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拾岁月之千秋
繁体版

三 观

    简单的“三观”两个字,像是一道无解的数学题,在忙碌的生活奔波中你有没有静下来思考过,很冷静的去想一件事,没有不老的人生,但有永恒的精神,“鸿毛与泰山”之间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成的。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那么在我不华丽的封面下,我希望我的这本书能变得有质量、有水平、有广度、有深度、有意义、有意思、有正气、接地气,能让看到的人越看越精彩。

    年少好辩,书生意气,把学习当成虚荣比较,妄“吐辞为经,举足为法”,其因能上联下联联联对、古诗现诗诗诗来,其闻典故通其意明其理,现在想想简直是无稽之谈。

    古代书生普遍报过无门,现代书生普遍机遇难求。我一直认为人活着不能活死了,要有一定的思想。为什么会有贫富之分?是思想,是一代代人的思想决定了一个国家民族的未来。

    我现在以旧坚持读书,相较比以前时有了很大差距。现在是带着思考去读,带着问题去读,就像我之前很好奇的,选人用人该不该用熟悉的人?

    如何所谓的三观有着正确的价值,保持最初的善良,还认为为官必修其身,把权字看清,把人字写正,把我字看小,把干字放大。

    不吹不捧,不偏不倚,年少的我桀骜不驯也处处碰壁,很多人劝我说: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承认的过程,承认自己平庸,承认自己没有与众不同……虽然环境有限但是可能是无限,人活着首先不能先把自己否定,现在网络上很流行“躺平青年”,看似简单的“躺平”也反映出了很多人追求安稳。

    每件事每个人看都有不同的观点,一位网友分享自己再度《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家贫但仍不知上进。蹉跎岁月后,方明知识之重要。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今日再读《送东阳马生序》,回想过往,悔恨不已,不免产生几分自怜。转眼已是而立之年,离家近十载,为自己浪费的时间懊悔不已,现在才明白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因果,错过的不会拥有,珍惜今天好好努力,生活才会回报甘露。希望一切都还来得及,加油!”。这段文案被人疯转。

    对我而言有着特殊意义的一篇古文就是《滕王阁序》王勃,当时老师讲这堂课的时候大意是一个关系户为了展示自己的女婿,故作酒席让他把提前背好的诗在很多有名气的人面前,当成即兴写出来的,为了以后的女婿仕途打下基础,后来让王勃给截胡了,王勃当场出了一篇绝世精惊作,这个景点如今也以次为宣传噱头,凡会背诵《滕王阁序》原文的人免费参观。

    我读这首诗的第一感觉就是场景画面,一个把天、地、人文、相结合,从宏伟、大,在到再到细节描写,画风一度从现场人转到自己的身上。可以很说做到了,大放大收,这一类诗文普遍都是怀才不遇,其实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报国无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人丢失一些机遇,不能说生态环境不好,只能说生不逢时,不能因为一篇文学或者一个论断就有话语权,需要考虑整体的融合性和可控性。就像很多人当时没能参加科举,在一定程度上科举虽然可能会丢失少数的天才,但大部分是明事理、有一定基础的人,是符合时代基本所需的。

    很多人生下来就注定了结局,但一路的风景和经历存在无限的变数,一个微小的决定的可能就会影响后边的一系列发展。

    我经常告诉自己,就算我是一个很小很小的螺丝钉,我也要做那个不可缺的螺丝钉;就算是失败,我也要比别人多一次多一些收获。

    快节奏的生活很多人已经让很多失去了“倾听”的感官,而山区的一封信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纯真:您好,我是公益救助对象彤彤,谢谢您的捐赠完成了我的一个愿望……

    收到感谢信后很欣慰,虽然是匿名捐款但是受捐者执意要将感谢信交给我。

    收到信的我回信写下:陌生人也许我们这辈子都不会见上一面,但是请不要轻易放弃,好好学习读书改变命运,今天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铺垫,未来是你们的你们将担负重任把我们的国家民族进行质的提升,尽管可能会困难阻阻,但!苦尽甘来,就是胜利之时,加油!

    可能我并没有捐赠很多钱,但我竭尽所能尝试着去改变别人,是一种纯粹的相助没有任何目的。

    我不清楚那些明星为什么做慈善,也不好奇那些跟我一样匿名捐款的人是有着怎样一个心态,

    就像突然很想去见一个人,没有理由、不借钱、不求办事,只是单纯的见一面聊聊天,走走停停。

    其实我最想见的人就是我的老师,可惜不出意外我们永远不会见面了。这不是很多人理解看来的面子问题,对我而言是一个三观上的纠结和妥协。

    有些人的追求可能就是单纯的过好每一天,有些人的追求是权利和金钱的顶端,无论怎样都是正确的,似乎没有人定义你我应该怎么样,更没有规定这个世界只有一种活法。

    人不可能每一步都是对的,无须批判现在所认为当时错的选择,因为都是一种成长,相较于后悔,我更希望没有遗憾,所以别为难自己,也别太挑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