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浮沉
繁体版

第四十一章、何、刘两家跑了

    迎着上午的阳光。

    一队义军押送着俘虏出现在了视线之内。守在村口立刻迎了上来,查看完身份令牌之后才挥手让人搬开路障放行。

    回到村子,交割了俘虏,又让人去召回另外一队人,牛荣自己则前去王二跟前报道。

    此时王二和王高、杨春山等义军头领,正在屯放物资的院子里看着手下人清点,因为乡勇突围时候放火烧粮,虽然加紧进攻,拼命的抢救。可二十几辆大车的粮食,还是有近半被烧成了灰,让王二心疼不已,能缓解一下心情的也就是钱财没事,这些沉重的东西乡勇逃走的时候也没能力带走,都留了下来。

    好几车的金银和从来没有见过,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宝贝,呈现在王二面前的时候,他赶紧自己眼睛都是花的,心在蹦蹦蹦的跳,这比看见一个美女在眼前还要让人心动。

    再看看身边一双双震撼贪婪的眼睛,赶紧让人将这些宝贝装箱收起来。

    “大统领,我回来了!”牛荣走到王二近前抱拳道。

    “老牛,回来啦,寻了半天都没有寻见你,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了!”王二热情的上前抓着牛荣的手说道。

    “属下去追逃走的敌人去了!”

    “怎么样?”

    “俘虏了五十多个!可惜让两个当官的给跑了!”牛荣惋惜的说道。

    “跑就跑了吧!此番咱们已经是大胜了,你看看这些财物,原本听说你们这次得了不少好东西,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的宝贝,回去了一定要重赏你,说说想要什么奖赏!”王二嘴都快咧到后脑勺了。

    牛荣想了想,拜倒在地:“属下自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就是想给手下的弟兄们向大统领讨个赏,尤其是战死的弟兄,他们家人都指着他们活着呢。没能将他们活着带回去,多给些抚恤也让他们既然的日子能好过些!”。

    “这是自然!我不会忘记跟着咱出生入死的弟兄们!回去之后定然多加赏赐!”王二拍着牛荣的肩膀说:“回去了我再给你把损失的人手补充全,等再多招些人马的时候提拔你做个五百主!”

    “多谢大统领!”牛荣再次拜谢,在他的想法里只要能给手下人足够的奖赏和抚恤也就行了,至于升官啊什么的都是无所谓的,而且也不太现实,全营主要的兵马都掌握在杨发、王高、杨春山、邢广鹏等这些王二的亲信手中,自己也是因为白水起事的时候是第一批响应的,而且身边也聚集着一些同乡,这才得了一个百户的职位。

    派兵将整理好的所有物品护送回去之后王二有了新的想法。

    ……

    再说何庆亮和刘文轩等人,从小河湾逃脱出来之后,又是一路狂奔,现在不敢再做任何停留了,一直跑到能远远的看见同官县城了才停下来歇上一口气。四下观望心中还是紧张不已。

    好在这次再也没有追兵了,等安定下来心神,两人又开始考虑起回去改如何交代。

    六百人的队伍几乎全军覆没,现在只剩下了眼前的这十几个人,就这么回去县令和乡勇的家属不把他俩生吞活剥了才怪。

    想来想去家是不能回了,同官县也不能待了,刘文轩提议:“何兄,趁着咱们兵败的消息没有传回,咱们悄悄派人回家,等到天黑之后将家人都接出来,咱们远走他乡吧,同官是没法待了,待下去必有杀身之祸。”

    “好,也只有如此了,刘兄要去哪里?”

    “山西有我家亲戚,我准备东渡黄河去山西,何兄呢?”

    “我便往西去吧!那边朝廷管的松些,有海捕文书也到不了那边。”

    两人商量好了之后,叫来自己最为信任的人,安排一番,让他们换上百姓的衣服,跟随着入城的人群悄悄入城。

    何、刘两家见到回来报信的人后,立刻开始收拾行装和金银细软,安排管家去买通守城的官兵,等到入夜宵禁之后,两家人坐马车,马车后边又拴上几匹乘马,悄悄的向着城门出发,被买通的官兵为他们将城门打开,车夫巴掌重重的拍在马屁股上,数辆马车“嘎吱嘎吱”从城门鱼贯而出。

    城外两三里的树林里,何庆亮和刘文轩正躲藏在这里等着家人到来,耳边听着“踏、踏”的马蹄声由远及近,眺目观瞧几辆马车正快速的驶来,几人赶紧从树林中现身出来。

    家人见面自然是又一阵唏嘘,来不及细说详情,看了一眼家人全都到齐了,何、刘两人相互抱拳道:“何兄,此地不是就留之所,咱们就此别过忘自珍重!”

    “山高路远刘兄保重!”

    说完跳上马匹,护卫着家眷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

    这一切发生的悄然无息,县令俞学中和县中百姓对此全都一无所知,还在期盼着出征的乡勇能将贼人驱赶出去,得胜而归呢。

    待到天亮之后,两家的家仆久久不见主家起床,还犹自打开大门洒扫庭除,直到中午时分,从城外回来几个身上带伤,疲惫不堪的乡勇,他们相互搀扶着一步一步往城门走来,路上的行人全都投去了疑惑和好奇的目光。

    守城的兵卒从衣着上认出这是不久前出征的乡勇,赶紧跑上前去:“你们这是什么情况?”

    “乡勇大败!几乎全军覆没。我们几个是拼死才跑了回来!”说完几人都瘫倒在地。

    兵卒赶紧招呼人过来将这几个人抬进城,灌上几口水几口饼喂下去,人慢慢唤醒过来,将事情讲述一遍,守城的军官不敢耽搁,叮嘱手下严守城门,自己领着几个乡勇直奔县衙而去。

    县令俞学中听闻这个消息,惊的下巴差点没掉下去,再三询问之后才确信乡勇营吃了败仗,现在两个营官不知所踪,据逃出来的乡勇说看到两位营官带人突围了,可是到现在也没有见到人回来。

    师爷提醒要先把两家人控制起来,等他们回来之后再看怎么处置。

    俞学中赶紧弄差役去将何、刘圈禁起来,大批的衙役从县衙奔出,一路上鸡飞狗跳,等到了两家门口发现里边出奇的安静,家丁仆妇没一个个无事可做,聚在一起聊着天。

    上前拉过一名家丁:“你们主家人呢?”

    “官爷,不知道啊,从早上开始就没见到人,房门也没开,我们又不敢进去,这不都在等着呢嘛!”

    推开这家丁,衙役们奉了官令,可不管你什么规矩不规矩,直接闯到后宅,看着紧闭的房门,上前就是一脚,“咣当!”一声房门敞开,几个帮闲快步闯了进去。

    “头儿,没人!”

    “其他屋呢?”

    “没人!”,“没人!”

    衙役紧张起来,再次叫来一个家丁:“你们管家呢?”

    “没见着啊!”

    “主家的贴身奴婢呢?”

    家丁扫视一圈:“也没在,我说怎么赶紧少了啥呢!”

    衙役气急败坏,抡圆了给了他一巴掌:“滚蛋!奶奶的跑了,来几个人把院里的人都看住,谁也不许走了。你们俩跟我走!”

    安排完急匆匆的返回县衙,见到县令俞学中之后:“太爷,何家人都跑了就剩下了一些家丁奴婢!”

    这是另外一波的衙役也飞奔了回来:“太爷不好了!”

    “刘家也跑了?”

    “是,一个人都没有了!”

    俞学中血气上涌,手里的茶杯重重的砸到了地上:“好你个何庆亮、刘文轩,枉我这么信任你们,居然敢畏罪潜逃,来人画影图形,发下海捕文书;你们几个多带人手骑上快马给我去追!一定要把他们抓回来!”

    几个捕头差役应声之后却没有动地方。

    “怎么你们也想抗命吗?”

    “太爷不是我们想抗命,咱们都不知道两家往哪个方向跑了,没法追啊,而且这都过去好几个时辰了,恐怕是追不上了,小人觉得应该海捕文书快速的送到各县,让他们帮着协查抓捕!”资历最老的张头小心翼翼的说道。

    俞学中只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听完张头说的,也理智下来:“赶紧画像,书吏多写几份协查的文书,以最快的速度递交到各县和府城。”

    县衙之中着急,县中百姓和各家大户,尤其是那些家中有人参加乡勇的人家更是着急,纷纷的汇集向着县衙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