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振公子
繁体版

第十六章 大闹贡院

    衙役的这个举动,让沈冲感到很诧异,怎么不作调查,连踹人的那个好汉的供述都不听,就把人带走了。

    怎么尽出些让人琢磨不透的事。

    还有一个问题困惑了他半夜,那个踹人的好汉当时为何第一句问话是“快说,谁差你来的?”

    这是什么意思,好汉知道撬门人不是贼?而且知道撬门人撬门的目的?

    还有一个疑点,撬门人的身上挂了一大一小两个皮囊,经查看,大的皮囊中装的是麻油,小皮囊中装有一种黑色粉末,不知何物。

    这些都让沈冲百思不得其解。

    昨夜,沈冲和那个好汉绑人的时候,也委婉地问过好汉是什么人?好汉说他们是生意人,起夜时碰到这事。

    沈冲以怀疑的语气说怎么这么巧,那好汉说自己也没想到这么巧。

    话也就聊死了,再没法继续深入的打探。

    午时刚过,叶青辰给沈冲送来一小筐压沙寺的梨。

    沈冲把梨分给了杨林等人。

    杨林接过梨咬了一口,汁水四溢,顿感满口生津,大赞其味“甘而美”。

    说自己听说过这梨有“御园”之称,果然名不虚传,说能吃到这梨的人非富即贵。

    叶青辰解释说是父亲远在大名府的同年捎来的,可能是他们自家种的。

    杨林听了半信半疑,他更加坚定眼前这个小官人不是普通人家的子弟,也加深了对沈冲身份的怀疑。

    沈冲吃了口梨,只是赞了声好,便边吃边把昨天晚上发生的事给叶青辰说了一下。

    叶青辰听后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当着杨林等人的面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说他到州衙刑曹打探一下是怎么回事。

    叶青辰跟沈冲聊了一会,表示明日就要开考,让沈冲好好休息,养足精神,好应对考试,就不再打扰,起身告辞。

    沈冲把叶青辰送到客栈外,拿出写给郭进的信对叶青辰说:“贤弟,愚兄在这鲁州城再无相识之人,烦请贤弟把这封信转送一下,不知可否。”

    叶青辰接过信封,看到上写着“敬送威远军节度使郭太尉启”几个字,差点惊掉了下巴。

    叶青辰用有点颤抖的语调问:“郭、郭太尉,哥哥是太尉什么人?”

    “愚兄跟太尉非亲非故,只是在来鲁州的路上有一面之缘。”沈冲淡淡地说。

    “是这样啊!哥哥放心,小弟一定把信送到。”沈冲没有多说,叶青辰也就不好多问。

    两人告辞后,叶青辰恍恍惚惚地朝前走,还差点撞了人,被对方骂走路不长眼,但叶青辰连对方说什么话都没有听到。

    对方看叶青辰傻傻的样子,骂了句:“呆子”,便走了。

    这时的叶青辰,被失落感压得喘不过气来。人的优越感一旦失去,失落感就会大增。

    叶青辰一心想与沈冲交往,是沈冲的气度吸引了他。

    还有一点,叶青辰可谓鲁州的第二衙内,他觉得自己与沈冲交往,各方面还算对等。

    虽然沈冲为了自己招惹了薛祥,但自己可以通过父亲帮助和保护沈冲,甚至自己还可以在暗中接济沈冲。

    可现在看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可笑,人家还需要自己的帮助,是不是自做多情了?

    叶青辰现在才明白沈冲为什么敢大闹学事司,为什么敢打薛保义,为什么要去敲登闻鼓。

    原来人家的底气在这里,叶青辰再次看向信封上的几个字——威远军节度使。

    威远军节度使郭进的祖父可是开国功勋,自己也为朝廷立下过汗马功劳,在二府中轮流担任过宰执大臣,后遭奸人排挤,离开了中枢。

    朝廷外放郭进为威远军节度使时,官家力排众议,还是给了郭进使相的头衔,给他保留了宰执待遇。

    叶青辰回到家,垂头丧气地找到父亲,把手中的信扔到桌子上,一言不发就要离开。叶雷看儿子的状态不对,便问:“谁送来的书信”。

    “沈冲让送给郭太尉。”叶青辰说完,头也没回向自己的房间走去。

    叶雷拿起信封一看,上写“敬送威远军节度使郭太尉启”几个字后,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沈冲写给郭进的信?沈冲!郭进!什么关系?为何这小子从未提及?

    叶雷一时也糊涂了,这沈冲到底是什么人?

    难道这沈冲在鲁州的作所为是郭进所指使?目的何在?

    不会是郭进派沈冲暗访鲁州官场?一连串的问题从叶雷脑中闪现。

    问题没想通,但郭太尉的事不敢马虎,便立即在州衙找了位自己比较信任的衙役,让快马送向威远军。

    沈冲送走叶青辰回到客房后,杨林便笑道:“刚来的那个后生如此关照沈兄,可羡煞愚兄了。”

    “是小弟命好。”

    “看那后生气度,应是官宦子弟。”

    “只是家境好一点。”沈冲怕说出叶青辰的真实身份,弄得大家再度猜测。

    “难得,当下的员外家,鲜有这么有教养的子弟。”

    “哥哥说的是。”

    杨林很识趣,看得出沈冲的回话很明显是在搪塞自己,也就不再说话,低头继续读他的书。

    沈冲看杨林的表情,也觉得自己有点不近人情,怠慢了人家,便没话找话地问了一些进考场需要准备什么的问题。

    杨林也不跟沈冲计较,很认真地告诉沈冲,需要准备笔、墨等文房用品和一些必须的生活用品,并详细介绍了考试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按照杨林的介绍,沈冲一一做了比较详尽的准备。

    这一天,算是到达鲁州最平静的一天,什么事都没发生。

    叶青辰那边,躺在床上,人很失落,还有说不上来的郁闷。

    本来想去刑曹那边打探一下那个所谓的盗贼的情况,他现在觉得已没有必要,便在昏昏沉沉中睡着了。

    而那个所谓的盗贼,很快就被释放。

    此人正是薛祥豢养的一个门客,叫时移,在鸡鸣狗盗方面是个能手。

    薛保义给时移五十两雪花银的赏钱,让他想办法除掉沈冲。

    时移接到这个任务后,经过多方打探和跟踪,知道来硬的不是沈冲的对手,便计划了投毒和火攻两种方案。

    在投毒方面,因沈冲的吃饭时间和地点很随意,无法事先实施计划,决定火攻。

    时移原计划进入沈冲的客房后,在床铺前放置事先点燃并用竹管罩着的迷烟。

    在床铺及四周撒上麻油和火药,并将火药引到隐蔽处,从竹管中抽出已点燃的松香插在上面。

    等时移退出客房后,将客房的门再从外面锁住。

    一刻钟后,迷烟将起到作用,而松香刚好燃至火药处,被褥瞬间将被点燃。

    沈冲即使武力超群,在熟睡中怎能抵御迷烟的浸害,就是醒了,也是浑身酸软,无法挪动。

    室内起火,里面的人出不来,等外面的人发现时,压根就来不及救。

    狠毒!简直是丧心病狂。

    这衙内为了泄愤,根本不顾及客房内其他人的性命。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自认为做得天衣无缝的时移,哪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他的一举一动,被叶雷安排的在暗处昼夜轮值的军士盯着。

    薛保义在青楼等了半晚上也没等到好消息,搂着青楼的头牌睡着了。

    打探消息的手下在客栈外等了一晚上也没见到动静,天未亮,看到店小二急急忙忙跑出来,就知道出事了。

    薛保义得知消息后,气得摔了一只钧窑盏。

    之后,给刑曹的官员捎去话后,时移很快就被放了出来。

    薛保义又跑到学事司,让学事司副监司俞阳探想尽一切办法,把沈冲这个名字送给主考官诸葛聪,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沈冲中举。

    翌日,是中秋佳节,也是秋闱的日子。

    这天卯时开始,鲁州的学子,从四八方面开始向贡院云集。

    有些是初来乍到,意气风发,像沈冲。

    有些是“旧怨”重提,信心不足,像杨林。

    沈冲、杨林和何士业提着笔墨盒结伴而行。

    这么重要的时刻,叶青辰没来送沈冲,倒是让杨林有点竟外。

    一路上年龄各异、衣着有差的行人,几乎朝着一个方向行走,他们大多是学子,也有陪伴的家眷。

    沈冲他们到贡院门前的广场时,看到很多人已提前到了。

    贡院四周有禁军全副武装站立值守,整个现场显得既欢快又庄严。

    广场有学事司和州衙的吏员维持秩序,参考的学子进入指定的广场内,无关人员不准入场。

    入场的学子按照吏员的引导,排队站立。

    整整半个时辰的等待,把在场学子的兴奋劲快磨没了时,一声锣响后,有衙役喝:“薛知州到”。

    这时,薛祥、叶雷等鲁州要员到场。

    薛祥站在贡院门面台阶上,扫视了一下全场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秋闱双至。

    诸位学子十年寒窗、九载熬油,今日到了跃龙门的时刻。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诸位入将拜相未尝不可......”

    薛祥洋洋洒洒讲了一刻钟,把初试的学子听得热血沸腾。

    而杨林等老考生听得如坐针毡,这时候觉得时光流失得好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