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宋
繁体版

第18章 得闲

    五天之后,苏西惊讶地看着眼前,已经把炒锅都摇出来残影的孙师傅。

    这孙师傅不愧是多年的老师傅,哪怕是技术不同。但是在很多技艺上也非常容易做到一点就透,一学就会。

    距离孙师傅拜住苏西门下不过区区五天时间。

    像是炒饭这样的低难度炒菜,已经拿不到孙师傅了。

    之前由于对铁炒锅的操作比较陌生。孙师傅还有些火候太大或太小的问题。

    炒出来的饭,要么就是太干太硬,要么就是水分太多。

    但是不过四五天时间苏西已经吃不出来孙师傅和自己炒的普通黄金炒饭有什么区别。

    后面苏西索性把高端版的状元黄金炒饭,也一并传授给了孙师傅。

    这次孙师傅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完美复刻。

    不仅如此,孙师傅做得越来越快,原本苏西需要四分钟才能炒好一份炒饭。

    这个时间被孙师傅压缩到了三分钟。更猛的火力更快的抖锅速度。带来了更猛烈的香气和更加酥脆的口感。

    到了这里,苏西不得不承认,把孙师傅找过来果然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不过苏西也留了个心眼,暂时没有让孙师傅接触到除了炒饭外的其他的菜品。

    显然是想再观察一段时间。

    不过即使这样,也已经把苏西从最初的繁重劳动中解放了出来。

    不仅如此,现在客栈资金充裕,公孙大娘又找了一位年轻的账房先生,作为苏西的出纳。这位先生也姓秦据说是上一位秦账房在老家的侄子。刚好他回老家养老后,就让自己的这个侄子过来公孙大娘这里帮忙。

    日常收钱给钱的事情就成了这位小秦先生的工作。

    而苏西的工作变成了晚上的账目审计,和每周一次的账目盘点。

    这下子苏西一下子闲了起来。

    就想着等到今晚闲来无事去附近走走。

    不过勾栏之类的娱乐场所,现在苏西是万万不敢去。

    心想要是被公孙大娘知道恐怕是要不得了。

    不过除此之外东京汴梁好玩的地方可就太多了。

    苏西特意准备在店里吃晚饭。

    和公孙大娘打声招呼就说自己想去夜市逛逛。

    毕竟自己前世好像从某影视作品里记得汴京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夜市。

    刚好离他们店铺不远。

    “州桥夜市”,对就是这个名字。

    苏西和公孙大娘说了一下,自己想去看州桥夜市。

    公孙大娘点了点头说道:“确实,苏先生来这边以后就一直忙着店里的事情,都还没有好好走走。

    州桥夜市确实离得很近。

    他从前面的龙津桥一直可以绵延到朱雀门。

    一趟逛下来,怎么也要一两个时辰。

    这样吧苏先生你早点出发。放心,晚上的这边有我们在,所以没什么事情的。

    晚上的时候那里会有不少好吃的。

    我记得我好像也很久没有吃那边的姜辣萝卜了,麻烦苏先生你有空的话带一点给我。”

    得到了老板娘的允许后,天刚刚暗下来,苏西就换了一身衣服,离开了天然居。

    苏西的衣服是这几天公孙大娘送他的,只说是按着苏西身材去街口成衣店买了几套便服,不过这些衣服都比时空管理员给苏西准备的那套要贵重得多。

    苏西穿的是其中一套便服,一袭儒衫,宽领大袖,不过袖口为了方便行动稍微收紧了一些,布料用的是深青色的绸缎,舒适透气,头戴一顶深青色的小帽,顺便遮挡了一下苏西不太长的头发,一眼看去,俨然一个唇红齿白富贵人家的翩翩少年读书郎。

    东京汴梁不愧是这个时代的世界第一都市。

    九大外门,十二大内门。又经过了宋徽宗的扩建,城墙从二十多里延长到了五十多里。

    汴京城区的面积也得到极大地扩大。

    尤其是夜晚时分,作为唯一没有宵禁的朝代,现在的大街上依旧人山人海。

    沿街店铺都把灯笼挂到了门口的灯架或树上。这样一来,马路都被照得清清楚楚。

    此时的苏西身处其中居然感觉到一股难得的归属感。仿佛回到了之前时空里那个人潮汹涌的钢铁丛林之中。

    不过那时候的自己每天都是疯狂地拧着电瓶车的加速把手。

    无论在路边看到什么都匆匆而过。就给原本给电瓶充电的片刻休息时间,也逐渐被更加高效的换电箱所取代。

    自己变得越来越忙,根本没有时间去看路边的景色,更加没有精神去欣赏城市建设带来的景观。

    但是就在这里苏西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房屋,错落排列的屋顶瓦片。路边走来走去的人们都步伐轻松。仿佛没什么着急的事情。只是单纯地散步。

    大家都在享受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是这个时代最后的落日余晖。

    苏西也在漫步着,毕竟现在时间还早。自己也不饿。

    这时苏西被前方一群人的叫好声音吸引。

    走着走着苏西发现前面有一个小码头,这个码头很小,停着几艘乌篷船。小船不过四米多长,看样子最大能容纳两三个人船里面放着一个小小的茶几,茶几旁边的木盒里面还放着一些点心零食。还有酒壶酒杯之类的家什。

    看样子如果邀请一两位好友,就可以在其中对饮。

    看到这个苏西一下子有点走不动道了,来这以后自己还没尝过这里的美酒,这是其一,其二古书中苏东坡泛舟长江赤壁,写下前后赤壁赋的故事,当年就听的苏西心痒难耐。

    看着教材上的苏轼,举杯对月吟诗,这幅场景苏西现在还记忆深刻,虽然苏西不太会写诗,但是也不妨碍苏西准备来个泛舟夜游东京。

    苏西的目光稍微找了一下,发现船老大就在岸边等着。这个人一样是一身短衣,40多岁的年纪,两只小眼睛一看到苏西就凑了过来。

    船老大:“这位官人要不要坐船,想去哪里,我这船开了三代人,稳得很,点心都是附近窦家老铺的货色,您吃多少付多少,童叟无欺。”

    说完这些,船老大一脸神秘地凑了过来,对苏西小声说道:“我这里的酒是遇仙楼的银瓶酒同款,我和负责酿酒的师傅童老实很熟。这些都是他偷偷卖给我的。”

    说完这船家还和苏西挤眉弄眼说道:“而且我还知道几条花船的夜晚路线,运气好的话,带着官人你一睹花魁风采也不是不可能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