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转凡尘
繁体版

第十五章 南疆阴谋(上)

    天色渐白时分,刘延兴带着骑箭队返回码头。

    殷连慎正在一个没有破损的小船中浅眠,听到外边的马蹄声后边忽坐起来,掀开帘子,走出船舱。

    “刘统领,”殷连慎朝着骑兵队群大喊一声。

    一名少年将军牵动胯下战马向殷连慎走了过去,临近时,少年下马行礼。

    “安帅,追到了!”刘延兴的语气中带着不负所命的喜悦。

    “来坐下,快说说。”殷连慎连忙拉着刘延兴胳膊,坐在河边的大石头上,又示意近身值守的兵士拿水过来。

    刘延兴“吨、吨”饮了几大口,抹了下嘴角说道:“我们向西追了十几里,在岸边发现他们的船,所有人都弃船跑了,又追了二十里,追到几个掉队的伤兵,经盘查得知,是擎昭山匪。”

    “擎昭?你说清楚。”

    “属下本想带这些伤兵回来,但他们宁死不从,竟然拿刀抹了脖子,都死了。擎昭是桓兴郡地界,此事可能与桓王有关。若真如此……”刘延兴言语中听得出担忧之色,“恐怕得禀报封大司马了。”

    “桓王是谁?”

    “您的王伯,当今君上的兄长……也,也是……当初的废太子。”刘延兴迟疑说着,“二十多年前的旧事了,我也不清楚当年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这些。”

    殷连慎长吸一口气,深思起来。这个桓王究竟想干什么,暂时还不能确定。但是,他的身份,还有擎昭山匪撤退时提到的南疆战事……废太子、山匪夜袭、南疆兵祸……这是要干大事啊!但这些事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就算桓王想要起兵造反,矛头也应该是皇都大陵,应该是当朝的肃英帝,甚至封都渊、太子都可以成为他的目标,但为什么偏偏找到自己?

    再回想起自己重生之后发生的一切——自己被人下毒、绮影客深夜行刺、南疆云岭郡反叛东霖敌国、泗南郡战火骤起、太子试图夺取虎豹军,如今……擎昭山匪袭击泾江,又扯出个什么桓王……

    这一切,究竟有什么联系?自己在这些事件当中究竟扮演了什么?

    殷连慎隐隐觉得这幅身体原来那个主人生前定是得罪了什么人。他死了,却要自己这个死过一次的老人来承受未知的打压。想到这里,殷连慎不由冷笑一声。

    “安帅?”见殷连慎迟迟不语,反倒还“傻笑”一声,刘延兴疑惑起来,“您看,此事……是否禀报封大司马?”

    “先回军营,”殷连慎利索说道:“这一夜你也累了,回去后跟秦毅他们商量一下再说。”

    “好!”

    殷连慎和刘延兴留下一半兵士护卫泾江,又向楚金霸告了辞,便率领余部回了虎豹军营。

    此刻天已大亮,留守营中的李、秦、袁三大统领一听到兵士来报“安帅回营。”便立刻前往中军大帐询问情况。

    刘延兴将昨夜的事大致说与三人,当听到袭击者是擎昭山匪时,三人和刘延兴当时的反应一样,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擎昭?桓兴郡的擎昭!”袁宗柱当即提到“桓兴郡”。

    “没错!谁能想到,相隔几百里的擎昭山匪竟然会袭击泾江。”刘延兴道。

    秦毅低着头闷声言道:“泾江兄弟说,他们撤退时提到了安帅……”

    “嗯,他们说,敌船放话,在南疆战场上等着安帅。”

    “可是,据我们的兵探所报,泗南郡的战事虽然艰难,但太子的平南大军依旧坚守,并未表露需要救援之意。”

    “南疆泗南郡的战场、北疆桓兴郡的擎昭,还有我们此刻所处的西北华阳郡泾江……这三个地方能相隔遥遥,是什么事能把这三个地方联系在一起?还……把安帅扯了进去?”秦毅放慢语速,仔细分析道。

    军帐中一时安静下来,大家都想不通秦毅的这个问题,最后四位统领竟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盯在了殷连慎脸上。

    “看我干什么?我都失忆了,你们都想不通的事,难道我会知道?”

    “我在想……这些袭击泾江的贼船,会不会是嫁祸擎昭?”秦毅突发奇想,一语惊人。

    “你这么说……”

    “嗯……对啊,有道理!”

    “你是说,敌众另有他人,他们故意放话引我去南疆泗南郡,又把这次袭击嫁祸给桓兴郡?”殷连慎反问起来,“目的呢?这些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帐中再次陷入短暂的安静中,片刻后,秦毅说道:“还是先飞马传信,将此事禀报给封大司马吧,或许……他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殷连慎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但没有发问什么,只是认同了秦毅的主意,“好。”

    之后的几天,虎豹军一方面派出多支巡逻小队,看是否能追踪到那夜偷袭者的踪迹;另一方面协助泾江镇恢复水道及百姓生计。

    这天,一队戴甲披挂的兵士,骑着快马奔向虎豹军营的辕门。

    “圣旨到,安王接旨!”

    “尊天承运,肃皇诏曰,安王接旨!”

    “儿臣在!”

    安王率领虎豹军十几名将官,在辕门外行礼接旨。

    “泗南郡战事危急,平南大军恐不敌贼寇,为保大肃南疆,朕特命安王殷连慎,率领虎豹军前往御敌,此战,定要平复泗南郡兵祸,收复云岭郡失地。钦此——”

    “儿臣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