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上路
抛开无关思绪,沈澄把掌一翻,手中已多出一件漆黑法袍。
袍质柔滑如丝,领口绣有一头低喙猎鱼的白鸦。
长命灯炼百鬼之尊残魂所得,法袍“潜禽黑羽”。
自带遁法神通“影遁”,能让穿袍者在短时间内,隐身于阴影之中。
期间免受绝大部份的物理攻击。
比起百鬼之尊全然倚赖所养鬼鸦施展的遁术。
这才是黑鸦遁法原初的姿态。
百鬼之尊出身的寒鸦门一脉,是百年前从正道大派“影行宗”分出的支脉。
门中功法,与鬼道本扯不上半点关系。
只因某代掌门自恐大限将至,受了一名鬼道修士的蛊惑。
从此便将鬼道秘术引进门派之中。
一代代传承下来,门人在旁门左道上越走越远。
本门的高明术法,反倒是逐渐失传了。
百鬼之尊及其祖师玩的,是把自身当成了鬼来豢养的邪门歪道。
与一般意义上的鬼修,其实已经相距甚远。
由此可见,当初传法给寒鸦门祖师的鬼修就没存好心。
大概从一开始,便打着把那倒霉蛋养成麾下一尊鬼将,肆意驱御的主意。
话说回来,百鬼之尊修炼残缺不全的鬼道传承。
竟然也让她修到了练气士第五楼。
资质和根骨,大概也非泛泛之辈可比。
要是当年找上寒鸦门的,是个炼尸的修士。
传下的,是把自身炼成金尸的法门。
昨夜的一仗,可就棘手得多……
对练成了“北斗仙踪”身法的沈澄而言。
法袍附带的影遁神通,其实作用不大。
但有了一件稍为结实些的护身法袍。
日后与人交战,便不必担心挨了一拳,自身无损却毁了衣袍的情况。
京城物价高昂,要是打一场架就得换一件新衣裳,那开销有得他头疼。
何况这次上京,不打不得的架只怕还不只一场!
此外,法袍尚有一大好处。
施展“影遁”时消耗的,是法袍自身蕴藏的灵力。
沈澄没有练气士的灵气在身,许多法术使不出来。
能够白嫖灵力,正是最好不过。
他想起妙玉口口声声称他是剑修时的言语,不由得笑了出来。
既无灵气在身,如何施展得了剑修的御剑术?
匣中飞剑“镇灵”,妙就妙在是口自干剑。
不须外放灵气驾御,只须他这剑主心意一动,即可出匣斩鬼伤人。
只不过以妙玉的眼力,也瞧不出飞剑本身的奥妙之处也是。
他没想离庙探索,提起两具尸身,走到古庙后院。
随手在院中泥地掘了一个大坑,将两尸草草掩埋了。
两尸身上皆有微弱死气残留,埋在阳间,会污染土壤。
为着保留日后废物利用的可能,他也不想随便把尸身火化。
地藏庙后院的土壤,却散发着连他这外行人也能感觉到的清净气息。
兴许能净化尸身残留的死气。
埋好尸骸,沈澄把目光投向院中一道木门。
穿过木门,通往的想必就是地藏庙后方的阴世之地。
这是他半年来一直未曾探索过的方向。
心中隐隐然觉得若是轻越雷池,后果不是目前的自己能够承受的。
要说佐证,也有。
木门前方,一副金碧辉煌的骷髅盘腰而坐。
骷髅头顶五佛冠,身披素白袍,虽经年月,洁净如新。
一双空荡荡的眼眶,始终一眨不眨地盯着沈澄。
这具骷髅当初想必是以肉身来到阴世的。
早在沈澄来前,便不知因着何故,坐化于这地藏庙中。
尸骸血肉,早被阴煞气腐蚀得不剩。
一具亮澄澄的金身,半年间却未见有一丝黯淡。
死前至少是佛门第七楼以上的练气士。
说不定,更高。
这是沈澄半年来唯一一具没能搜出残魂的遗骸。
以它生前的境界,残魂可不至于会被阴风吹散。
要不在沈澄来前,早就有人搜刮了它的魂魄。
要不,就是这名佛门大修士根本未死。
为着某些缘故,在地藏庙舍了金身。
如同沈澄般,单以元神之躯行走天地间。
无论实情如何,金身的存在,也形同一种警告:
只可到这,不可越过。
如果说世上还有什么,会令沈澄感到敬畏的。
那绝不是比他强大十倍百倍的力量,而是未知的神秘。
许有一日,走出这阴世小镇后,这份神秘才会被揭开……
……
次日天未全亮,三乘骏马、一座马车迎着晨曦出了焚香镇。
“老夫虽然早就知道你这小子有本事。”
“可还是没有想到,你这小子竟然真他娘的有这般大的本事。”
雷震乐呵呵地,伸掌拍在策马同游的沈澄肩头。
“本地六扇门擒不住的左一刀,你沈三爷能擒住。”
“白云……浮萍书院没杀掉的百鬼之尊,你沈三爷能杀掉。”
“老夫这次能够卸任还乡,全是承你的情。”
“上京之后,不仅要如约保举你为天字第一号斩鬼人。”
“该有的金银奖赏,也一分不漏。”
“决不能让那等猪油蒙了心的宵小贪墨了去。”
“哼,有功必赏,本是公理。”
“这些年来京城官场乌烟瘴气,莫说是应发给底下各级人员的钱财。”
“就连边关军饷,也敢扣起大半不发。”
“此刻全国上下,人心已散。”
“一朝北方铃兰国大军南下,怕是……”
老将长叹一声,没再说下去。
他少年便已从军,虽知锡卢国上下早已腐朽得无可救药。
非一人之力,可力挽狂澜。
心中郁郁,却终是难以排解。
沈澄不想随口说些门面话劝慰他。
倒是一旁的妙清开口道:
“浮萍书院终究在锡卢国境内,铃兰国若要南下,不是没有顾忌。”
“何况此刻锡卢国内,犹自鬼门遍地。”
“铃兰国得之无益,短期内想必不会轻易行事。”
她这话却也只说了一半。
此刻缺月州锡卢、铃兰诸国,哪处不是鬼祸横行?
儒家各书院袖手旁观,也非一朝一夕之事。
白云庵有心想管,却也至多护得所在清莲国大致太平,却管不了别国的事。
锡卢国在诸国中,之所以显得受害最深。
全因君臣昏庸,国势倾颓。
再逢鬼祸自是难以为继。
相比之下,铃兰国疆域足是锡卢国近三倍,兵多粮足。
军中修士数量,更是远胜。
真要南下,锡卢国人如何能挡!
想至此处,妙清不由得瞟了沈澄一眼。
国之将亡,纵然得了一个天字猎鬼人的虚衔,备得一些金银田宅,又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