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孤影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飞云之上

    日出辰时,朱家的大门打开。

    走出3个身着公服的男人。

    朱仁钧、朱仁钰、朱大宽。

    后面跟了一群莺莺燕燕。

    老娘婶婶姐姐妹妹。

    这个阵仗跟朱仁钧、朱仁钰两兄弟无关,平日里他们出门都是静悄悄的,稍微弄出点动静都要被埋怨。

    朱大宽就不一样了,第一次到集贤院点卯,全家人叮叮咣咣折腾到半夜,天还没亮又开始叮叮咣咣。

    “大宽侄儿,且小心着些,给你带的物件,摆放出来,装点签押房,里头的吃食午间拿来用,可看好了,仔细让人放了什么东西进去,莫要去公廨里的饭堂,不知道多脏……”

    “我儿,这些都是伴手的礼物,送些给同僚,见到上官切记要谨守礼仪,不可轻率,你可是文人,定要做好克己复礼四个字,端庄些,莫要像你父亲,笑的跟个弥勒佛似的,没有威信”

    “大宽弟弟,这是姐姐在寺庙里求来的佛珠串,请的高僧开光,护佑你无病无灾的,你且戴好了”

    “哥哥,给你给你,我绣的蝙蝠香囊,我觉得好丑,她们说吉利呢……”

    朱大宽仔细端详。

    嗯,确实很丑,蝙蝠本来就丑,小妹的针法让它丑上加丑。

    “我儿,这是娘亲为你张罗的代步马匹,我儿乃是成名文士,不同一般人,这匹白马正衬你身份”大奶奶招呼一声。

    一个胡人马奴牵来一匹高头大马,周身纯白,四蹄乌黑,还有四个身强力壮的家丁跟着。

    “大嫂,可是大手笔,前日听闻城郊骡马市有名马现世拍卖,四蹄玄冥,周身雪白,形似龙驹,得了名号叫四冥雪龙驹,名噪一时”朱仁钰是爱马之人,眼馋得不得了,“此马以暗红拍卖,大嫂中标,怕是耗费不下十万缗”

    朱仁钧眼睛飞快在妻子身上掠过,干咳了两声,“大宽年纪轻轻,不宜太过招摇”

    “我儿大名鼎鼎,光耀朱家门楣,不可落了身份”大奶奶毫不理会,冷冷瞪了朱仁钧一眼,转身笑容灿烂,“我儿,骑上去试试,可要慢着些”

    朱大宽翻身而上,雪龙驹毫无反应,打了两个响鼻完事儿。

    如临大敌的马奴和家丁松了口气。

    但凡名马,都有脾气,说不让你骑,就不让你骑,你硬要骑,非摔你个七荤八素。

    朱大宽顺利得有点意外。

    “果真是瑞兽,通人性”朱仁钧点评了句,快步上了马车。

    朱仁钰反复看了几遍,“大宽福泽深厚,与雪龙驹有缘,大大好事”

    “驾”朱大宽双腿一夹,雪龙驹起步飞奔,瞬间已到数十丈开外。

    朱大宽险些倒栽下去,赶忙拉紧了缰绳。

    大奶奶心一揪,“你们几个都跟着,贴身护着大爷”

    ……

    九鼎宫,复礼殿。

    常朝菜市场周而复始。

    苟旭皇帝心不在焉。

    “秋闱大比诸事已然具备,凡诸考官人选、章程详案等俱在,伏请陛下圣裁”礼部侍郎郑友直启奏。

    怕是登科名单也已经具备了吧。

    苟旭心神慵懒,看都不想看,“政事堂审议,拟票奏来”

    “是”郑友直应命。

    “陛下,臣有本奏”户部侍郎冯道出列,“本次科举有武勋恩科,乃是朝堂一大创举,臣以为,行非常事,当用非常人,翰林供奉朱大宽,可为武勋恩科主考官”

    “荒谬”

    “冯侍郎失心疯了不成”

    “此事断不可行”

    “抡才大典岂能付诸黄口小儿”

    反对声不绝于耳。

    冯道却无意争辩,退回朝班。

    宰相让他为朱大宽表功,他做了,成与不成,与他无关。

    曾墨客袍袖微动。

    礼部尚书出列,“陛下,诸位同僚,冯侍郎所言或可不议,只是武勋主考确实没有定下,不妨各自荐举,定了下来,臣举荐御史中丞杜九龄”

    “荒唐”

    “万万不可”

    江党中人疯狂反对,清流华选,沾染了武勋,对他们的后起之秀有害无利。

    “臣举荐礼部侍郎郑友直,郑侍郎主掌科举近十年,历来倡导鼎新,值此新政,自应当仁不让”

    “岂有此理,谁家礼官首脑行浊流之事”

    “郑侍郎主掌秋闱,怕是分身乏术”

    ……

    晋江党人相互举荐,攻讦不休,偶尔抽风攻击一下盘踞礼部太久的新党,日常大乱斗。

    “咳”曾墨客轻咳一声,“既是没有合意人选,冯侍郎,你举荐谁?”

    “相爷,下官举荐翰林供奉朱大宽”冯道赶紧回答。

    “唔”曾墨客阖上双眼。

    这下没人反对了。

    苟旭皇帝看了曾墨客一眼,沉吟片刻,“朱大宽年幼,怕是难以服众”

    “陛下,朱大宽幼年博学,发愤图强,正可为士林弘毅典范”

    “陛下,朱大宽出身武勋,率先垂范,庶几激扬名教正气”

    “陛下,朱大宽身负大名,闻道先后,达者为师,与年齿无碍”

    ……

    皇帝要反对,那可不行,群臣众口一词。

    苟旭皇帝咬了咬腮帮子,徐徐吐出一口浊气,“既是众卿认可,可见朱大宽才学过人,颇能服众,既为主考官,翰林供奉一职,不足以支撑朝堂门户,加御史中丞衔,任吏科都给事中,众卿可有异议?”

    朝中寂寂无言。

    排名第一的副相顾效祖出列,“臣以为,朱大宽一日之内由五品升至四品,情有可原,骤然为清流魁首,又执掌实权,恐有骇物议,非用人之道,臣以为,不妨实授吏科都给事中,不必加衔”

    “臣不以为然,既是二者取其一,不妨实授御史中丞,不必兼任吏科都给事中,毕竟封驳事权影响浩大,非老成持重者不可”

    江党、晋党又开始互相挖坑。

    苟旭皇帝头痛不已,看向申勿用。

    申勿用果断和稀泥,“陛下,相爷,朱大宽武勋出身,而才华横溢,此番主持武勋恩科,难免与枢密院交道,不如任为枢密院都承旨,此职位高,为正三品,可彰显陛下爱才之心,又可体谅朝堂保全之意”

    苟旭皇帝眼中闪过失望之色。

    宰相曾墨客脸色漆黑如墨。

    皇帝意欲收揽人才为皇家所用,宰相意欲收纳在野之人以巩固文治。

    因为晋江党人争斗,两人都没有达成目的。

    丢到枢密院大茶房里,就算是当了枢密使,又能如何?

    “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