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朱元璋打天下
繁体版

第八十九章 鏖战

    高子远、郭英回营说了战况。徐达说:“皇上已经把左君弼家眷拘到南京,来信招他投降。只要左君弼投降,就断了汴梁城的一条臂膀,城就好破了。”徐达、高子远、郭英商议后决定:乘脱因帖木儿驻军汴梁城外的时候,派兵去袭取许州;又将朱元璋的招降信,交给心腹小校,连夜送给左君弼。

    小校摸到陈州军营外面,被巡查军士捉住了,把他送进大帐,让左君弼发落。小校送上书信,左君弼看了,才知道家眷已经被拘留在南京,不禁大吃一惊。左君弼放走了小校,自己在大帐里团团转,心烦意乱,想投降,恐怕难保富贵;要继续作战,恐怕害了全家人性命。直到天快亮了,左君弼才打定了一个主意:不投降也不作战,他下令拔营带本部兵马回陈州去了。

    陈州兵拔营的消息,传到了许州营中,脱因帖木儿正在查问,忽然探马来报,说有明军大队人马,正在向许州前进。脱因帖木儿大惊,心想自己的老窝要被明军抄了,自己就完了。他来不及通知李克彝,就传令拔营,慌慌忙忙赶回许州。一路接到探报,说明军已经围困许州。脱因帖木儿满心焦躁,挥军急进,来到许州城下,前面闪出一彪人马,用着一员大将,拦住去路。

    脱因帖木儿大怒,见明军兵少,指挥大军冲来。常遇春不慌不忙,一手拿弓箭,一手拿长枪,单人匹马,扑进了许州军中。嗖嗖,弓弦响处,射倒两个许州大将。许州军乱了起来,常遇春挥军掩杀,杀得许州军七零八落,阵脚大乱。脱因帖木儿眼看夺不回许州,带了残兵败将,投奔洛阳去了。

    常遇春攻下许州,又回军来攻陈州。左君弼还是不战不降,仗着城防坚固,只是高挂免战牌,闭门不出。就这样相持了半个月,朱元璋把左君弼的母亲送到陈州,让他们母子团聚。这样一来,左君弼不由得心存感激,马上竖起降旗,到常遇春营中投降。

    许、陈两州一破,汴梁就孤立了。明军四面合围,日夜攻打。李克彝一面向元都求救,一面百般防御,坚守了一个月。

    徐达正在考虑破城之策,忽然探马来报,说张良弼、李思齐领了二十万大军,从潼关来救汴梁,已经过了灵宝县。徐达决定先破张、李,再破汴梁,留下常遇春和郭英围攻李克彝,亲自带领十万精兵,命令高子远为先锋,往潼关出发。

    大军走了十天,接到探报,说张、李两军在灵定山前扎营。徐达听了,便和高子远上山观看。他们登上一座山峰,远远望见灵宝山下,依山傍水,扎着几十个营寨,防备十分严密。徐达问高子远有何破敌良策。高子远看到半山里有一座大树林,忽然有了计策。

    高子远回到寨中,往各营调来几十个战鼓,挑选两百名精兵,

    吩咐他们乘夜抬了战鼓,往那树林中埋伏,只看山下起火,便把

    战鼓擂动。又挑二十名胆大心细的将士,带了引火药物,混进元营去放火。

    再说张、李两人虽然出了关,可又担心扩廓袭击他们,不敢前进。这天晚上,张良弼在睡梦之中,被战鼓的声音惊醒了。他慌忙出帐来看,只看见一片红焰焰的火光,又听见四围响咚咚的战鼓,好似有千军万马杀来,不禁惊得目瞪口呆。

    他披挂上马,带兵出寨,看见迎面到了一支人马;夜深天黑,分不清青红皂白,便挥军杀了过去。杀了一个多时辰,忽听见李思齐大叫大嚷的声音。张良弼心里奇怪,架住了枪,大叫:“你是李将军?张良弼在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