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浮沉
繁体版

第二章、李元

    这青年名叫李元,小名吉祥,年十九,是九江镖局镖头李九江的嫡长子,下边还有庶出的一弟一妹十一岁的弟弟李林,小名如意和九岁的妹妹李莹,小名平安。

    李元的母亲张氏是耀州商贾张家的庶女,二十多年前张家还没有发家,算是个有些余财的小商人,张父外出行商时被匪所劫,幸亏李九江仗义出手搭救才得以活命,为感谢救命之恩也看好这个小伙子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李九江为妻,张氏虽说是庶女,但是从小也是读书识字,是个知书达理的好女子,人又长得好看,配当时的李九江是绰绰有余的。

    李九江凭借一身好武艺在甘陕地界上小有名气,平日里就以为人保镖为生,成亲之后自然不能再到处漂泊,落脚同官开办了九江镖局。

    成亲一年之后有的李元,但是张氏夫人生孩子时候落了伤,生了李元之后再也没有动静,大夫诊断不能再生育,又过了几年张氏不顾反对给李九江娶了妾室丁氏。

    丁氏是铜官小户人家的女子,长相甜美腰细臀大是个好生养的,过门之后第二年就生下了李林,过来两年有生下了三女李莹,现在肚子里还揣着一个。为李家的开枝散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平时在家中有人颇受重视。

    由于李元兄弟之间岁数相差较大,李林无论如何也威胁不到李元的地位,所以平时李元对这个姨娘也甚是尊重。

    出了饭厅,李元前往西跨院,到了院门口让小厮李春前去通报。

    不多时,西园丁氏的贴身丫鬟巧儿迎了出来。

    “大少爷!”巧儿轻蹲请安。

    “如意和小平安都起来了吗?”李元问道。

    “都起来了,跟着二夫人在一块用餐呢”

    “好,前边带来我给二娘请安去。”李元摆摆手。

    巧儿侧身在前引路,李元步入西跨院。

    西厢饭厅当中,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正领着两个孩子吃饭,男孩匝着冲天杵的小辫,女孩梳着两个揪揪上边匝着红头绳。两人都是圆嘟嘟的甚是可爱。

    “给二娘请安!”李元在厅外拱手。

    “吉祥啊!快赶紧进来,吃过早饭没有,一起坐下吃点吧”丁氏忙说道。

    妹妹李莹从凳子上跳下来,跑到李元身边,拉着他的手说道:“大哥你快进来,尝尝今天刚做的枣糕,可甜可好吃了。”

    李元坐在桌前,伸手掰了一小块放在嘴里尝了尝:“嗯,味道确实不错,不过小平安可不要多吃啊,小心把牙吃坏了!”

    “知道了,你再尝尝这个,这个也特别好吃”李莹不以为意,又往李元跟前推过来一个碟子。

    李元笑着刮了一下李莹的鼻子:“小馋虫,吃完了记得漱口”。

    接着转头对着李林说道:“今天早晨练功没有?”

    李林对这个哥哥很是有些畏惧,兄弟两个相差八岁,平日里李九江在外忙碌走镖的日子多,对于他们疏于管教,都是李元监督弟弟习文练武,既然是监督就难免会挨打,打的多了李林见到哥哥就像是老鼠见到猫一样,小眼神里充满了怯怯。

    “今个起的晚了,只练了半个时辰!”李林小心的回道。

    李元脸一板眼睛一瞥,桌上娘三个都是一阵紧张,看着三人紧张的表情,李元不由得心一软:“今天就这样吧,下午习武加练半个时辰。”

    看着李林松了一口气的表情,接着说道:“吃完了吗?吃完了咱们得去书院了,别让先生等。”

    李林紧着往嘴里塞了一个包子,嘟囔着说道:“吃完了吃完了,大哥咱们走吧。”

    早有丫头拿来李林的书包和作业的纸张递上来,李林接过书包斜挎在身上,和李元一起告别母亲丁氏,离开西厢院上学。李莹自然有女先生教她读书识字自不必提。

    走到前院,前院的东厢原是一处小三间,后边被打通内墙做教室使用,平日里李元兄弟和镖局里其他管事的子弟十来个人都在这里读书,李九江还高薪聘请了县里学识最好的陈秀才教书。

    二人走进书厅,便看到先生已经坐在座位上悠闲的喝着茶,下边同学已经到的差不多了,急忙向先生失礼告罪。

    先生咂了一口茶,轻轻的说了声:“时间还差半刻钟,入座吧!”

    两人轻手轻脚来到自己书桌前坐定,李元拿起桌上的书籍读起来,其实平日里李元已经不用在学堂学习了,只要定期完成老师的课业就可以。

    主要是这里的氛围更容易让人静下心来,也方便随时请教,家中有事也可以随时通知自己。

    上课时间很快就到,先生缓缓的放下茶杯开口道:“把你们的课业都拿出来。”说完从书案上拿起盘的锃光瓦亮的戒尺,站起身缓步走下来。

    连李林在内的十来个孩子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将自己写的大字放在桌案上,在场唯一轻松的就是李元和跟他同龄的两个人虞进、刘士陵,他们已经过了随时会挨手板的年龄了。看到这十来个孩子的窘状三人放下手里的书,饶有兴致的看着。

    陈先生缓步走到李林桌前,低头看着他写的大字,用戒尺在字上点了点:“这里、这里、这里你分心了,手抖了,罚写十遍!;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背!”

    李林深吸了一口气接着背道:“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嗯,看来是用心背了,其中有三处错误,分别是……,伸手!”先生纠正完错误之后,举起了戒尺重重的落下打在手心之上,李林咬着牙,眼里含着眼泪强忍着。

    打完之后先生让李林坐回座位,然后走向下一个,下一个孩子紧张的站起来,小嘴抿的绷紧,胳膊低垂手指不断的揉捏。

    虞进看到这情景,不禁摇了摇头低声道:“唉可怜的娃,今天估计挨打不会少。”

    另外两人认同地点了点头。

    果不其然,很快就传来了先生训斥的怒吼和噼啪噼啪打手的声音,稍微停了一会,又是一个、又是一个……。

    开始三人还当乐子看,后边发觉出不对劲了,刘士陵说道:“这帮小崽子不会是昨天出去玩都没完成课业吧!先生要疯了,咱们得留点神了!”

    三人的交头接耳迎来了先生凛冽的目光,后背不由的一凉,赶紧正襟危坐,捧起书本生怕被殃及池鱼。

    一遍看书一遍偷瞄先生,眼看先生怒气值满了,还不时瞟他们这边,李元顿时感觉不妙,悄摸地冲着书房外不远处站着的小厮李春打了个手势,李春心领神会先出门转了一圈,就在先生考察完最后一个学生的时候,气喘吁吁的跑进来。

    “少爷少爷,衙门口来人了,说是要见主事之人。”

    “没说什么事情吗?”李元不由得给李春点了个赞,这是自从上次被那帮小崽子牵连之后,李元和李春约定好的,万一再有类似的事儿李春就找个借口把自己叫出去。

    “没有具体说,说了一句是事关县城安全的大事。”

    李元起身跟先生告假:“不好意思先生,父亲不在家,学生去见一下衙门来的人。”

    “嗯,去吧,对待官府的人要不卑不亢。”先生点头叮嘱道。

    李元在另外两个货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中起身大步走出学堂。

    离开学堂范围的时候,李元不禁夸奖起李春来:“春儿,今天干的不错,反应机灵,理由找的也好。”

    李春苦笑一下:“少爷,这真不是我找理由,是衙门真的来人了。”

    李元一愣,还真的有事了“走咱们去看看,把他们引到哪了?”

    “在门房那喝茶呢,老管家正在招待。”

    两人穿过前院来到大门口的门房前,门房里管家李忠正在招待衙门来人,看到李元进来,连忙介绍:“两位头儿,这是我们大少爷,老爷在外行镖没在家,一应事务大少爷做主。”

    “少爷,这是衙门口的两位头儿,张头儿、李头儿。”

    “两位头儿辛苦了,来请上房叙话!”李元对着两人拱手相请。

    两个班头也很客气,在盐官县虽然李家不是最大最富裕的家族,但是确是武力最强的家族,镖局里五六十个镖师趟子手,不是他们可以轻易招惹的。

    两人起身回礼顺便递上一份请柬说道:“李大少,见到你了我们也就不多留了,今个晚上县太爷在县衙设宴,邀请各家大族,还请务必参加。”

    “不知县尊大人想招所谓何事?”

    “也不瞒大少,这些日子白水王二造反破了澄城县,近来有往咱们这边活动的迹象,县令大人招各家商议。”张头说道。

    “多谢两位头儿提醒,李忠帮我送送两位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