狐朋狗友闻言便说道:“六郎,坊间有传闻说《伤仲永》、《卖油翁》等文章并非蔡伯俙所作,而是有人代笔,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秦胜闻言眼前一亮,说道:“哼!管它是真是假,即使是假的我也要让它成真的。只要大家都说那些诗词文章不是蔡伯俙所作,假的也会成真的,蔡家必定因此而消亡。”

    十二月初二,皇子、庆国公赵受益行加冠礼。

    十二月十五,赵恒以皇子、庆国公赵受益为忠正军节度使兼侍中,封寿春郡王。

    转眼到了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

    春,正月初三,卯时四刻,安蓉诞下一子,蔡筮从为其取名为翛。

    正月初六,蔡府为蔡翛举办了隆重的三朝礼。

    这日蔡府宾客如云,热闹非凡。

    正月十六,蔡筮从携数名家仆启程前往东京。

    由于格物书院要搬去东京,大家一起去的话不好安顿,因此由蔡筮从先去东京打点好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