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新编
繁体版

【公子重耳对秦客】(檀弓下《礼记》)

    在晋献公的丧礼上,秦穆公派使者前来慰问公子重耳,并且说道:“我听说:'亡国常常在这时候,得国也常常在这时候。'虽然你现在庄重地处在服丧期间,但是服丧也不能过久,时机也不能失去,请你考虑一下!”使者把这话告诉了公子重耳。舅犯劝说道:“你还是辞谢了吧!服丧的人没有宝物,把仁爱和亲情作为宝物。父亲去世是何等的悲痛,利用这个时机来谋利,天下的人将怎样评说?你还是辞谢了吧!”公子重耳把这话告诉了宾客。宾客齐声说道:“君主宽厚地慰问你出亡的臣子重耳。你父亲死了,你不能够参与服丧的哀哭,而使君主忧心。父亲死了是何等的悲痛,有人却要因此而谋利,天下的人谁不能够这样说呢?你还是辞谢了吧!”于是公子重耳稽首拜谢而不跪拜,哭着起身,起身后但不私下与秦穆公会面。

    子显带着使命返见秦穆公。秦穆公说:“仁人啊!公子重耳。稽首拜谢而不跪拜,那就没有成为君臣之礼的后继者;所以没有行成跪拜之礼。哭着起身,那就爱自己的父亲;起身后但不私下与秦穆公会面,那就远离个人利益。”

    秦穆公的这番话,既是对公子重耳的赞美,也是对秦国文化的褒扬。他强调了道德、礼仪和忠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表达了他对公子重耳的期望和信任。

    秦穆公继续说道:“现在,晋国的君主晋献公已经去世,国家正处于动荡之期。如果你能够以仁爱的情怀,去帮助和关怀晋国百姓,那么,你的贤德将得以延续和发扬,成为晋国未来的支撑。”

    秦穆公的这番话,令公子重耳深感责任重大。他明白,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他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于是,他决定离开晋国,前往秦国,借此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晋国的臣子们对公子重耳的离去,感到无比惋惜。他们纷纷劝阻,甚至以死相逼,希望他能够留下来,继承晋献公的遗志,维护晋国的稳定和繁荣。然而,公子重耳心意已决,他以坚定的信念和勇气,踏上了前往秦国的道路。

    秦穆公对公子重耳的信任和赞扬,不仅让他在秦国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支持,同时也激发了他内心的豪情壮志。他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也是一个重大的责任。他将以忠诚和智慧,去面对这个挑战,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历史的长河中,秦穆公和公子重耳的故事成为了传颂的典范。他们的仁爱、忠诚和智慧,成为了后世人们的楷模。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心怀大志,勇于担当,才能在历史的舞台上展现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