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新编
繁体版

【孔子世家赞】(《史记》)

    太史公说:《诗经》有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虽无法亲身体验,但内心却怀着无尽的向往。研读孔子的著作,使我愈发渴望有幸得见其真实为人。踏足鲁国,身临其境地目睹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还有众多儒生在家中演练礼乐,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圣贤对话。历史上君王贤哲众多,他们在位时荣耀显赫,但逝后却如烟消云散!而孔子作为一位平民出身的圣人,传承十几代,为学者们所景仰。从天子到王侯中国研究《六艺》的人,都以孔子为准则,尊称他为“至圣”。

    在今世,道德沦丧,礼乐崩坏,人们对孔子的敬仰似乎渐行渐远。生逢乱世,孔子所倡导的仁爱、忠诚、礼敬等美德,渐渐成为人们口中难以实现的乌托邦。孔子的弟子们虽然矢志不渝地传承着他的遗志,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们,却逐渐背离了孔子所教诲的初心。

    然而,正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太史公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让我们重新审视孔子的价值,并尊崇他为万世师表。孔子身为一位平民圣人,其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不仅令后世学人景仰,更应成为我们道德追求的灯塔。正如孔子的弟子颜回所言:“君子信而后劳其思,瞻而后成其功。苟云识道,若夫成德,仁者,其何事矣?”孔子身为圣人,其根本在于敬德爱民,用心践行世间道德,引导万象俱幻。

    太史公亦曾感慨万分地提及:“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仰之如山岳。”从孔子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平民圣人的尊严与伟大。他不仅揭示了天地间的道义,也教化着世世代代追寻道德、传播仁爱的信仰和执着。

    就让我们携手共进,重拾孔子的礼仪道德,将其作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座右铭。在这不朽的圣贤光辉照耀下,我们定能砥砺前行,书写辉煌的未来篇章。让孔子的智慧之光,成为我们行进的力量之源!