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孤影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星星之火

    集贤院位于九鼎宫内,内外朝连接处。

    内朝是政事堂、御史台、大藏省、禁军等衙署所在地。

    空间开阔,金碧辉煌,环境优渥,由宫中二十四衙门供应办公所需,四方方物贡品、奢侈物件随处可见,规格极高。

    外朝则以六部为主,大多是执事衙门,这些衙门稍微清苦一些,近年来衙署设立增多,排列得密密麻麻,中间道路为之狭窄,长达两里地的主干道路硬生生挤成了回廊,称之为千步廊。

    集贤院真的是个院落。

    院落中遍植枇杷树,终年长青,亭亭如盖。

    中间有个藏书阁,六层八角楼,高耸入云,藏书甚多,据说比宫中文史馆还要壮观。

    其他屋舍白墙黛瓦,江南民居风格,矮矮的一层楼,整体显得忧郁内敛。

    倒是符合文青气质。

    集贤院结构松散,几乎没有上下级之分,只有大学士一名,总管院务,还有个庶务厅主事,打理院内一应杂事,杂役十数人,都是园丁洒扫之类,没有官差。

    朱大宽来到此地,与同僚们见礼。

    先去拜见大学士,在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中败退,大学士年逾古稀,早年曾经给苟旭皇帝讲过经筵,后人不争气,他只好坚挺在工作岗位,一门心思为后人谋福利。

    又去拜访庶务厅主事,那主事谨小慎微,刻板得很,当众对着比他高四级的朱大宽行了个跪拜大礼,弄得朱大宽好不尴尬。

    身边其余同僚,一个个高冷冻人,端着架子不食人间烟火。

    朱大宽放弃了套近乎,家里带的东西,原样拿回签押房,给他们太浪费了。

    到藏书阁翻了本足本的风月话本,泡了壶茶,翘着二郎腿,美滋滋。

    咦,竟然还有插图,惟妙惟肖啊。

    朱大宽一本书看完,有点燥热,看时辰刚过午时,到饭点儿了。

    出门溜达了一圈儿。

    同僚们各走各路,有的去饭堂,有的下馆子,有的自顾自打开饭盒,有的端着碗在房檐下慢条斯理夹菜刨饭。

    彼此之间全无对话,前后参差,走的颇有分寸,任何人两两之间都不曾并排。

    朱大宽点卯第一天,就有了想溜号的冲动。

    端了自己的饭盒出来,找了个修剪花草的园丁,循循善诱攀谈起来。

    “本院日常并无公务,为何大家都在公廨当值?”

    “回官人,翰林老爷们当值,有的是要看书,本院的书不准带离的,大多数是在等个缘法”

    “哦?陛下会时常下诏制文?”朱大宽好奇了。

    “自打小的到集贤院当差,皇帝老爷的吩咐是一件没见着过”园丁撇撇嘴,也不知道是鄙视皇帝,还是不屑这些大头巾,“翰林老爷们等的活儿,是后宫娘娘、皇亲国戚们吩咐的,这些活计一旦得着了,赏赐可是丰厚”

    园丁四下里看看,鬼鬼祟祟,“画人像画的那位于老爷,听说得了马家的青眼,用赏赐买了处外宅,养了好几个婆姨,老爷们可羡慕着呢”

    朱大宽咧了咧嘴,回头一看,这集贤院变了个样子。

    这不就是个劳务市场嘛,藏书阁算个培训中心,这些衣冠楚楚的大头巾,都是壮劳力,等着雇主嚷嚷着招工派活儿。

    怪不得互相提防,跟看仇人似的,本就是竞争关系,重利当前,同僚值几文大钱?

    朱大宽瞬间撕掉了集贤院的朦胧面纱,拱手跟园丁告辞,端着饭碗回了签押房。

    先吃饭再说。

    ……

    吃完饭,睡个午觉。

    朱大宽收拾东西,准备走人。

    他不想打工等活儿。

    刚走到院子里,就被眼前奇怪的一幕惊到了。

    门口堆着二三十个人,把一个身着锦袍的人围在中央,不让他进来,也不让大声说话。

    有人回头发现朱大宽出来了,还摇头叹了口气。

    朱大宽本来无意深究,但你既然冲我摇头叹气,那我就得多做点你不喜欢的事了。

    迈着八字步走入人群中。

    锦袍男子是宫中杨妃娘家的管事,来派活儿的,想要一首诗作,表达贤才难得,往往失之子羽的遗憾。

    听了这老掉牙的命题,朱大宽当搅屎棍的兴趣都没了,摆手召来长随,牵来雪龙驹,翻身上马,离开这个文艺交易市场。

    集贤院的同僚当然乐见他滚,锦袍男子却觉得没面子,“那位骑白马的供奉,为何在此时离开,可是看不起咱们杨家人?”

    “不敢,才学不足,无缘效力”朱大宽有点不开心了。

    “既是才学不足,怎的还有脸在集贤院打混?”锦袍男子开始人身攻击。

    朱大宽笑笑不再说话,拉了拉缰绳,雪龙驹打着响鼻往前走去。

    才出大门,又被人堵住了。

    这回来的是政事堂吏房中书和兵部武选司郎中,带来了朝堂的最新任命。

    十五岁的朱大宽,就任三品枢密院都承旨,典掌武勋恩科。

    集贤院门口,寂静了片刻。

    “不过是腌臜武官,请我去我都未必乐意”

    “饱食终日,一无用处,坐领丰厚俸禄,实在是国之蠹虫”

    “自甘堕落,凭借诗词长材,本可以效力帝王家,却去那枢密院,怕就泯然众人矣”

    指指点点,没一句好话,所谓文人相轻,演绎到了极致。

    朱大宽接过官凭,也有点迷糊,“两位,官职乃国家名器,大宽寸功未立,何以遽然升赏?”

    “陛下和相爷心意,你领下便是”中书好言好语,不敢怠慢。

    “恭喜恭喜,朱官人到任,想来枢密院将别开生面”兵部武选司郎中善祷善祝,鬼都知道他口不应心,枢密院别开生面,分的都是他们兵部的权。

    “也罢,大宽这集贤院的官印官告,我将退回何处?”都没实在话,朱大宽懒得再问。

    中书和郎中面面相觑,“朝中并无此旨意”

    朱大宽乐了,回头冲讨厌的同僚们拱拱手,“如此,我改日再来拜会诸位”

    集贤院众人如同吞了苍蝇,杨家的锦袍管事缩到了一边,努力不让朱大宽看见。

    朱大宽没有心思搭理他们,拿捏着手中的官凭印信。

    横跨文武,行事方便些。

    他不在意枢密院三品高位,在意武勋恩科会试。

    毕竟是新的有生力量,当可做点不一样的事情。

    一点星星之火,缓缓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