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浮沉
繁体版

第三十二章、出事了

    对于自己的亲事李元没有发表意见,发表了也没用。

    从古至今男女间的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要说自己选择了,很多新婚的小夫妻,入洞房之前都不知道对方长啥样子,甚至会出现临时换了人,事后才知道嫁的或娶得不是之前说定的那个人。

    当然男女之间自由恋爱最后成亲的也不是没有,但多数都不被人理解接受,李元觉得自己好赖还记得对方八九岁时候啥样,圆圆的脸庞大大的眼睛,反正是不丑也就对了。

    更何况从李元十五六岁之后,母亲就时常在他耳朵边念叨,娶妻娶贤,纳妾纳色,找一个门当户对或者对他今后发展有帮助的妻子才是正理,至于以后愿意找什么样的小妾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只要保证家族延绵,子嗣繁茂就行了,甚至在李元刚满十八岁的时候,母亲还想把身边的丫头安排给李元圆房,先收个同房的丫头,让他尽早的开枝散叶呢,不过被李元拒绝了。

    现在定下来毛亦飞的女儿毛胜男,李元自然不会有异议,只是点头应下表示知晓了。

    对于这门亲事,也是李九江和毛亦飞乐意看到的,两人本就是从小相依为命长大的,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如今再结个儿女亲家当然是好上加好,

    说起毛亦飞也是不易,今年四十多岁了,之前一口气连着生了四个女儿,人到中年,对于抱儿子本来都不抱希望了,打算将女儿当做儿子养重点培养,以后招个上门女婿继承自己的家业,可就在两年前新娶得一个米姓小妾肚子有了反应,女人也争气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毛衍,寓意能够让毛家繁衍壮大。

    有了儿子自然不用再考虑让女儿继承家业,势必是要嫁出去的,可是这大女儿一直被当做儿子养,被培养的文武双全,头脑聪明处事果断,关键是性格还刚毅,完全是一个假小子的状态,这下选女婿却成了难题,宝鸡的文武官员大户人家,都知道毛家大闺女厉害,生怕娶过来自家儿子管不住媳妇,反被媳妇管了,到时候夫纲不振全家不宁;官宦人家不愿意,女儿也接受不了那种纨绔子弟,嫁给平民子弟毛亦飞又不愿意,挑来挑去闺女到了二十还没有嫁出去。

    正好,李九江等人在守备府养伤这段时间,吃饭的时候毛亦飞跟李九江提起此时就唉声叹气,李九江便提出干脆两家亲上加亲,让李元迎娶毛胜男。

    毛亦飞想了想,李元小的时候自己见过几次,倒是个周正的男娃,刚好成年了,虽然比自己姑娘小一岁,但是这也不碍的,关键是李家家境好,李九江又是自己好兄弟,闺女嫁到了李家不会受苦,也不会被公婆欺负,至于小两口相处的怎么样就看他们自己了,反正有李九江撑腰闺女吃不了亏就是。

    当下就表示同意这门亲事,又让李九江见了见自家闺女,商定下迎娶的时间,一顿饭的功夫两人便把亲事定了下来。

    在商队出货和众人养伤的这段时间里,李九江还招募了五六十名趟子手,都是有些实力的甘陕刀客,这些人虽然桀骜不驯但是武力值都是不错的,而且李九江和老黑等经历过尸山血海的人也还能压的住他们。

    临行前,毛亦飞又选了五十名精锐家丁,作为毛胜男出嫁的嫁妆交给了李九江,这些家丁那可都是毛亦飞用银子堆出来,全身上下装备的盔甲兵器都是最好的,而且最少经过了三年以上的严苛训练和无数战斗之后留下来的精锐。

    这样的精锐士卒,毛亦飞手下也不过两百有余,一下分了四分之一给李九江,可见他对闺女的重视程度。

    有了这五十名精锐的加入,李九江底气十足,再从宝鸡城回同官的五百余里的路程上,再没有任何一股贼匪敢打这支队伍的主意,这哪里还是商队,明明就是一支正在行军的官军部队。

    回到同官首先要办的事情就是办白事,当众多兄弟的骨灰被从马车上搬下来,交到家人手中的时候,九江镖局内外一片哭声,撕心裂肺断人肝肠,一日之间,镖局所在的这条街上几乎户户挂出了白幡。

    祭奠亡魂抚恤未亡人这种重要的事情李元作为家中长子不可能不参加的,于是便让李春去将李元招了回来。

    听闻看着自己长大的常庆山也在此次战斗中牺牲,李元伤心不已,不顾身上的伤势跑到常庆山的家中,其家灵堂已经摆上,棺木中放着常庆山的骨灰,他的夫人和一对儿女正跪在棺木之前守灵,地上铜盆烧掉纸钱腾起的烟雾在上空缭绕,仿佛常庆山的魂魄回来不愿离去。

    李元点上香烛,在灵前磕了四个响头,起身对着未亡人常田氏说道:“婶娘节哀啊!常叔虽然去了,但是两个孩子还要您照料,千万要保重身体!”

    “谢谢少镖头!”常田氏抹着眼泪回拜。

    “常叔是看着我长大的,他的好我都记得,以后您和孩子的生活镖局肯定会负责到底,不会让你们受半点苦处,等到宝儿两个长大些就让他们到我那里,习文练武。”

    “我想以后一辈子不要再让宝儿他们碰刀剑了,只让他们读书请少镖头恩准!”

    “我应下您!还要请最好的先生教他们读书,以后报考功名,得个状元回来光宗耀祖!”李元含泪应着。

    ……

    三天之后,九江镖局举行了大型的法事,请了庙里的和尚、道士给死去的亡魂超度。

    陈夫子念起了招魂祭文:

    “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讬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归来兮!不可以讬些。

    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归来兮!不可久淫些。

    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旋入雷渊,爢散而不可止些。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赤蚁若象,玄蜂若壶些。五谷不生,丛菅是食些。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归来兮!恐自遗贼些。

    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归来兮!不可以久些。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豺狼从目,往来侁侁些。悬人以嬉,投之深渊些。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归来!往恐危身些。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敦脄血拇,逐人伂駓駓些。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此皆甘人,归来!…………”

    声音婉转哀伤,引人泪下。

    棺椁下葬,将灵位请回祠堂供奉之后,白事才算是告一段路,人们的伤心缺不能立刻停止,很多天里九江镖局都弥漫着悲伤的气氛,俗话说顾死的也得顾活的,李九江定下规矩,以后所有为了镖局牺牲的,父母妻儿由镖局负责赡养,每月支取钱粮,所有孩子都免费送到书馆读书直到十八岁可以自力更生为止,老人养活到终老,寡妇愿意改嫁的镖局还会给出嫁妆。

    家里的事情安排完,还要和陈家对接损失,镖局作为护卫,保证商队安全,所有死伤都要自己负责,但是雇主的人员和货物不能由损失,陈家这次损失了十七名伙计和护院,再加上几箱货物损坏,这些按道理都是要镖局赔偿的,好在两家关系不错,货物损失没有让李家承担,人员损失的抚恤一家出了一半。

    所有事情处理完已经是十来天之后了,这段时间李元背上的伤也好的差不多了,血痂慢慢脱落,其中的瘙痒只能自己体会,每天最舒爽的时候就是用烈酒消毒那皮肤被灼烧刺痛的感觉。

    这日,李九江李元父子正在厅中喝茶闲聊,外边官家李忠“噔”“噔”“蹬”地跑进来。

    “老爷,不好了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