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浮沉
繁体版

第五十七章、闲暇

    李九江被俞学中拉着,在一众官员士绅的簇拥下去参加宴会。

    剩下李元带着队伍绕城一周后,进入城南马场驻扎,经过之前一段时间的改造,马场中又新建了一些木屋,勉强可以住下,要建设新的营房怕是得等到开春之后了。

    好在都是糙老爷们,十人挤进一个木屋,升上一堆篝火3,屋中也算暖和能度过寒冬,检查一圈没有什么纰漏之后,李元嘱咐陈习等人看管好队伍,稍后会有酒肉送到,如果要回家的几人排好顺序,分批回家探望。

    安排完一切之后,李元才带着卫队入城返回家中。

    李母、二娘丁氏、李林、李莹,正站在门口翘首以盼,看见李元返回都不由得开怀大笑。李林和李莹两人蹦跳着冲进李元的怀中。

    李家没有家人卸甲的规矩,但是松柏洗尘,跨火盆去晦气等一些旧俗还是有的。用松柏柳条扫去一身尘土,跨过火盆走进家中,李元的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

    简单洗漱一番之后,李元参拜自己母亲,讲述此行经过,家中酒席之上又给李林讲述战斗过程,总之一家人其乐融融。

    席间李元还把郑婉宁姐弟介绍给家人,听完她们的遭遇李母又拉着郑婉宁的手痛苦一场,当即收为义子、义女,虽然还是安排在李元的院中,但是地位就不一样了。

    郑玉合也被安排进书馆读书。

    几日之后,领到过冬粮食的灾民开始陆陆续续的返回家园,同官又恢复到了如初的样子,只是斯人已逝。

    ……

    转眼距离李元他们返回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马上就要过年节了。

    外边孩子们燃放爆竹的声音声声入耳,李元的小院中,小梅正在比比划划地指挥着家丁仆役打扫这卫生。

    屋中李元抱着一个暖炉窝在矮榻上读书,不远处的书桌上郑婉宁正在看着弟弟写大字。

    郑玉合的心思早就飞到了窗外,耳朵支棱着听着外边的爆竹声,不时的偷看一眼李元,再偷瞄一下姐姐,脸上露出焦急之色。

    “好了婉宁,别再难为他了!先生都已经休沐了,就让他出去玩吧!再写也是浪费笔墨!”李元眼皮头没抬的盯着书说。

    “哎!你啊,整天就想着玩!去吧去吧!”郑婉宁叹了一口气。

    “哦!!!出去玩喽!李大哥鞭炮在哪?”郑玉合一声欢呼。

    “你去找李春要,他现在应该就在库房那边呢!叫上李林跟你一起去放,小心伤到手”李元叮嘱道。

    “知道了知道了,我走了啊!”说着便跑了出去。

    郑婉宁一边收拾书桌一边埋怨道:“公子,你就老是宠着他,看看现在一点规矩都没有了,人都玩疯了!”

    “小孩子嘛就是这个性格,再说了先生都夸赞玉合聪颖,哪门功课不是拿了头名?就是武艺差点,以后慢慢练吧”李元笑着说。

    确实,郑玉合从回到同官,进入书斋以来,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聪慧,先生教授的东西很快就能学会,每次见到夫子,夫子都会对李元说这是寻回了一个状元之才。

    李元自然也是对他另眼看待,有什么好的都先紧着他,再加上郑玉合人小鬼大,会来事,家中从李九江到后院李母,再到下人仆役都很喜欢他,待遇直超李林。

    也就是在郑婉宁面前,郑玉合才无计可施。

    “小心把他惯坏了!”郑婉宁走到李元跟前,端起茶杯递到李元手边:“公子您也该出去转转了,自从回来之后您就没有出过门,不是在家习武就是闭门读书。”

    “营中有陈习他们看着,又没有什么事情,这么冷的天出去干嘛啊!还不如守着暖炉读书来的惬意!”

    “陈公子那边也应该去转一转啊,回来之后人家都来了好几趟了,来而不往非礼也!”郑婉宁接着劝道。

    李元伸了个懒腰,直起身来:“好吧,那就去转转,这个时候长文应该是在柳树胡同那边,这样你跟着我一起去吧,省得我自己去了看着他们两口显得那么多余。”

    “哎好!小梅!去把公子的大氅拿过来”郑婉宁应了一声,对外边说道。

    “这是要出门啊?我这就去拿!袁成南快去安排人套车,公子要出门了,你带几个人跟着一起”小梅很快就探头进来又缩了回去,接着就响起小管家婆似的叫喊声。

    听着小梅清脆的喊声和袁成南粗壮的应和,李元两人相视一笑。

    陈长文小两口这一个多月可以说是最甜蜜的时光,自从搬到柳树胡同这个小院之后,先是陈长文被他爹爆揍一顿,在家养伤养了些日子。

    好不容易好了两人匆匆见了一面,陈长文又被李元拉着弄乡勇这一摊子事,之后又是家中办丧事,出征缴贼。

    加上陈昌会又不同意他们之间的事情,所以每次两人相聚都是匆匆忙忙的,怜月也能体谅陈长文的难处,安安静静的待在小院中从不出门,出征时还自己做了一个平安符交给陈长文,叮嘱他千万要保重身体。

    陈长文心中甚是感动,这次出征得胜回归拜见爹娘之后,也不管老爹是不是反对,直接就搬到小院中居住了。

    陈长文也觉得奇怪,这次自己说要过来老爹并没说话,甚至陈母让人送东西过来都未加阻拦。

    其实他是不知道的,在县衙的宴会上,李九江对着陈昌会把陈长文好一顿夸,说他不仅后勤管理的井井有条,给自己解决了后顾之忧,还智谋出众,能顺利驱逐贼人陈长文出力甚多,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

    说的陈昌会神采飞扬的,笑得嘴巴都快咧到后脑勺了,这就不免多喝了几杯,回到家中拉着夫人的手说,咱儿子长大了,可以顶事了,巴拉巴拉说了一堆,都是夸赞之词。

    陈母趁机就劝解道:“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他有自己的主意了,就说柳树胡同那个女人吧,儿子喜欢留下做个妾室怕什么,正房给他寻个大家闺秀不就行了嘛”

    经过夫人一劝,陈昌会也想开了,随他去吧,只要那个女人以后安分守己就行了,不过想进陈家门还得等她诞下子嗣之后再说。

    陈长文和怜月并不清楚其中情景,只是知道老爹不再那么反对了,干脆就把院子又重新布置一番,陈长文用娶妻的标准给怜月办了一个仪式,遗憾的是没有双方父母老家参加,邀请的都是军中的这些军官和相熟的小哥们,李元也受邀参加了,办的也是相当热闹。

    这是陈长文能为怜月做的最多的了,真要想让她进门,最后还得陈昌会点头,是夜,喝的微醺的陈长文步入新房,看着身披嫁衣头戴红盖头的怜月,心中不免愧疚,挑开盖头露出怜月精致的面容,伸手握住柔荑:“娘子,委屈你了,在这个小院中成亲,爹娘也没来参加。”

    “不委屈,陈郎我自己感觉很幸福很满足了,爹娘没来是还没有认可我,我一定会做个好媳妇早早为陈家诞下子嗣,这样爹娘一定同意我们的。”怜月深情的说道。

    “好那我们就抓紧造娃,到时候抱着孙子看爹认不认。”陈长文笑着把怜月抱起就要往牙床上去。

    怜月小手扑腾着:“哎呀哎呀,讨厌,还没有喝交杯酒呢。”

    “哦,对对对!”将怜月轻放到床上,陈长文走到桌前端了两杯酒返回:“娘子,请酒!”

    两人饮酒交杯,发结同心,鸾凤和鸣。在小院中过起了甜蜜的新婚生活。中间除了带着怜月去拜访了一下李元,再就是去处理一下队伍的后勤事务,陈长文基本上也没有出过门。

    这日,陈长文正在书房之中练字,怜月在旁边案几边守着火炉煮茶,纤纤玉手取出茶叶,手中撮茶,把热水注入茶壶,然后迅速把茶投入开水中并把壶盖盖严。等大约呼吸三次的时间后,把茶水全部倒在盂中,然后再把茶倒入壶中,等大约呼吸三次的时间,让茶叶下沉,然后把茶水倒在茶盏之中,茶水色泽清莹、香气扑鼻,双手端着献到陈长文跟前:“相公,喝茶!”

    陈长文放下手中笔,接过茶盏闻了一闻:“嗯,香,娘子好手艺。”

    怜月笑盈盈的满心欢喜,这一个多月是她最开心的时光,郎君极尽温柔体贴至极,每日陪着自己吟诗作画,烹茶抚琴。日子要永远这么过下去该有多好。

    两人正沉浸在美好之中便听到了外边“梆梆”的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