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浮沉
繁体版

第四十四章、狮子大开口(求收藏求推荐)

    李元在庙山村加紧训练的时候,李九江在等待着王二的消息。

    王二确实也没有让人失望。

    后沟一战,歼灭了六百乡勇,其中光是俘虏就有三百多,此战胜利极大地增强了王二的信心,也让他确信了同官现在没有能够对付他的正式朝廷官军力量,便肆无忌惮起来。

    先是带兵到金锁关转悠了一圈,确认金锁关的巡检兵丁不敢出关之后,又将部队分散开来,依旧是以百人为队四处出击,攻击乡间地主的庄园、大院。

    短短数日之间,七八处地主大院被攻破,掠夺了无数的钱粮,至此还不满足,又开始挥军向着更靠近同官的富庶之地进发,当然这期间不是所有的义军都会向牛荣那样遵守规矩,不抢普通百姓不对妇孺下手,这些不守规矩的义军一时间让同官北部哀嚎遍地,惨不忍睹。

    大批的百姓开始向着同官县城逃亡,最先被抢,腿脚快的已经到了同官城外,进城便跑到县衙门口敲响伸冤鼓,请求县令替他们做主。

    俞学中先是让人登记下这些人的姓名住处和所受的损失,又安排人在城门以外支起粥棚,发放一些衣物,让灾民能吃上饭不至于闹事。

    但也不是所有受难的都是普通百姓,也有县中各家大户的庄户和同族,这些人没有去县衙,而是直接跑到本家哭诉,讲述贼人多么凶残,自家受了多少损失,听闻到这些惨烈的情况和严重的损失,这些大户人家再也坐不住了,如同约好了一般,都直直来到县衙,请见县令大人。

    俞学中则是慢悠悠的走到花厅门口偷偷往里观瞧,看着在花厅之中焦急不安的众人,心中一阵好笑:“你们不是不着急吗?县中遭受损失的时候一个个这啊那啊的推脱,现在怎么来了?”

    但是面上却不能表露出来,不然有失父母官的体统,渗了好一会才面容上焦急的走出来说道:“哎呀,对不住对不住来晚了,本官现在实在是太忙了,城外的灾民越来越多,本官真是焦头烂额啊!诸位贤达来找本官何事啊?”

    “县尊大人,朝廷的官兵什么时候才能来了?我家宗族和城外的庄子已经被贼人洗劫了好几处了!”一位身材臃肿的家主说道。

    “是啊大人,我们家的也被洗劫了!”

    “我家也是,大人援兵什么时候到啊!”

    俞学中做悲痛状:“诸位的遭遇我也听说了,求兵的信使我已经派出去很多批了,府城给的答复是,要想调动卫所官兵需要经过巡抚大人批准甚至要报到三边总督杨大人那里,这一来一去怕是最少还要月余时间才行。”

    “这可如何是好!再有一个月的时间贼人都洗劫完跑了,我们的庄子还能剩下几个?我们的族人得死伤多少啊!”一群人哀嚎到。

    “哎!本官也是焦急可是无可奈何啊,县城的官兵又不能轻离县城。”

    “求大人赶紧想想办法吧!”

    “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不知道能不能请的动啊!”俞学中话锋一转。

    “请大人明示!”

    “诸位可以去找李九江啊!九江镖局里还有一支乡勇队伍,再加上镖局的镖师,人数上虽然不比贼人,但是救援各庄也还是可以做到的!”

    “对对对,九江镖局谁去请?大人,李家的乡勇也是朝廷的队伍,不如请大人出面,下令催促让他出战!”立马就有大明白开口。

    立马就有人应和道:“着啊!请大人下令!”

    你们可真想的出来,我要是能命令他早就命令了,还用等到现在?之前他就各种理由推脱,到现在全县都快没有能制衡他的力量了,我能指挥的动吗?

    俞学中略显不悦地撇撇嘴:“诸位不是本官不发令,乡勇虽然是属于朝廷管辖,但是朝廷只给一个名分,人员、装备、粮饷都要是自掏腰包,本官也不能因为你们随随便便指使人家啊!需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饭;之前何刘两家服从本县调遣那是因为装备和粮饷本县都给过支持。”

    众人哑然,没错皇帝还不差饿兵呢,凭什么人家就要凭白无故的帮你,看来要想让李家出手怕是要出血了,但愿李九江不要下手太狠,商议一番之后,对着俞学中一拱手:“还请县令大人将李九江请来,帮我们说项一二!”

    “这个好说能帮的地方本官自然义不容辞,来人,去九江镖局请李总镖头前来,就说本县和众位贤达在等着他”俞学中唤来差役吩咐道。

    差役应声而去,俞学中看着一众人说道:“诸位不要急,都先喝上一杯茶稍息片刻,本官那里还有些事情要处理,先失陪了!等李九江来了之后本官自会前来。”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开。

    剩下的这些大户家主,开始交头接耳起来,商量着要给李九江什么样的利益才行,这种事情很难短时间内达成一致,如果只是出钱粮那还好说,就怕只出钱粮无法满足对方的胃口。

    足足一个时辰之后,李九江才悠悠的到了,和他同来的还有高家家主高东良、陈家陈昌会,之所以叫着这两人一起前来,不单单是因为三家的关系走的近,更多的是在能通过他们帮助争夺到更多的利益。

    “呦呦呦!对不住李某来晚了,实在是家中事情太多了,劳诸位久等了,县尊大人呢?”李九江笑着弓手,四下张望一圈。

    “李总镖头您来啦,快快请坐,我这刚沏的茶,您来一口!”立马就有人起身相迎。

    衙役转到后堂去请县令,不多时俞学中迈着四方步从后堂转出来,落座之后便直接开门见山:“诸位,既然大家和李总镖头都到了,那么咱们就商议商议驱逐贼寇的事宜,此事还需要李镖头劳心劳力才是!”

    “是是是,就全拜托李总镖头了!”一众士绅点头称是,目光全都瞄向李九江。

    “县尊大人,您这真是捧杀李某了,何刘两家六百乡勇全都全军覆没,我手下那一两百人怎么能成呢!?”李九江赶忙摆手。

    “没有人可以招募一下嘛!九江你在江湖上认识的朋友多,一摇旗肯定有不少好汉前来帮忙!现在正是共度难关的时候,你就不要推脱了”陈昌会适时的接话道。

    “对对对,还请李总镖头看在都是乡亲的份上,伸伸援手吧!”众乡绅又是一顿应和。

    “可是诸位啊,在下手里只有两百人的编制,多了就违了朝廷的规矩,再说了招募人手需要大笔的钱粮,还有兵器、甲胄、马匹等等,李某实在是有心无力啊!”李九江面露苦涩的说。

    “此事易耳!正好现在乡勇营的名额都空出来了,本官这就写下文书任命你做着同官乡勇营的统带,兵额八百,本官再从县库之中支援你一批刀盾盔甲,其余的粮饷马匹一类的本官没有,就看在座的诸位了!”俞学中顺利的将锅甩了出去。

    一众乡绅面面相觑:“不知李镖头需要多少?”

    李九江略一沉思说道:“招募补足八百人每月需粮四百石、饷银一千两,如果要快速反应最少还要两百骑兵,李某需要两百匹好马,细料按每月两百石吧,还有打造被服、打造兵器的铁料、工匠等等,这样吧每月诸位提供需粮八百石,银一千五百两,再一次性拨付布匹一千匹,棉花两千斤、铁料两千斤,还有铁匠、皮匠、木匠、裁缝各二十人吧!想必以诸位的财力这应该只是九牛一毛吧!”

    面对李九江的狮子大开口,现场一片哗然,他们在意的不是一个月的那几个钱粮,每户一分一个月也不过是出几十石粮一百多两银子,在意的是每个月都要出,积少成多加起来那就是一个大数目,更何况还要每家出二十多匹马,一匹马就是一百多两银子呢。

    “李总镖头,这也太多了啊,粮饷也就算了,两百匹马,你能凑出那么多的骑兵吗?”

    “还真让你说中了,我还真有那么多的骑兵,这次走镖回来我招的镖师全都是弓马娴熟的,刚好能凑起来,如果诸位不愿意提供的话那救援不及时可就怨不得李某了!”李九江满脸的无所谓。

    “这这这…………!”

    “哦对了,为了保证日后每月的钱粮,每家需要拿出一个铺子或者田庄划到乡勇营名下,来作为乡勇营粮饷的保证。”

    “这不可能,李九江你这是趁火打劫!”立马就有人跳了起来。

    “诸位可以不用李某。”

    场面一时间陷入了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