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朱元璋打天下
繁体版

第七十七章 张士诚其人

    元末群雄,分作两个系统:一是红巾军系,一是非红巾军系。红巾军系分东西两支,东支以淮水流域作中心,小明王是东支的共主,郭子兴是濠、泗、滁、和一带的头目。子兴死,朱元璋代起,日渐强大。西支以汉水流域作中心,从徐寿辉到陈友谅,以及寿辉部将割据川陕的明玉珍。非红军系如东吴张士诚,浙东方国珍。红巾军系有政治目标,有民族思想,和蒙古政府无法妥协,势不两立(当然,这只是指领导的集团而说,朱元璋的动摇、投机,乃由于他不但不是领导集团的人,而且根本对革命没有明确的认识)。非红巾军系便不同了,起事的动机是个人,无原则,也无终极的目标,蒙古政府招抚的条件合适就投降,不满意再背叛,每反复一次,地位就更高,地盘更扩大,向蒙古政府讨价钱的资本也愈大。

    张士诚反反复复,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请降,授以元淮南江北行省官职,不久又反。十四年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十七年八月又降元朝,授官太尉。元朝招降士诚,是为了粮运,大都缺食,支持不下去。几年来元江浙右丞相达识帖木儿,千方百计派人劝张士诚归附。一直到张士诚西线连失长兴、常州、江阴、常熟等重要军事据点,张士诚弟弟张士德为元璋所擒(张士德有勇有谋,礼贤下士,帮助张士诚创基立业,被俘后,秘密带话劝张士诚降元,被杀),东边苗军杨完者在嘉兴,也不好惹。士诚两面受敌,才不得已受元朝官爵。达识帖木儿做主,张士诚出粮,方国珍出船,接济大都。两人心里都怀着鬼胎,一个怕方国珍吞没粮食,一个怕船出海去了,张士诚乘虚进攻,互相猜疑。达识两面解释,费了多少事,从二十年到二十三年算是每年运了十几万石。杨完者军队纪律极坏,仗着有兵,不听达识约束,达识和士诚暗地定计,攻杀完者,苗军将士大部投降朱元璋。完者一死,达识没有军队支持,政权也跟着失去了,事事受张士诚挟制。张士诚名虽为元,却一意扩充地盘,接收苗军防区,逐出称雄淮西的赵均用,六七年工夫,疆域南到杭州、绍兴,北到济宁(今山东济宁),西达汝、颖、濠、泗,东边到海,有地二千余里。二十三年九月又立为吴王,毒杀达识,元朝征粮,再也不肯答应了。

    张士诚所占地方是粮食产地,又有鱼盐之利,人口众多,最为富庶。他生性迟重,不多说话,待人诚恳宽大,没有一定主见,大将大臣们都是当年兄弟,有福同享,做错事打败仗,不忍心十分责备。大家都盖大房子,修园池、养女优、搜古董,成天宴会歌舞,懒得管事。甚至出兵时,也带着妓女清客解闷,损兵失地,反正落不到什么罪过。从元至正十六年起和朱元璋接境,便互相攻伐,张士诚要抢回失地,朱元璋进攻杭州、绍兴,都占不到便宜,边境上没有一时安闲。直到朱元璋从武昌凯旋以后,集中军力,进攻东吴,局面才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