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梦癫行
繁体版

离开了锡金

    二十一章

    所有人上了军用吉普车。然而并不是按照一个座位一个人,而是一个吉普车上几乎人叠人,所有的空间都被塞满,每一个人都可以闻到另一个人的呼吸。

    那辛臭的汗渍味让徐志郎要呕吐。

    当吉普车启动,离开营房,他打算观察车外的情况,伺机逃走,可是根本就没有机会。

    吉普车穿过了大路,淌过河流,停在一个小山坡旁边。

    当车停稳,所有人蜂拥而下。拉吉普特•赫凡指挥步兵在小山坡上隐蔽,工兵在布兵后方架起小钢炮和山地炮,汽车也隐蔽在树林。

    这看似非常合理的布兵后来却经不起任何正面进攻。

    等了没多久,一队士兵骑着马飞奔过河流,跑过这个山丘,紧接着一大队骑着马的游击队迎面过来。

    拉吉普特•赫凡有些兴奋,他似乎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

    两边士兵差别太大,他们这边是机枪大炮,然而对面却是马匹和步枪,打赢这场伏击战几乎没有什么悬念。

    在骑兵刚到小河旁边,拉吉普特•赫凡发出了攻击的命令。

    炮兵打出了几发炮弹,第一波炮弹没有命中,打在了河道上,游击队的马匹惊慌跳起来。

    然而,对方的骑兵在出现临时地慌乱以后,迅速调整好队形,一部分人骑马强行越过河流,另一部分就地下马,支起了火炮。

    短暂过后,拉吉普特•赫凡发出了第二次发射炮弹的命令。

    后排的六发炮弹由于其中一发装填出现了问题,只有五发正常发射出炮弹。

    五发当中只有一发打中了对面的游骑兵,几匹马应声倒下。

    然而冲锋的骑兵并没有慌张,仍然加速向山坡冲过来。

    拉吉普特•赫凡已经准备指挥第三次炮弹射击,然而对面的炮弹已经落在了前排士兵附近。

    随着前排第一声炮弹落地的爆炸声,所有的士兵就像下车时一样,瞬间开始四散逃走。

    徐志郎本打算绑了拉吉普特•赫凡投靠游击队。

    然而当他翻过身打算找拉吉普特•赫凡时,却发现山坡上除了丢弃的枪械和旗帜,没剩下几个人。

    他对着拉吉普特•赫凡逃跑的地方射出一梭子子弹。

    当对面的游骑兵开始爬土坡发起进攻时,阵地上已经没剩下几个人。

    徐志郎站上山坡,撤下白旗挥舞起来,一发炮弹落在他旁边。他随后失去了知觉,倒了下来。

    待他再次醒来,已经在一处峡谷当中,四周山高林密,旁边有一条小河,涓涓的流水声非常治愈。

    他醒来以后没多久来了一个军官,问了他几个问题:“你是哪里人?怎么会出现在印度爪牙的军营里?”

    徐志郎拖着微弱的身子讲述了他被拉壮丁的经过。

    他本就特别憎恨支持拉吉普特•赫凡,和支持拉吉普特•赫凡的那帮印度政客们。这些人推翻了一个国家,并且吞并了这一国的领土,现在开始绝杀那些想要复国的游击队。

    徐志郎讲述的非常平静,在他最基本的判断里,应该被绝杀的是拉吉普特•赫凡和那些政客,而不是这些所谓的反叛军。

    几天里的多次审讯以后,游击队选择相信他。

    那个审讯他的军官看着这个东方人的面孔,却有着这样一个伟大的心灵,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这只反叛军隶属于锡金第二亲王的仆从,自从亲王被软禁以后,仆从就组织各地人反对印度对锡金的殖民统治。

    然而他们终究是武器装备太过于落后,一直被追着打,最终流落在深山里。

    徐志郎静心在这里修养,渐渐和这些游击队成员成了朋友,并且教他们许多有用的战术、战斗技巧。

    当徐志郎彻底恢复以后,指挥官切克尔·滕格·纳姆加尔还是和他进行了一次非常非常久的夜谈。

    切克尔·滕格·纳姆加尔在这么多年的对抗战争中,已经完全明白游击队的最终结局。无论他们怎么抗争,然而最终也会被一点点耗尽,直至所有人最终战死,然而这就是他的命运。

    但是只要他仍然还活着,就一定会选择反抗。

    游击队现在还不到三百人,里面有男人,也有女人,同样有小孩,这些小孩里有几个非常聪慧,他不想让这几个小孩随他一起战斗,最终被杀死。如果那样,他们为之斗争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切克尔·滕格·纳姆加尔希望徐志郎能带着这一群小孩到邻国的不丹,那里会有人接应他们。

    除了聊这一些,切克尔·滕格·纳姆加尔还和徐志郎聊了历史,聊起了社会,聊了未来。

    虽然他们都知道自己没有未来,然而仍然非常乐观。

    在这里休养了一个多月之后的一个夜晚,切克尔·滕格·纳姆加尔让他带着五个小孩离开。

    这些小孩身着印度高种姓服饰,跟着徐志郎,在夜色的掩护下离开了游击队的领地。

    离开时,切克尔·滕格·纳姆加尔让他携带了一大包金银珠宝,并且将一封信当做信物,转交给不丹城里的一位妇人。

    当面对离别时,五个小孩没有一个孩子哭泣,他们背上各自的行囊,摆了摆手,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游击队营地。

    小孩当中最大的孩子才六岁,最小的孩子也才三岁,这些孩子都生性聪敏,具有极强的反侦查意识,也有极强的躲避能力。

    他们比徐志郎更懂如何赶路,如何躲避拉壮丁的那一帮人。

    六个人昼伏夜出,在第五天的时候才来到不丹境内。

    然而此时不丹人也人心惶惶,靠着徐志郎这张东方人的面孔,他们顺利地找到了不丹境内的接头人。

    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士,住在繁华都市区的矮房子里面,经营着一家甜点店。

    徐志郎见到这位女士以后,取出来切克尔·滕格·纳姆加尔临走时给他的信物,那封书信和那一大包金银细软。

    这位女士接过了信件,只读了前面几行就拉着几个孩子哭泣起来,她没有说话,只是在那里哭泣。

    哭泣了一阵,才停下来,默默地收起信件。向徐志郎道歉她的失礼。

    安顿好小孩之后,她把徐志郎安顿在甜点房仓库中。

    这里面堆满了面粉。

    那天晚上,徐志郎梦见了奶奶在过年的时候给他蒸馒头,在梦里灯光闪现的那一刹那,他突然看到了灯下的白延玉,那个孤瘦的身影在灯光的摇摆中显得那么落魄。

    然而第二天早晨醒来,他就不记得昨晚梦里面的事情,满是面粉带来的饥饿。

    女士的名字叫吉塔理·佩斯,在这里寡居已久。

    她的身世只有她自己一个人知道,街坊邻居都不知道她如何到这里。

    她在这里已经超过了十年,一直都一个人经营这家甜点店。

    这一次她没有让徐志郎随意离开这间面粉仓库,并且告诫孩子们也不要随意离开这里。她和徐志郎要共同演一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